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土拉弗朗西斯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性病原菌,目前对该菌的毒力因子及分子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未知功能蛋白FTN_0109在土拉弗朗西斯菌中的分布,探讨其对细菌致病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FTN_0109的生物学功能,并利用超速离心法检测其亚细胞定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FTN_0109基因缺失株及其反式回补株,分析其对三种来源小鼠巨噬细胞的入侵和细胞内增殖能力,并检测其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和在其体内的繁殖动态。结果显示,FTN_0109蛋白被预测为一种脂蛋白,主要分布于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内膜;与野毒株相比,FTN_0109缺失株在小鼠巨噬细胞中不能增殖,对BALB/c小鼠的LD50提高104以上,在感染小鼠肝和脾中的载量呈不断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野毒株(P<0.05)。结果提示,FTN_0109是一种内膜脂蛋白,它的缺失可严重降低土拉弗朗西斯菌在小鼠巨噬细胞和体内的生存能力,降低其对小鼠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2.
仔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也叫猪油皮病,是一种以表皮脱落、皮肤油脂样渗出以及体表结痂为特征的体表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哺乳仔猪及刚断奶保育猪多发,通常散发或小范围群发于猪群中,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治愈率低,耐过猪生长速度受到严重影响.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主要为葡萄球菌,包括猪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1].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造成的败血症及细菌繁殖产生的表皮脱落毒素.本文主要报道在临床见到1例仔猪渗出性皮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仔猪渗出性皮炎,实验室检验分离到1株细菌,经生化试验,PCR分子鉴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猪葡萄球菌.我们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清洁环境,结合其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该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3.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6,(1):19-19,24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is)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疾病总称。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茵,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菌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感染沙门氏茵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多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  相似文献   
104.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9):14-14,18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可引起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故称为炭疽。炭疽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该病的记载,1849年德国著名学者考克首先发现了炭疽芽孢杆菌.其后炭疽曾在世界各处多次散发或暴发。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每年感染炭疽的病人可达2万-10万人.我国近5年来每年炭疽发病数波动在400~1000人.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而家畜思此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5.
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它具有中和病毒、结合微生物并抑制其在黏膜腔和表面运动、生长和繁殖的能力,还具有免疫排斥和促天然抗菌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毒后24-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80%;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坏死性脾炎,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肝脏有脂肪蓄积,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107.
冬虫夏草菌丝粗多糖对SP2/0细胞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冬虫夏草菌丝粗多糖对SP2/0细胞凋亡诱导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体外用粗多糖处理SP2/0细胞,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冬虫夏草粗多糖可抑制SP2/0细胞增殖,诱导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变化,电泳出现特有梯形条带,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使p53基因的表达明显改变。这提示冬虫夏草粗多糖对SP2/0细胞生长的抑制,可能与诱导凋亡和声53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整合子系统正被广泛研究.大量的报道表明这一系统在传播及扩散细菌的耐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基因盒-整合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细菌的耐药机理,丰富细菌基因捕获系统理论,为生物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内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从分子水平上找出大肠杆菌的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109.
为对1株鸽源鸭甲肝病毒1型(DHAV-1)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细菌分离排除法和病毒分离方法获得致鸭胚死亡病毒(暂命名为FJ-12-20株)。该病毒无血凝活性,可被DHAV-1引物所扩增,但不能被鸭坦布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特异引物所扩增,病毒液攻击樱桃谷鸭和番鸭可引起死亡,并出现了典型的鸭肝炎病变,重新分离获得病毒株。将DHAV-1特异性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序列分析表明FJ-12-20株与参考株DHAV-1的同源率为93.5%~99%,与DHAV-2和DHAV-3参考株的同源率均为78.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12-20株与DHAV-1关系密切,它们在进化树中共处一分支。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反刍动物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以初生山羊股骨骨膜为材料分离成骨细胞,接种于含15?S的DMEM培养液,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通过形态观察(Hoechst33342/PI双重染色)、DNA ladder电泳、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氟对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高氟(1.0×10-3及2.5×10-3mol/L)使成骨细胞G0/G1期减少,S期细胞增多,抑制成骨细胞周期由合成DNA的S期向G2M期转化,使细胞停滞在S期。1.0×10-5~2.5×10-3mol/L氟可使DNA断裂,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其中1.0×10-4mol/L氟所致早期和晚期凋亡率最高,分别为3.33%和2.92%。本试验证实氟可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