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钾肥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钾肥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控效果,可以为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以甘薯根腐病感病品种冀薯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根腐病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钾溶液培养对甘薯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降低甘薯根腐病的病情指数,明显提高防治效果,其中钾肥与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钾浓度可明显促进甘薯秧苗不定根的生长,但是当硫酸钾浓度超过2 mg/L时会抑制甘薯根系的发育。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适当提高钾肥施用量来有效防治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但是,应注意要合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中nsdB基因,根据天蓝色链霉菌A3(2)负调控基因nsdB序列设计引物,扩增Men-myco-93-63基因组DNA,获得1 121 bp的片段,经NPA-PCR对其两端进行延伸,拼接后得到2 073 bp的全长序列,命名为nsd Bmgh.经Southern杂交验证,该...  相似文献   
13.
甘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甘薯连作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徐薯18(耐连作品种)和遗字138(不耐连作品种)为试验材料,连作2年,于栽植初期和收获前期分别采集根际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后,2个品种根际土壤的总PLFA含量均有所提高,与2015年相比,2016年栽植初期遗字138根际土壤真菌和放线菌PLFA的增加量分别是徐薯18的3.5倍和1.24倍,且均达到显著水平;F/B和G+/G-在不同采样时期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提取的2个主成分解释了89.05%的变异,其中PC1解释了76.91%的变异,PC2解释了12.14%的变异。2个品种连作前后差异明显。休闲期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多,这可能有助于缓解连作障碍。综上,甘薯连作导致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特别是不耐连作品种连作后导致真菌数量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为应用生态防控技术缓解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烟粉虱高效防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采用喷雾和滴灌2种施药方法,测定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喷雾施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350和900 g/hm~2以及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2 250和1 500 g/hm~2,10 d后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89.25%、90.34%和86.48%、79.22%,且持效期可达21 d;而喷雾施用吡虫啉、噻虫胺、氟啶虫胺腈的各处理防治效果均较差。滴灌施药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5.
冀薯33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金山630、山72、苏薯9号、福薯2号、冀21-2、Y-6、冀薯4号建立计划杂交集团,用金山630为母本杂交育成的食用型甘薯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鉴定,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具有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抗叶锈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用10株具有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混合菌对17个粗山羊草品种进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筛选出7个在田间对叶锈菌有抗性的材料。用抗叶锈基因Lr1、Lr9、Lr19、Lr21、Lr24、Lr28、Lr29和Lr34的STS、SCAR或CAPS标记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辅助鉴定。初步明确粗山羊草CN40033和CN30823中可能含有Lr1基因;CN42471中可能含有Lr9基因;CN30942中可能含有Lr21;供试的17个粗山羊草品种中都不含有Lr19、Lr24、Lr28、Lr29和Lr34。  相似文献   
17.
53个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快速准确检测小麦品种中的1BL/1RS易位系,采用ω-secalin和Glu-B3两个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了1BL/1RS在53个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正相关引物ω-secalin在TcLr26和大粒王等8个品种中检测到1076bp的特异性条带,在Thatcher及其它品种中未检测到特异性条带。负相关引物Glu-B3在TcLr26和大粒王等8个品种中未扩增到636bp条带,Thatcher和其它品种中能扩增出636bp条带。通过两个正负相关标记相互验证,获得一致的结果,表明大粒王、鲁夫16系、太空8号、太育28、温麦8号、冀麦30、北京837、牛朱特是1BL/1RS易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