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84篇
  62篇
综合类   570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333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42.
目前,低空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方兴未艾,但应用于森林火灾类型评估工作未曾见诸报端.文章对利用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确定森林火灾受害面积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该技术在森林火灾类型评估工作中的应用,以期减轻人工调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生态旅游与森林游憩、自然景观资源开发等逐渐成为各地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路径。景观美学已融入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等传统学科,景观美学价值定量评估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和景观设计的关键指标,成了相关研究的热点领域。基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分别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 048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1 455篇景观美学研究文献,从年发文量、主要关键词、景观类型、研究方法等多个视角,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的景观美学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科研产出量显著增加,但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研究对象类型以森林景观和城市景观,国外以湿地、荒野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国内偏向于小型景观,研究视野较为局限;国内研究重点关注景观美景度、景观规划配置等社会价值方面的研究,国际上更重视景观美学资源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国内景观美学方面存在研究方向分散、评价方法主观性较强、成果创新性弱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国际合作,完善景观美学研究体系,更新研...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海南省太阳能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着重分析太阳能在海南省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情况和海南省的实际利用情况,在合理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建议和策略,研究了海南省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抗坏血酸对酱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庞杰  石雁 《中国果菜》2000,(5):27-27
蔬菜易于富集硝酸盐,是人体摄入硝酸盐的 主要来源。硝酸盐可以被硝酸还原菌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病,同时亚硝盐还是强致癌物亚硝胺合成的前体物质,酱腌菜是我国的传统佐餐副食品之一,据报道,食道癌、胃癌病因与长期食用腌菜有关。本研究以萝卜为原料制作酱菜,对其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在酱汁中添加抗坏血酸,探讨抗坏血酸对其亚硝盐形成的阻断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以市售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稀甜酱和分析纯抗坏血酸为试材。 萝卜经加盐腌渍成咸胚,脱盐后,加入酱…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采用5%、10%和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轻度、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在胁迫开始的第5、10、15 d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栀子幼苗叶片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处理,随着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47.
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作物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水分胁迫对作物营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讨论了水分胁迫反应机制在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8.
采用生化反应、溶血试验、致病力试验和PCR方法对分离的新疆5株绵羊致病株李氏杆菌90SB1、90SB2、90SB5、90SS1和125SL进行了种的鉴别测定,并用RAPD技术对这5株李氏杆菌及标准株李氏杆菌进行了初步分型。结果表明,5株绵羊致病株(野毒株)在生化反应、培养特性、溶血性、致病性及溶血素基因特异性等方面表现高度的一致性,属于同一种LM。RAPD实验表明这5株LM指纹图谱相同,属于同一个型。而且其致病性LM与标准LM对照株(从食品中分离到)指纹图谱差异显著,属于不同型。  相似文献   
49.
生物炭连续施用对农田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及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添加生物炭6年后对农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揭示生物炭影响作物产量和N2O排放的微生物学机制,并为生物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潮土农田设置0(BC0,对照)、2.25(BCL,低量)、6.75(BCM,中量)和11.25 t·hm-2(BCH,高量)4个秸秆生物炭量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田间观测、化学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系统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氧化亚氮(N2O)排放、氨单加氧酶(amoA)、亚硝酸还原酶(nirK、nirS)、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丰度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BC0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且BCM处理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10 811 kg·hm-2,显著降低夏玉米生育期N2O累积排放量,并以BCM处理减少N2O排放效果最优。研究还发现,在夏玉米多个生育时期,与对照比较,生物炭施用可以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无机氮储量和土壤含水量。此外,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基因拷贝数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两个时期均以BCM处理最高,而氨氧化细菌(AOB)基因拷贝数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分别为BCH处理和BCM处理最高。与对照相比,中、高量生物炭施用(BCM、BCH处理)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土壤反硝化作用功能相关基因(nirK、nirS、nosZ)拷贝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土壤含水量、AOA、AOB、nirK、nirS、nosZ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施用生物炭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进而降低土壤N2O排放,通过增加土壤耕层无机氮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并以中等用量(6.75 t·hm-2)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究在不同成熟度和降温贮藏方式下,LAC表达模式与鸭梨果心褐变的关系,为进一步解析鸭梨果心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作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早采、中采和晚采)的鸭梨进行急速降温(急降)和缓慢降温(缓降)处理,观察贮藏期间鸭梨果心褐变情况,测定漆酶(Laccase,LAC)活性及其基因LAC的相对表达量,研究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的参与作用。【结果】冷藏60 d时,晚采鸭梨出现褐变,晚采缓降处理的鸭梨果心褐变指数为0.32,是同期急速降温处理的2.56倍;在贮藏90 d时,中采缓降处理的褐变指数是0.24,中采急降处理的褐变指数仅为0.01。各个处理组在贮藏期间LAC活性多数表现为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晚采的果实在贮藏60 d时出现活性高峰,褐变发生;早采和中采鸭梨LAC活性高峰均在90 d时出现,褐变程度低于晚采鸭梨。在贮藏期间,缓慢降温处理的LAC活性高于急速降温处理。鸭梨LAC14LAC7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AC6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中采、晚采鸭梨在贮藏60 d时,LAC14LAC7表达量最高。【结论】与缓慢降温相比,急速降温处理减少了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在整个贮藏期间,LAC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趋势,其峰值时的活性高低次序为:晚采>中采>早采,这与果心褐变趋势一致;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上调表达。相比缓慢降温处理,急速降温处理具有较低的LAC7LAC14LAC6表达量。急速降温结合适时采收能够抑制LAC的上调表达,减少鸭梨果心褐变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