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株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的污水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Using double-layer plate method, a phage against Salmonella enteritidis was isolated from sewage water,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The plaques of isolated phage were transparent with clear boundary, and were about 2 mm in diameter at 12 h. The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phage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showed that the phage had an isometric polyhedral no-enveloped head with diameter of about 54 nm, and a long noncontractile tail with size of about 110 nm. The test of 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showed when MOI equaled 2, the number of phage offspring was higher. One-step growth kinetics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ne-step growth experiment, which showed that the latent period was about 10 min, the rise period was about 100 min, and the average bust size was about 61. The phage against S.enteritidis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from the sewage water in this study, which would provide materials for the further biological control researches of S.enteritidis using corresponding phage.  相似文献   
12.
灭球液与复方SM_2防治鸡球虫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及几年来大量生产实际应用均证明,由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兽药厂生产的灭球液,对防治鸡球虫病疗效显著。由于该药的主要成分是复方SM2,为了验证经过研制配成的灭球液溶液剂与复方SM2粉剂在给予相同剂量的条件下,其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特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鸡:艾维茵商品代鸡苗,由广东正大种鸡场提供。饲养在严格消毒的环境中,保证不从环境中感染球虫。2.饲料;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科学研究所特别生产的小鸡粉料,不含任何药物添加剂。3.试验药物:灭球液,由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兽药厂生产,批号为9…  相似文献   
13.
 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及NC2扩增了从广东阳江地区猪体分离的食道口线虫rDNA 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序列。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用PCR技术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质粒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片段大小为828 bp,包含部分的18S、28S及全部的ITS-1(362 bp)、5.8S(153 bp)及ITS-2(217 bp)序列。序列比较表明,该食道口线虫为有齿食道口线虫。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中国猪有齿食道口线虫的ITS及5.8S序列,为食道口线虫的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弓形虫虫株529bp重复序列的PCR扩增、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首次对中国来源于不同宿主、不同地域的9个弓形虫虫株(ZS1人株、PY猪株、GY猪株、ZC猪株、NT猪株、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O绵羊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RH株之间在529 bp重复序列的变异进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诊断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奠定基础。【方法】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方法对10个虫株的529 bp重复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T Easy质粒载体,再经菌落PCR及酶切鉴定阳性克隆,然后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10个弓形虫虫株的529 bp重复序列都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范围为0.8%~2.9%。变异主要位于第32~55位碱基之间,这些碱基变异与虫株的宿主来源、地域来源及毒力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529 bp重复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弓形虫与其它寄生虫的种间鉴定,但不适合用于研究弓形虫的种内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5.
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重要鸡病之一,急性爆发时常引起幼鸡大批死亡,慢性经过时则影响生长发育、增重和产蛋率,加之本病广泛流行,对养鸡业的发展威胁甚大。病原鸡球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目前公认的有9个种,均隶属于艾美科艾美属。球虫的宿主特异性很强,不同宿主的球虫一般不会交叉感染。即使同一宿主而不同种的球虫,其寄生部位和致病作用也会因球虫种的不同而异,同一宿主同时可有几种球虫寄生。鸡的9种球虫其在肠道的寄生位置就有所差异(见附图1)。发育史鸡球虫的发育史需经过裂殖生殖、配  相似文献   
16.
五、生物素缺乏病脂肪肝肾综合征脂肪肝肾综合征是一种机体代谢失调性病。病因复杂,除涉及生物素缺乏外,还有其他饲料以及应激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生很可能与喂给以小麦为基础日粮、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不高的饲料有关。饲料供给的中断、高噪音、高温或低温、光照不宜以及捉赶等都会导致本病的爆发。本病较常发生于10—80天龄的肉用仔鸡及蛋用鸡。症状本病往往突然爆发,体况良好的鸡只更为易感。表现嗜眠,吞咽困难,并可能出现瘫痪。严重者常见头颈向前伸直,以  相似文献   
17.
禽类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寄生在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和法氏囊等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所引起。以往曾认为本病不常发生,危害性不大。但近年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本病广泛流行,对养禽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一些隐孢子虫种还是人兽共患的,危及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呈世界性广泛分布,常引起鸡的大批发病和死亡,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疾病之一。目前,虽然已有球虫疫苗在推广试用,但未能广泛使用,对付本病的主要方法还是靠药物防治。据报道,曾用于防治球虫病的药物有40多种,但球虫极易产生耐药性,不少原来疗效非常显著的药物,在推广使用数年,甚至一、二年之后,就由于耐药性问题而被淘汰。现在,市面上疗效确切的抗球虫药已为数不多,且多数不溶于水。研制、开发抗球虫新药、新剂型已成为当务之急。灭球液是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兽药厂最新研制成功的新型抗球虫制剂,为验证该药防治鸡盲肠球虫病的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9.
荒川库蠓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下成功地进行荒川库蠓的饲养和繁殖。荒川库蠓吸鸡血的饱血时间为10min,饱血率为88.46%,饱血库蠓饲养3d后产卵,产卵率为69.56%。产卵后第2天开始孵化,一般在24h内孵化结束,孵化率为76.75%。幼虫先后蜕皮3次,共分4龄幼虫,1-4龄幼虫的体长分别为:0.3-1.12mm,1.12-3.02mm,3.02-4.55mm和4.55-5.90mm,其幼虫期分别为7、4、4和5d。4龄幼虫化蛹2-3d后即羽化为成蠓,羽化为81.82%,不同温度条件对卵到成蠓的发育影响较大,26℃是荒川库蠓发育相对适宜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河北省保定市暴发球虫病的某鸡场鸡粪便中成功分离出1株和缓艾美耳球虫(Eimeria miti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该虫株主要寄生于小肠后段,潜隐期为97 h,孢子化时间为22 h,卵囊呈球形,平均大小为15.9μm×14.4μm,卵囊指数为1.10,PCR鉴定为纯种的和缓艾美耳球虫,将其命名为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该虫株排卵期为感染后第4~10天,其中第5~6天为高峰期。SPF鸡分别感染5×10~4个、1×10~5和2×10~5个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孢子化卵囊后,均出现精神不振、排水样粪便等球虫病引起的临床症状,且各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78.5%、63.5%和59.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该虫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表现为发病和减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