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食用菌菌糠废料为栽培基质,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有效利用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成本。结果表明:在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中,配方3和配方4效果较好,与对照棉籽皮配方无差异。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食用菌使用。  相似文献   
82.
燕麦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研究燕麦Avena sativa遗传多样性过程中,从引物筛选、酶切连接、扩增条件、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燕麦AFLP最适反应体系为:800ng/μL DNA 用10 U EcoRⅠ和4 U MseⅠ在37 ℃ 7 h,65 ℃ 4 h温浴双酶切; 16 ℃下连接过夜;预扩增取连接产物1 μL,10 μmol/L预扩引物各0.6 μL, 10×buffer 2μL, dNTPS 2μL,ddH2O 补平至20 μL;取5μL稀释 20 倍后的预扩增产物,50 ng/μL EcoRⅠ、MseⅠ选扩引物各0.8μL,总体系20 μL进行选择性扩增.在此优化体系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且多态性高的燕麦AFLP条带.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土壤缺硼地区燕麦种子生产适宜的硼肥用量,试验以‘草燕1号’燕麦为材料,于开花期喷施不同水平硼肥(B1组:0.50 kg/hm2,B2组:0.40 kg/hm2,B3组:0.30 kg/hm2,CK组:0 kg/hm2),系统测定了各硼肥水平下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开花期叶面喷施硼肥对燕麦的植物学性状影响不明显,但提高了燕麦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降低了种子空壳数,提高了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其中,开花期喷施0.40 kg/hm2硼肥对促进燕麦种子产量的效果最好,种子产量达4 152.72 kg/hm2,较CK组提高了21.97%(P<0.05),千粒重较CK组提高了24.73%(P<0.05)。  相似文献   
84.
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26±1)℃、湿度(80±5)%的室内条件下,用花生叶片饲养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以比较二者生长发育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特征,其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708d和9.203d;总存活率为81.48%和67.75%;性比为1.09∶1和2.36∶1;产卵期为14.800 0d和18.083 3d;总产卵量为170.900 0粒和133.833 3粒(♀);日均产卵量为11.914 8粒和7.431 1粒;雌成虫寿命为25.636 4d和30.083 3d;瞬时增长率(r)为0.264 1和0.207 6;净增殖率(R0)为61.400 4和44.418 0;世代平均周期(T)为15.588 6和18.272 8;周限增长率(λ)为1.302 3和1.230 7;种群加倍时间(t)为2.624 6和3.338 9.  相似文献   
85.
蜜环菌菌株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13个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0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16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以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为外类群,在相似系数0.760水平时,可将供试的13个菌株分成四大类:第一大类为A.m0010、洋县M-8、蜜0903、A.m0005、宁强A9-1、蜜环菌A9和A.m0006,第二大类为A.m0007、A.m0004和A.m0008;第三大类为蜜金乡和蜜三明;第四大类为A.m0001.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以有效区分蜜环菌菌株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