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鸭、鹅球虫病是由各种球虫寄生在鸭、鹅的消化道或肾脏而引起的原虫病。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陆续有所发现。例如,殷佩云等(1982)报道,北京地区的北京鸭连年爆发急性球虫病,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20—7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组(1984)调查广东肇庆、韶关、广州市郊等几个地区的鹅群,发现鹅的球虫感染率为60—95%,死亡率10—20%。由此可见,鸭、鹅球虫病给水禽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低估,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2.
集约化猪场常用驱虫方案及其驱虫效果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集约化猪场不定期驱虫、一年两次驱虫、阶段性驱虫和“四加一”驱虫方案的效果及效益进行了大规模调查评估。  相似文献   
103.
家禽的外寄生虫是属于节肢动物,它们寄生在禽的皮肤和羽毛之上或在其内。有些是自由飞翔,随时袭击进行吸血、叮咬和搔扰。由这些节肢动物引起的禽类的外寄生虫病,目前在国内各大、中、小型禽场或自由放牧禽只中都广泛地存在,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至于近年我国迅速兴起的农村养禽专业户,因禽舍设施等较差,外寄生  相似文献   
104.
甜菜碱代替部分蛋氨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的研究EFFECTOFSUBSTITUTIONOFBETAINGFORSOMEPARTOFMETHIONINGONPERFORMANCEANDCARCASSQUALITYOFBROILERSDengY...  相似文献   
105.
按照Jefiers 1975年建立的艾美耳球虫属球虫早熟选育方法,对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进行了早熟选育。通过连续11代的早熟选育后,获得了潜隐期由97h缩短至82h的早熟系。该早熟系经过5代连续非早熟选择性传代,潜隐期仍稳定在82h。排卵囊期为感染后第4~10天,其中第5天为高峰期。该早熟系的致病力较亲本株弱,同样剂量感染后早熟系感染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亲本株感染组。该早熟系免疫原性良好,每羽鸡免疫100个以上卵囊即可较好抵抗1x10^5个亲本株的攻击,相对增重率达80.0%以上和卵囊减少率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106.
正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高热、皮肤充血,淋巴结、脾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病程短,病死率高达100%为主要特征的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性疾病。ASFV可感染家猪、野猪和软蜱,是唯一一种以节肢动物为生物媒介的DNA病毒。由于该病毒对养猪行业危害甚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7.
猪场虫害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风险和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8月中国辽宁首次暴发了非洲猪瘟(ASF),疫病的蔓延给我国养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媒介生物传播是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之一,其中钝缘蜱作为生物性传播媒介研究较多,是ASF病毒在疫源地传播、长期保存甚至发生变异的关键因素,也是ASF在很多地区和国家久控不绝的原因之一。然而,仍有潜在的ASF机械性传播媒介生物需深入研究,例如吸血蝇可通过叮咬或猪误食来传播ASF等。文章分析了猪场主要虫害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风险,以便为优化现有预防措施、全面防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降低ASF传播对家猪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8.
为筛选出对鸡皮刺螨有较好杀灭效果的植物源药物并评测当前使用广泛的化学及抗生素类药物的杀螨效果,试验采用细胞板浸渍法,统计24 h内每种药物组螨虫的死亡率。将各种化学及抗生素类药物进行1∶200稀释;除植物精油进行1∶1 000稀释,其余植物源杀虫剂均进行1∶100稀释,然后分别在用药处理后3h、6h、9h、24h观察并统计螨虫死亡率。结果显示:24h内,化学及抗生素类药物中敌敌畏和哒螨灵杀螨率为100%,其余药物均未能杀死螨虫;植物源杀虫剂中1%苦参·印楝素和0.8%阿维·印楝素杀螨率为100%,其次为7.5%鱼藤酮杀螨率60%;植物精油中百里香酚和肉桂醛杀螨率为100%,其余植物精油杀螨率均很低。结果表明:鸡皮刺螨对目前多种常用化药和抗生素类药物已产生耐药性,部分植物源杀虫剂有较好的杀螨作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采用琼脂薄膜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从河北省保定市暴发球虫病的某鸡场鸡粪便中成功分离出布氏艾美耳球虫卵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种潜隐期为125 h,卵囊大小为26.1 μm×21.3 μm,形状指数为1.22,寄生与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后段、直肠和泄殖腔,特征性病变是肠黏膜层有出血斑纹及血性内容物。感染一定剂量该球虫,鸡的生产性能受到影响,当感染剂量为2×105个/羽时会出现鸡死亡,表明该虫株具有较强致病性;应用特异PCR方法对获得的卵囊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确认所分离和纯化的球虫卵囊为布氏艾美耳球虫纯种,并将该虫株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保定株--BBD株。  相似文献   
110.
以8株不同来源柔嫩艾美耳球虫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艾美耳球虫微线体3(Eimeria tenella microneme protein,EtMIC3)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柔嫩艾美尔球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研究EtMIC3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获得2976 bp的目的片段,各株与FJ374765.1 CDs的序列相似性在99.8%~99.9%之间,各株之间的序列相似性为99.9%~100.0%,各株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登记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tMIC3蛋白(ACJ11219)相似性在99.6%~99.9%之间,不同地理来源或耐药性虫株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首次对中国EtMIC3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株EtMIC3基因高度保守,为有效的疫苗候选因子,为进一步进行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工程疫苗构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