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湿润指数是农业和农业气候区划中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水热平衡状况,是评价地表干湿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乌-昌地区9个气象站点的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1963—2012年该地区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 a间,乌-昌地区湿润指数表现为中间高、两头低,总体略上升趋势;同时湿润指数随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  相似文献   
142.
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 kg•ha-1和240 kg•ha-1条件下,各设底追肥比例为1﹕1(N1和N4)、1﹕2(N2和N5)、0﹕1(N3和N6) 3个处理。【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处理N2、N5和N6均较优,其中处理N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损失率。试验还表明,随底施和追施氮量增加,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下移层次加深;随小麦的生育进程,土壤残留的肥料氮不断下移。成熟期,底肥氮在0~40、40~100和100~200 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占总底肥氮残留量的38%~49%、40%~51%和0%~22%;处理N4、N5的追肥氮淋洗至140~160 cm土层,N3、N6分别至160~180 cm和180~200 cm土层。在小麦全生育期,处理N2的底施和追施肥料氮均未淋洗至100~200 cm土层。【结论】在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a-1、底追肥比例为1﹕2的处理N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损失率最小,且未淋洗至100~200 cm 土层,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43.
以辣椒嫁接苗3964红缨枪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不同配比(NO-3-N与NH+4-N浓度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适于辣椒幼苗生长的最佳氮素形态配比。结果表明,辣椒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在NO-3-N与NH+4-N配比为50∶50时达到最大,且丙二醛(MDA)含量降至最低。辣椒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降低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系的POD活性与NH+4  相似文献   
144.
冬春季节的根区亚低温逆境严重影响了设施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矿质养分和植物激素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氮(N)磷(P)钾(K)配合赤霉素(GA_3)施用对根区亚低温下黄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砂培的中农26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中、高3个营养液养分水平(低水平,N-P-K=10-0.34-10(mmol/L);中水平,N-P-K=15-0.51-15(mmol/L);高水平,N-P-K=20-0.68-20(mmol/L))分别在添加GA_3(5μmol/L)和不添加GA_3的情况下,对根区亚低温(16℃)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矿质养分(N、P、K)含量及植株矿质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养分浓度的升高,植株干质量、地上部与根中的矿质养分含量和全株的矿质养分积累量均增加。根区亚低温抑制了养分浓度升高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即根区亚低温处理的植株干质量和养分积累量均显著低于根区适温(22℃)处理;根区亚低温显著降低了各养分浓度下黄瓜幼苗地上部组织的N、P、K含量和根中的N含量,但提高了根中的P、K含量。根区亚低温下施用外源GA_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根区亚低温对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抑制作用,说明赤霉素可以用于缓解设施根区亚低温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肥料的促生效果、提高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5.
在田间条件下,以多穗型品种济麦22(J22)和大穗型品种潍麦8号(WM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 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 (拔节期70%,开花期70%);W2 (拔节后8 d 70%,开花后8 d 70 %)。采用测墒补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补灌对两个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两品种灌水处理在成熟期子粒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均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W0)。济麦22 W2的成熟期氮素向子粒中分配的比例、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运量和转移率高于W1处理,潍麦8号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2) 两品种W2在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高于W0和W1处理。济麦22各处理的总耗水量均低于潍麦8号,降水量占总耗水量比例高于潍麦8号;W2处理下,灌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比例高于潍麦8号。3)在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2和潍麦8号分别为W2和W1处理获得各品种较高子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济麦22各处理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潍麦8号,是兼顾高产和节水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46.
为探究不同红光/远红光(R/FR)比值对双断根西瓜嫁接苗生理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提高西瓜嫁接苗种苗品质,对双断根西瓜嫁接苗进行不同光质处理,共设置4种光质组合:黑暗(D)、白光(W)、高比值R/FR(R/FR=3,H)和低比值R/FR(R/FR=0.3,L),以黑暗为对照,分析西瓜嫁接苗幼苗形态、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处理显著提高了西瓜嫁接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指标,显著提高接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SOD和POD)、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同时显著降低了O2-、H2O2和MDA的积累。L处理对西瓜嫁接苗光合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处理8 d时,嫁接苗光合特性指标、Fv/Fm、Fv’/Fm’和ФPSⅡ显著升高,NPQ显著下降;而长时间处理(20 d)会导致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光合特性指标降低,Fv/Fm、Fv’/Fm’、ФPSⅡ和qP下降,NPQ显著升高。综上,低比值R/FR处理能够通过增强西瓜嫁接苗抗氧化能力并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最终促进双断根西瓜嫁接苗的成活及生长。  相似文献   
147.
为明确山东省高产麦区高产节肥高效的施氮量,以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和烟农1212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测墒补灌条件下,设置0(N0)、180(N1)、210(N2)、240 kg·hm~(-2)(N3)四个施氮量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效率和气孔导度,增加拔节期至成熟期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氮180~240 kg·hm~(-2)时,济麦22增产10.1%~28.2%,烟农1212增产27.1%~42.8%。在同一施氮处理下,开花期至成熟期,烟农1212的干物质积累量比济麦22高12.77%~19.92%;花后14~28 d,烟农1212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比济麦22高8.61%~24.11%;灌浆期间,烟农1212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比济麦22高6.10%~11.68%,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比济麦22高12.63%~22.00%,籽粒产量增加12.73%~19.46%。说明适量施氮有利于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促进花后光合同化物的积累和向籽粒的分配,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当施氮量为210 kg·hm~(-2)时,济麦22和烟农1212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是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施氮量。  相似文献   
148.
用SPSS for Windows视窗统计软件分析了黄河下游盐碱地鱼池和水域中八大离子、盐度、碱度、硬度、营养盐、CODMn和浮游植物等重要生态因子的相关系数。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和生态作用:①Mg2+、Na+、Ca2+、Cl-、SO42-5种离子与盐度、硬度的关系密切,HCO3-、CO32-与盐度、硬度几乎不相关;而HCO3-与碱度的关系密切,CO32-与碱度的相关系数较小,HCO3-将可能影响到该水域的生产性能。②NH4+-N与Ca2+、Ca2+与浮游植物、NO2--N与Mg2+有较大的负相关系数,大量的Ca2+可能影响到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导致NH4+-N的缺乏。③几种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的相关系数PO43->NH4+>NO2->NO3-。④PO43--P与CODMn的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有效磷的周转速度与有机质的多寡关系密切。⑤由于HCO3-、Ca2+与Mg2+离子的大量存在,碱度在该水域很难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9.
150.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研究根施不同浓度的外源硅(0、0.5、1.0、2.0、5.0 mmol·L-1)对酒糟基质栽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酒糟和硅肥在叶菜类蔬菜栽培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硅浓度在0~1.0 mmol·L-1范围内,生菜叶宽和单株产量均随硅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硅浓度高于1.0 mmol·L-1时,相关指标随其升高而降低,在1.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也随栽培基质中硅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硅浓度在2.0 mmol·L-1时最高;生菜叶片中的还原性糖、维生素C含量也随硅素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硅浓度1.0 mmol·L-1时还原性糖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则在硅浓度2.0 mmol·L-1处理时最高;此外,根施硅溶液可显著提高生菜Fe元素的含量,降低Na元素和MDA含量,但对K元素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在20%酒糟复合基质栽培的基础上,增施浓度为1.0~2.0 mmol·L-1的硅肥,对生菜生物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