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在总产、播种面积和贡献上一直处于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引黄济青干渠水质安全风险,为干渠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保障青岛居民饮水安全。[方法]基于干渠沿线监测数据,识别出决定黄济青干渠水质的关键控制因子,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筛查风险因子,确定水质安全风险清单。[结果]干渠水质先好转后恶化,营养物质是影响干渠水质的主要指标,但南水北调水明显缓解了干渠的富营养化。宋庄分水闸至棘洪滩水库进水处之间的供水干渠存在较大的铁和磷污染源。[结论]关键控制因子识别法应用于长距离调水工程是可行的;干渠现有安全风险包括黄河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及南水北调水中有机物和硫酸盐,以及干渠后半段铁、磷和有机物污染;潜在安全风险为南水北调水汇入量的变化或湿地系统失效可能造成富营养化和金属离子释出。  相似文献   
33.
新疆博斯腾湖轮虫群落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内陆干旱区湖泊轮虫群落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博斯腾湖17个站位的轮虫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探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演替规律,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了博斯腾湖轮虫物种和多样性对环境变量的响应,为博斯腾湖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共鉴定轮虫41种(属),各季节优势种类共8种。夏季优势种类主要为胶鞘轮虫(Collotheca sp.)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低温期的优势种群为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2)博斯腾湖轮虫密度为0.2~174.0个/L,总平均密度为25.5个/L,生长繁盛期主要出现在春、夏季且受工农业等人为影响较多的浅水区,秋、冬季密度显著降低;(3)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I)的波动(31.15~46.28)对博斯腾湖轮虫密度的影响不大;(4)水温是影响轮虫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水温升高、轮虫多样性增加。轮虫种类分布对p H变量的响应较敏感,p H较高时,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形成优势,p H较低时,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和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形成优势。随着总有机碳预测值的增加,轮虫群落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4.
正扁吻鱼全人工繁殖技术属世界首创,也是扁吻鱼保护艰难历程上的里程碑,新疆本土的科研团队拥有该项技术完全的知识产权,必将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新疆水生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Day),又称新疆大头鱼、新疆鱼,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盆地动物区系中的标志性物种之一,是较为罕见的单型属鱼类,由裂腹鱼类演变、塔里木盆地地质气候变迁重要  相似文献   
35.
应用黑白瓶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度和温度对漂浮刚毛藻Cladophora expansal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刚毛藻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盐度降到10以下或升到40以上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在整个试验盐度范围内(0.38~60),该藻的呼吸作用几乎不受盐度的影响(P〉0.05)。当水温为21℃时,光饱和点为19.2klx,光补偿点为541 lx;当水温为34.5℃时,漂浮刚毛藻产氧速率最大;当水温为39.2℃左右时,该藻的耗氧速率等于净产氧速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该藻的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36.
文章采用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的方法,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胚胎发育和仔稚鱼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扁吻鱼卵为沉性卵,卵细胞呈青灰色、微黏性.该次孵化共获取成熟卵21.45×104粒,受精率88.95%,孵化率93.27%.扁吻鱼成熟卵卵径(2.46±0.13)mm,受精卵吸水后...  相似文献   
37.
浮游细菌调控是对虾养殖水体环境控制策略的核心内容,探究浮游细菌群落构建的一般规律,可进一步推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淡化养殖池塘进行了12次周际调查。结果显示,48个样品共获得2 85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97%相似性),序列比对发现古细菌2门1纲1科1属,细菌30门59纲98目199科433属,其中优势菌群25属。优势菌群在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各池优势菌群在分布和相对丰度变动上有较大差异。各池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77.57,变幅为24.39~111.65;香农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3.96,变幅为2.64~5.06;物种丰富度指数总平均值为716,变幅为229~1 054。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表明各池塘浮游细菌群落在养殖初期差异较大,中、后期差异减小,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显示活性磷、碱度、溶...  相似文献   
38.
郑麦366农艺性状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矮秆小麦新品种,是2005~2006年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国家跨越计划核心品种,河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十五”863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  相似文献   
39.
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虎头蟹Orithyiasinica幼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幼体发育分为4个主要时期,包括3期潘状幼体和1期大眼幼体。当海水盐度为28,水温为(25.1±0.8)℃时,Ⅰ期潘状幼体历时4~5d发育至Ⅱ期潘状幼体,Ⅱ期溢状幼体历时4~5d发育至Ⅲ期潘状幼体,Ⅲ期潘状幼体历时5—6d发育至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过5~6d发育至Ⅰ期仔蟹,幼体自然孵化完成全部发育过程共需18—22d。幼体大小、第1和第2颚足外肢羽状刚毛数目、尾叉棘刺数目、腹部肢芽大小是区分各时期潘状幼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0.
郑麦004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室1994年以豫麦13/90M434的F1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经过连续5年系谱法单株选择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