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为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明确油菜新种质表型变异水平,筛选优异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制新型甘蓝型油菜54个品系进行田间表型鉴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水平及其性状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4%~99%,遗传多样性指数1.64~2.04;22个形态特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86。其中角果长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生育期、有效分枝高度、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等7个性状的多样性水平高于国内外已报道的其他甘蓝型油菜的多样性水平,表明芥甘种间杂交能够创制丰富的遗传变异,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2)主成分分析将44个表型性状转化为10个综合指标,其中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单株产量芥酸、亚油酸、油酸、蛋白质、含油量等与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是反映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特征的主要差异指标,表明通过这些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选择可获得目标品系。(3)受甘蓝型油菜定向选育的影响,本试验参试材料具有偏向甘蓝型油菜的表型特点;聚类分析综合44个表型性状将54个参试油菜品系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29个品系与甘蓝型油菜亲本聚为一类,代表了甘蓝型油菜亲本群;18个品系聚为一类,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类群距离较远,营养生长无优势,产量较低,综合性状较差;7个品系聚为一类,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类群距离较近,表现较强的营养生长优势和丰产特点,综合性状优良,可作进一步选育对象,为西藏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选育奠定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52.
我们分析了造成西瓜连作障碍可能原因,包括西瓜的自毒作用或化感效应、病原菌的侵染、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有益菌群减少、西瓜生理生化代谢的改变以及与病原菌互作等原因。并就目前西瓜连作障碍的现状提出了防治西瓜连作障碍的各项策略,包括抗性育种,增强品种抗连作性能;西瓜嫁接,利用高抗类型砧木;生物防治,促使有害物质降解;优化施肥,调节土壤养分和平衡酸碱度;土壤消毒,杀灭病原菌;无土栽培,及时清理有害物质的防治策略,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推进西瓜连作障碍治理和指导西瓜生产。  相似文献   
53.
开抗久优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早熟优质西瓜新品种。植株长势稳健。全生育期约96d,果实发育期约28d。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上覆墨绿锯齿条带,皮厚1.1cm,果皮韧性好;瓤红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0.7%;单果质量4~5kg,667m2产量3500kg左右。适宜河南省及周边省份进行保护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54.
开抗9号是我们用开封75号×开封168号杂交育成的中熟黑皮西瓜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瓜重6.7 kg,黑色,有果粉;瓜皮厚1.20 cm,果肉红色,肉质脆,汁液多,风味佳,品质优;中心部平均含糖量11.00%,果实发育期33天,中熟。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5.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存储量最多的可再生碳源,开发以木质纤维类为原料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探讨真核生物对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本文通过PCR克隆文库构建,克隆测序并结合RDP真菌分类鉴定,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及木材腐烂样品中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核心种群以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pisthokonta(55%)和SAR(36.1%)是最主要的优势群,多样性也最为丰富,其次为Archaeplastida(0.3%)及未定义真核生物等。对同时期三个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中真核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都明显高于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并且,小麦秸秆分解期间真核生物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更高。在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将会使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56.
调查了沈阳彰驿地区低温平菇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为平菇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黄板诱集方法定时收集菇棚内有害成虫数据,鉴定成虫种类,采用Excel、SPSS22.0软件统计相对多度和生态优势度等生态指标。结果显示,沈阳彰驿地区低温平菇害虫以泰纳异蚤蝇Megaselia tamilnaduensis Disney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为主。且泰纳异蚤蝇爆发高峰期为9月,平菇厉眼蕈蚊爆发高峰期为3月和4月。  相似文献   
57.
~(60)C_0对绿豆象的辐射遗传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r 射线辐照绿豆象幼虫、蛹和成虫。用1.1、3.4、4.6、5.7,6.9万拉德辐照绿豆粒内高龄幼虫和蛹后,各处理幼虫、蛹、成虫的总死亡率分别为39.58%、84.62%、93.85%、97.18%和100%。并且残留的活成虫与正常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及 F_1代成虫数量大大降低。用0.5、1、2、3、4、6万拉德辐照成虫,成虫均无直接死亡并能正常交配,但能造成成虫不同程度的不育。如辐照的雄成虫,它们同正常雌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4.3%、19.3%、19.6%、20.9%、25%和28.9%;雄成虫不育率分别为34.2%、42.5%、47.4%、50.3%、51.7%和66.6%。辐照的雌成虫,它们与正常雄成虫交配后,产卵量分别比对照减少31.7%、36.8%、51.1%、70.5%、78.9%和79%;雌成虫不育率分别为89.1%、89.1%、92.1%、92.2%、93.5%和95.2%。试验看出,绿豆象幼虫和蛹对辐照的敏感性大于成虫,雌蛹或雌成虫对辐照的敏感性大于雄蛹或雄成虫。  相似文献   
58.
开甜2号是以自交系M90为父本、M89为母本组配的厚薄皮甜瓜早熟杂交一代品种。全生育期85d左右,果实发育期28d左右。优质、高产。田间表现抗枯萎病、霜霉病,兼抗白粉病。果实圆形,果皮果肉均为白色,肉厚3.8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8%。单果质量500g以上,667m2产量3500kg左右。全国大部分地区保护地、露地条件下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59.
羧甲基淀粉钠共聚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羧甲基淀粉钠-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并对羧甲基淀粉钠用量、丙烯酰胺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光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紫外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探究此6因素对吸水率的影响。另外,对羧甲基淀粉钠用量、光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这3个因素进行了响应面试验分析,进而确定羧甲基淀粉钠接枝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使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的内部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羧甲基淀粉钠(Carboxymethyl starch sodium,CMS)与单体丙烯酸的质量比1∶11.3,丙烯酸(AA)中和度为70%,光引发剂安息香二甲醚(Benzoin dimethyl ether,BDK)占单体丙烯酸的质量百分比为0.41%,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200 diacrylate,PEGDA)占单体丙烯酸的质量百分比为0.54%,丙烯酰胺(Acrylamide,AM)占单体丙烯酸的质量比为36%,紫外光照射聚合时间为15 min时,效果最佳,此时吸水率为1 770.89 g/g。  相似文献   
60.
为了选择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西瓜新品种,借助第三届全国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在河南召开之际,在开封市通许县示范点引进30个西瓜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东方红306’‘津巨龙二号’‘巨丰’‘凯旋’‘花冠’‘红冠龙’‘黑凤’‘圣达尔’等产量较高,‘陇丰早欣’‘农科大5号’‘东方红306’‘花冠’等品种品质较优,从高产、优质、抗病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推荐‘东方红306’‘花冠’2个品种在河南地区小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