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14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不同菌株的营养生长和产毒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白帮菌系(ABW)与青帮菌系(ABG)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同一菌系菌株间差异不显著,其中ABW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是20~22℃、pH4、光照12h/d、间歇振荡和以蔗糖(浓度为3%)为C源;而毒素产生的最佳条件是13~15℃、pH6、黑暗、静止和以葡萄糖(浓度为10%)为C源。ABG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是13~15℃、pH4、光照12h/d、全天振荡和以蔗糖(浓度为3%)为C源;而毒素产生的最佳条件是13~15℃、pH4、黑暗、静止和以葡萄糖(浓度为5%)为C源。研究还发现,相同条件下ABG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大于ABW,而产毒量却较为复杂。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白菜更易感染白菜黑斑病菌。此外,白菜黑斑病菌生长后的改良Fries培养基pH值均有变小的趋势,而且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2.
生物源激发子诱导马铃薯抗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诱导植物抗病是近几年植物保护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马铃薯真菌病害生物防治开辟了新途径.有效且无毒无害生物源激发子的筛选为探讨诱导抗性的方法和机理奠定了基础.结合本实验室的初步工作,介绍了诱导抗马铃薯真菌病害的生物源激发子的筛选、诱抗效果及诱抗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并阐述了诱导抗马铃薯真菌病害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3.
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毒,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农作物感病多为复合侵染,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急需建立快速、准确、能够一次检测多种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3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基因芯片;用Cy3标记下游引物,RT-PCR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荧光扫描仪检测并...  相似文献   
84.
二点委夜蛾的形态、为害及防控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介绍了二点委夜蛾与黄地老虎、小地老虎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区别,以及二点委夜蛾的为害症状类型,在河北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提出了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5.
几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画眉草弯孢,新月弯孢,棒状弯孢和中隔弯孢4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它们在分生孢子形态,大小,产孢量以及对温度,pH值,光照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总的看来,这4种弯孢霉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是25-35℃,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浓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试验结果还发现,有的弯孢霉在培养基中可以产生不同的色素,供试所有种类弯孢霉的无菌培养滤液,可抑制玉米种子根的伸长,证明这4种弯孢霉在人工培养过程中都可产生致病毒素。  相似文献   
86.
87.
棉铃虫和玉米螟危害对玉米穗腐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北地区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浚单20为供试品种,研究棉铃虫和玉米螟危害后对玉米穗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量大、环境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玉米螟危害对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影响较大;而在降水量小、环境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棉铃虫危害对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影响较大。相同害虫危害条件下,降水量大、相对湿度高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在探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PM-1菌株产生紫杉醇的基础上,本试验系统研究了菌龄、孢壁降解酶、稳渗剂、酶解时间及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值对小孢拟盘多毛孢PM-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稳定高效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研究发现,小孢拟盘多毛孢PM-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因素为混合酶系中各种酶的浓度配比及酶解时间,综合各项试验结果,明确PM-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适宜的条件为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Fries液体培养基(pH5.5)振荡培养18h,Lywallzyme(7.5g/L)、Drislase(7.5g/L)、Snailase(7.5g/L)3种酶的混合溶液,在36℃下酶解3h,以0.7mol/L NaCl作为稳渗剂制备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研究结果为菌株的遗传改良和提高菌株的紫杉醇产生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通过酒石酸铁法对枣果中提取得到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酚类物质进行了总含量测定,并应用HPLC等色谱方法,将枣果中的天然多酚类物质进行了逐级分离纯化,从而确定了其多酚物质的种类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经酒石酸铁法测得的枣果中多酚的总含量为10.35mg/g。经薄层层析、聚酰胺柱层析、HPLC等方法依次分离得到的枣果中多酚类物质中主要含有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其含量分别为55.35、38.41μg/mL。  相似文献   
90.
【目的】揭示AtBT4在拟南芥抗灰葡萄孢中与SA、JA信号途经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用SA、SA类似物BTH、JA、ACC及灰葡萄孢处理拟南芥野生型Col-0后其AtBT4的表达情况;检测经SA和JA处理后拟南芥SA、JA途径相关突变体AtBT4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接种灰葡萄孢后拟南芥野生型Col-0、bt4突变体和回复突变体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JA处理和接种灰葡萄孢后,拟南芥野生型Col-0中AtBT4的表达明显增强。但经JA处理后,JA不敏感突变体jar1的AtBT4表达变化趋势与野生型明显不同,AtBT4的表达水平不受JA诱导。SA信号途径相关突变体eds5、sid2和npr1中AtBT4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但变化趋势与野生型基本一致。bt4突变体中抗病相关基因PR1、PR4、PDF1.2和BIK1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结论】AtBT4的表达受JA和灰葡萄孢的诱导,AtBT4突变影响抗病相关基因PR1、PR4、PDF1.2和BIK1的表达,AtBT4可能通过SA、JA信号途径影响拟南芥对灰葡萄孢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