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型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防治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试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我国部分省市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9个病毒分离株。这些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6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0~100%不等。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将9株分离株经鸭胚传至第5代,收集鸭胚尿囊液毒测定这些毒株的ELD50为10^-7.32/0.2ml~10^-3.5/0.2ml不等。用鸡抗1型DHV及新型DHV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有7株为新型DHV,有2株为1型DHV。对实验室早期分离的新型鸭肝炎病毒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收集鸭胚尿囊液毒稀释成不同倍数对1日龄雏鸭进行免疫,并于10日龄时用新型鸭肝炎强毒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B20株在20倍稀释时,保护率达100%。采集免疫的雏鸭血清,中和试验测定血清的效价,雏鸭在免疫后可检测到中和抗体,第1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在毒力下降的同时仍保留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22.
猪流行性腹泻(PED)为目前流行最主要的病毒性腹泻,通过介绍某规模化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经验,重点是阐述一种新的有效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的措施,即提供Pharo IC产品临床效果与同行共享,并为目前流行的PED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3.
冬虫夏草菌丝粗多糖对SP2/0细胞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冬虫夏草菌丝粗多糖对SP2/0细胞凋亡诱导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体外用粗多糖处理SP2/0细胞,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冬虫夏草粗多糖可抑制SP2/0细胞增殖,诱导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变化,电泳出现特有梯形条带,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使p53基因的表达明显改变。这提示冬虫夏草粗多糖对SP2/0细胞生长的抑制,可能与诱导凋亡和声53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4.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整合子系统正被广泛研究.大量的报道表明这一系统在传播及扩散细菌的耐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基因盒-整合子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细菌的耐药机理,丰富细菌基因捕获系统理论,为生物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内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从分子水平上找出大肠杆菌的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125.
北京鸭大肠杆菌病及灭活菌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1-7周龄北京鸭中分离出29株大肠埃希氏菌,经血清学鉴定分别属血清型O1(1/29),O2(5/29),O8(1/29),O23(1/29),O53(1/29),O23(9/29),O138(2/29)及未鉴定血清型(9/29),其中血清型O1和O2经皮下接种对1周龄和3周龄鸭有很致病力,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心包炎和肝周围有纤维性渗出,利用血清型O2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和加铝胶灭菌苗免疫10日龄  相似文献   
126.
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北京地区两个发病的鸭场中分离到两株细菌,经过染色,生化鉴定,凝集试验和琼扩试验,鉴定为2型鸭设里默氏杆菌,经过致病性试验,其中一株有很强烈致病性,另一株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感染小鸭未能引起小鸭发病。  相似文献   
127.
为了解鹅细小病毒(GPV)、鹅圆环病毒(GoCV)和鹅多瘤病毒(GHP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9年4—11月对山东某鹅场送检的1 474份青年鹅脾脏采用PCR检测法,对样品中GPV、GoCV和GHPV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鹅群中GPV、GoCV及GHPV单一感染率分别为15.13%(223/1 474)、20.15%(297/1 474)和3.46%(51/1 474),部分样品存在2种或3种病毒共感染。检测结果表明该鹅场青年鹅群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和带毒情况,有必要制定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