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实验室,应用天然氯化物-硫酸盐型盐配成8个浓度的盐溶液,通过比较猎狗2号(高羊茅),球道(黑麦草)和蓝宝石(早熟禾)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活力指数,确定了3种草坪草种子萌发的耐盐顺序为:球道〉猎狗2号〉蓝宝石;致死球道的盐溶液浓度为4.5%,猎狗2号为2.5%,蓝宝石为1.5%。  相似文献   
12.
铜川玉皇阁湿地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皇阁湿地地处渭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是铜川市重要的水源补给地和湿地保护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保护好湿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当地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水源供给提供保障;通过多重手段利用湿地资源,增加湿地产出,取得直接经济收入;通过综合开发旅游资源,点线面结合,形成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区城镇滨水环境景观建设是山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汉中山区城镇滨水环境景观的一般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现有景观模式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泥河沟试区塬面景观生态系统中各类嵌块体数量及面积、嵌块体优势度及多样性指数、斑匀度及类斑匀度、斑丰度及类斑丰度、带丰度及带斑比等景观生态指标的计算分析,认为经过近10年综合开发治理,景观基质已由原来农地变化为果农镶嵌共为基质,景观异质性、多样性、均匀性程度不断提高的多极化景观生态空间格局;试区塬面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由过去的单一农业控制发展为农业与林果业共同控制,系统结构趋于复杂,稳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陕北黄土区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皮>干材;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P,K,Ca,Mg总量分别为319.52, 32.53, 250.02, 219.11,43.54 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668.75,0.67,0.24,195.06 kg/hm2;油松人工林N,P,K,Ca,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3.81,5.19,18.78,1.07,4.81;每生产1t有机物质需要这5种元素约9.41~12.19kg/(hm2*a);乔木层中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71.27~668.75?kg/hm2,其中干材营养元素积累量约占乔木层的14.9%~16.7%.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泥河沟试区塬面景观生态系统中各类嵌块体数量及面积、嵌块体优势度及多样性指数、斑匀度及类斑匀度、斑丰度及类斑丰度、带丰度及带斑比等景观生态指标的计算分析,认为经过近10年综合开发治理,景观基质已由原来农地变化为果衣镶嵌共为基质,景观异质性、多样性、均匀性程度不断提高的多极化景观生态空间格局;试区原面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由过去的单一农业控制发展为农业与林果业共同控制,系统结构趋于复杂,稳定性程度逐渐提高,试区塬面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甘肃引黄灌区北部天然荒漠植被群落的演替与发展趋势,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植被生长立地类型,分别选择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上的典型荒漠植被群落,研究了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值,并分别对采用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和《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划分的不同生活型植被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值比较,结果表明:各种群在不同立地类型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存在差异,不同立地类型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的平均值大小表现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不同生活型种群在不同立地类型上的生态位宽度值也存在差异,地面芽植物、灌木与小灌木在三种立地环境下的差异性最为明显;不同生活型植被的生态位总宽度值的大小为地上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高位芽植物,半灌木与小灌木一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灌木。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玛曲高寒草地沙化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玛曲高寒草地处于不同沙化发展阶段的潜在沙化地、轻度沙化地、中度沙化地和重度沙化地为研究对象,阶地作为对照,对0~60 cm土壤剖面的机械组成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不同类型沙化草地的黏粒和粉粒含量迅速下降,细砂粒含量逐渐下降而粗砂粒含量逐渐上升。2)随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不同程度沙化草地的有机碳和全N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3)从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各层土壤的养分含量来看,阶地和潜在沙化地各土层有机碳和全N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逐渐下降,中度沙化地、重度沙化地各土层有机碳和全N含量呈现基本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