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不同耕作措施对重茬大豆根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6年分别在重茬条件下进行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根腐病、生育与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重茬大豆连年间隔深松耙茬1995年、1996年分别较对照增产21.2%、16.2%。大豆生育期间调查发现,间隔深松比翻地大豆根腐病减轻,大豆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增加,并使根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5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生防菌群对大豆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复合生防菌群可以明显改变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在大豆不同时期,复合生防菌群处理的大豆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数量上发生了较大改变.在大豆真叶期和复时期,复合生防菌群接种处理大豆根际细菌较对照增幅分别达到71.8%和114.3%,而根际真菌较对照减少12.9%和22.3%.在大豆真叶期,复合生防菌群接种处理大豆根际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减少9.9%,而在复叶期,根际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增加27.4%.此外,施用复合生防菌群可有效降低土传病原菌镰孢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比例,并且提高根瘤菌(Rhtizobium)、固氮菌(Azotobacter)、木霉属(Trichoderm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的比例.  相似文献   
53.
植物病原菌产生蛋白水解酶被认为是病原菌侵染寄主的一个重要策略。作者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产生的胞外蛋白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产生一个分子量约为49.5ku的胞外蛋白酶。该酶对胰蛋白酶专一性底物Benz-Phe-Val-Arg-NA有较高的活性,并能从羧基端降解Arg和Lys。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该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该蛋白酶是一种类胰蛋白酶。在离体试验下,该蛋白酶可以降解水稻细胞壁蛋白并释放羟脯氨酸。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至少有4个多肽被降解,分子量范围分别在14.4~20.1、20.1~31ku和31~43ku范围内。说明该胞外蛋白酶具有降解水稻细胞壁的能力,因此,该蛋白酶可能在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寒地水稻秆腐菌核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秆腐菌核病的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关,在15℃-30℃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潜育期也越短。在25℃条件下,保湿24h病菌就能完成侵入,保湿时间越长,侵染率越高,发病程度越重。在黑龙江省密山地区于7月20日前后开始发病,随时间推移,病穴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呈对数曲线形式增长。7月下旬至8月中旬病害主要是水平方向扩展,8月中、下旬病害主要是垂直方向扩展。在病稻区采用连根拔除或齐泥收割及单灌单排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5.
狭卵链格孢菌株AAEC05-3及其毒素对稗草的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稗草生防菌狭卵链格孢Alternaria augustiovoidea菌株AAEC05-3防除稗草的潜力,研究了其孢子接种浓度和喷液量对该菌株致病力的影响及菌株的寄主专化性。结果表明,接种浓度和喷液量显著影响菌株的致病力,接种浓度达到1×106个孢子/mL时,菌株对稗草生长抑制率达到85.32%。150mL/m2的喷液量对稗草的防除效果达到91.84%。进一步增加喷液量,菌株对稗草的生长抑制率降低。水稻、大豆、向日葵和绿豆对菌株不敏感,而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对菌株较敏感,表明菌株寄主相对专一。通过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到一除草活性化合物,化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在243nm和281.5nm。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18柱并以甲醇∶水(v/v)=60∶40为流动相能较好地分离纯化该毒素。在100mg/L浓度下,毒素可完全抑制稗草种子的萌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100mg/L浓度下,该毒素对稗草幼苗生长抑制率达76%。表明菌株AAEC05-3可有效防除稗草,具有微生物除草剂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6.
哈茨木霉菌对水稻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钵盘育苗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在调节水稻苗床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酶活性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能有效调节水稻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哈茨木霉菌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播种28天后,哈茨木霉菌接种处理的水稻幼苗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50.70%和48.56%,而真菌数量较对照减少16.15%,并且哈茨木霉菌数量较刚播种时增加了138.46%;哈茨木霉菌也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55%、18.31%和49.61%。研究表明,哈茨木霉菌具有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蔬菜病害150种,其中十字花科蔬菜(白菜、萝卜、甘兰、芥菜、苤兰、水萝卜、花椰菜、雪里蕻)病害27种;茄科蔬菜(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病害2种;葫芦科蔬菜(黄瓜、西葫芦、南瓜)病害25种;豆科蔬菜(菜豆、豌豆、豇豆、扁豆、蚕豆)病害30种:其他蔬菜(葱、蒜、韭菜、胡萝卜、香菜、菠菜、芹菜、莴苣、茴香)病害39种。上述150种病害病原真菌隶属于真菌5个亚门、9个纲、13个目、16个科、33个属,其中半知菌亚门有19个属,占33个属的57.6%。  相似文献   
58.
水稻污点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在改良Fries 3号培养液上最易产生毒素,且以25 ℃,振荡培养20 d产毒量最高。该毒素对水稻幼苗有明显致病作用。毒素滤液及粗提物的毒性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粗提物的毒性明显高于同一浓度滤液毒性。  相似文献   
59.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在20 世纪 60 年代,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 dera glycines)主要在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干旱少雨地区的盐碱地、沙壤土、壤土地块发生,局部大豆田发生较重,对产量影响较大。在东北部三江平原,多雨潮湿、低洼内涝地区、白浆土地块大豆田即使发生也比较轻,而且大部分大豆  相似文献   
60.
选择17万余尾平均体重约1 kg的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进行饲料虾青素水平对三倍体虹鳟生长性能、出成率和肌肉着色影响的中试试验。试验设计3种饲料配方,分别在同一商业饲料配方基础上添加20、30 mg/L和40 mg/L的虾青素。在周长100 m的圆形商业网箱中进行为期10个月的养殖投喂,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结果表明:添加40 mg/L虾青素饲料组三倍体虹鳟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方面均表现出优势;添加40 mg/L虾青素饲料组三倍体虹鳟肝脏小,肝色好,肥满度高;添加40 mg/L和30 mg/L虾青素饲料分别在商品鱼上市前七个月和九个月进行投喂,肉色即可达到标准(SalmoFanTM值>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