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优化植物源农药苦楝素的提取工艺。采用溶剂浸提法从苦楝果实中提取苦楝素,考察提取工艺中石油醚去酯、乙醇回流提取(95℃)和乙酸乙酯萃取过程对苦楝素提取率的影响。经优化筛选,得到苦楝素最优提取工艺为:石油醚浸提的液料比1∶24(g∶mL),时间20min,无水乙醇回流提取的液料比1∶34(g∶mL),时间390min,125mL乙酸乙酯萃取100min,提取率达0.721 3%。  相似文献   
22.
【目的】根系改良是提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克隆不同根系类型小麦品种的根系相关基因TaDRO,分析其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开发标记,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根系性状多态性较高的21份普通小麦为材料,测序分析TaDRO-5A、TaDRO-5B和TaDRO-5D的序列多态性;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材料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并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精细物理定位,根据TaDRO-5A和TaDRO-5B序列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以323份普通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进行TaDRO单元型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克隆了小麦TaDRO的A、B、D基因组序列,利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分别将TaDRO-5A、TaDRO-5B和TaDRO-5D定位于小麦染色体5A、5B和5D上,分别位于426.15、381.00和327.60 Mb处;在TaDRO-5A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3个SNP,形成Hap-5A-A和Hap-5A-C 2种单元型,根据启动子区-2 271bp的序列差异,开发出分子标记TaDRO-5A-KASP。在TaDRO-5B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17个SNP和1个In Del,形成Hap-5B-Ⅰ和Hap-5B-Ⅱ2种单元型,根据-300 bp的In Del开发了分子标记TaDRO-5B-In Del。关联分析表明,TaDRO-5A与株高、千粒重和根系生长角度显著相关,Hap-5A-A是增大根系生长角度、降低株高、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而Hap-5A-C是减小根系生长角度、增加株高、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TaDRO-5B与株高显著相关,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在地方品种中,Hap-5A-C和Hap-5B-Ⅰ为优势单元型,在育成品种中,Hap-5A-A和Hap-5B-Ⅱ为优势单元型;深根型单元型Hap-5A-C和Hap-5B-Ⅰ在干旱、半干旱麦区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湿润麦区;在全球地理分布中,干旱麦区品种中Hap-5A-C为优势单元型,但Hap-5B-I优势不明显。随着育种年代推进,小麦品种中浅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的频率增加。【结论】小麦根系相关基因TaDRO的Hap-5A-C和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随着灌溉和化肥用量的增加,中国小麦品种逐步由深根、高秆类型转变为浅根、矮秆类型;利用分子标记选择矮秆、深根类型,可能提高品种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3.
本文总结了平欧杂种榛嫁接育苗及改优技术,包括接穗采集与贮藏、具体嫁接和改优方法以及接后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林农提供技术参考,帮助林农顺利完成平欧杂种榛的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24.
基于MAPGIS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APGIS平台及其子模块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林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林业地理信息系统,使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GIS对空间、属性数据的编辑、管理、显示和查询等功能,并拓展了其实用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例中。  相似文献   
25.
SPOT5遥感影像制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日臻完善,遥感数据在地理制图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高分辨率影像信息量极其丰富的特点,结合广东省森林资源调查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SPOT5数据的遥感制图流程及方法等。  相似文献   
26.
27.
28.
依据国家标准对7个草莓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及分析对比。结果表明,7个品种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晶瑶均最高,分别为1.03%和0.88%,甜宝均最低,分别为0.67%和0.55%;膳食纤维黑美人最高,为2.16%,甜宝最低,为1.29%;黑美人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70.12 mg/100 g,晶瑶最低,为56.67 mg/100 g;红颜和甜宝间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白草莓均最高,分别为4.73%和4.30%,红颜均最低,分别为2.97%和2.61%;品种间蔗糖含量差异显著;全K含量圣诞红最高,为2 600 mg/kg,甜宝最低,为1 400 mg/kg,除K外,Na、P、Fe、Ca、Mg、Zn总含量黑美人最高,为861 mg/kg,甜宝最低,为618 mg/kg。说明草莓营养非常丰富,但品种间差异较大。选择营养均衡的草莓品种栽培,可最大化提高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29.
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1年对湖南省祁阳县标准径流场进行的定位观测,研究8种不同生态模式自然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全年发生地表径流17次,发生月份为3-11月,其中有13次分布在5,6月和8-10月,地表径流与降雨分布特征总体一致。(2)不同生态模式年径流量平均为865.99m3/hm2,变幅为238.12~1 422.08m3/hm2,年土壤侵蚀量平均为25.163t/hm2,变幅为0.072~67.570t/hm2。不同生态模式间年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3)各模式地表径流量表现出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大雨量降雨是导致土壤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50mm的大雨量降雨和高强度降雨对红壤坡地水土流失具有明显影响。降雨量对不同生态模式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强,中,弱"的特点,各模式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与降雨量的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4)在湘南坡地开发利用中,梯田油茶模式在油茶幼龄期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8种处理模式中仅次于撂荒地(对照)与顺坡作物模式;梯田油茶+稻草覆盖模式、梯田油茶+花生+植物篱模式及梯田油茶+豆科牧草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0.
为了查明扶桑绵粉蚧的寄主种类,为防治扶桑绵粉蚧提供技术支持,2011~2012,对长沙地区扶桑绵粉蚧寄主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寄主种类共有16科22种,危害程度以茄科和锦葵科最为严重;此外,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发生情况和成活率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