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470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202篇
  180篇
综合类   1444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843篇
园艺   246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以16个小苍兰品种的花蕾为材料,外植体在MS添加BA 2mg/L,NAA 0.2mg/L和3%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形成不定芽。继而转入MS添加BA0.2mg/L,NAA0.02~1.0mg/L和3%蔗糖的培养基上促成不定根的分化并形成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所有接种材料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形成不定芽。出愈率范围为36.1~86.7%,不定芽分化率为2.3~86.4%。  相似文献   
142.
在生物的生活周期中,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它在遗传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最后发育为雌性或雄性配子,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以后通过雌雄配子的受精结合成为合子,染色体恢复全数(2n),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必然向两极分开,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在某个配子里,而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体之间还可能发生片段的交换,因而形成各种不同染色体组合的配子。这为生物的变异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3.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以会泽县、清镇市为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是对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否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给工程实施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面评价工程实施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论文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对退耕还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4.
退耕还林补偿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退耕还林工程补偿问题相关文献的研究, 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经济补偿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广西早期引进的凤梨释迦老龄果树存在低产、裂果、果品不佳等问题,通过树形改造和产期调节技术,对10年生以上凤梨释迦大树进行了低产改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老龄树形结构优化,促进树冠透风透光,均衡树体营养供应,为轻简化栽培管理提供了便利;结合人工授粉和产期调节,显著提高了着果率,改善了果品质量,株产提高。  相似文献   
146.
拔节和抽雄期水分胁迫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设置了三种水分处理,包括CK(整个生育期供水充足)、T1(从拔节期开始控水,持续不灌水直至生育期结束)、T2(从抽雄期开始控水,持续不灌水直至生育期结束),讨论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对拔节期水分胁迫T1处理比较敏感,T2处理下的影响不是很显著;水分胁迫作用下营养器官积累的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下降,特别是叶片和茎秆积累的产物下降明显,叶鞘的干物质积累量仅对T1处理比较敏感;水分胁迫对玉米的穗部性状影响较大,最终导致T1、T2处理较CK处理减产62.8%和37.8%;水分胁迫作用下,对产量影响大小的因子排序为穗粒数>穗长>百粒重>干物质转运率>穗粗>叶面积指数>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7.
以金樱子组培苗的划伤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组合、暗培养时间、添加物L-脯氨酸、叶片不同部位对不定芽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DZ浓度为1.5 mg·L^-1、NAA浓度为0.000 5 mg·L^-1时,不定芽直接发生率最高,为9.5%;不同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直接诱导具有一定影响,暗培养时间为10 d时不定芽的直接发生率最高,为10.5%;添加了不同浓度的L-脯氨酸后不定芽的诱导率不增反降,所以以不添加L-脯氨酸为宜;叶片不同部位的再生率比较中,仅带叶叶柄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综上所述,叶片直接再生不定芽的诱导方法是,以金樱子带叶叶柄为外植体,在直接诱导培养基上1/2MS+TDA 1.5 mg·L^-1+NAA 0.000 5 mg·L^-1+CH 100 mg·L^-1+AgNO3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5 g·L^-1,暗培养10 d后,转至正常光周期下培养3周左右,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10.5%。所得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生长3周后,增殖系数可达到3.5左右;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壮苗3周,幼苗可长高至3~5 cm;再转入MS+NAA 0.1 mg·L^-1培养基中生根,1个月后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148.
无人机低空数字图像诊断棉花苗情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棉花苗情监测的时效性和精确性,本研究利用无人机低空获取棉田数字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快速识别诊断棉花苗情。研究结果表明,利用HIS(Hue- intensity- saturation)阈值法将图像二值化,之后通过腐蚀膨胀对二值化图像进行处理,能够较好地排除地膜干扰,快速识别大范围棉苗数量和壮苗数量,棉苗识别精度超过90%。基于图像识别结果绘制的田间苗情分布图清晰显示了棉田出苗情况,并为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明确花瓣的伸展机制,以‘凤丹白’牡丹(Paeonia ostii)为研究对象,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及高斯多峰拟合,分析蕾期、初开期和盛开期花瓣的波谱特征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差异性。主要结果如下:随着花朵开放花瓣伸展,777、1 105、1 155、1 243、1 447、1 651、1 740、2 853和2 926 cm~(-1)处的振动峰振动依次增强,表明磷脂质、核酸、脂类和蛋白质等代谢物质随花瓣的伸展逐渐增强;且蕾期1 030 cm~(-1)处的振动峰在花开后移至1 060 cm~(-1),表明蕾期花瓣细胞壁多糖以甘露聚糖为主,花朵开放后则以阿拉伯糖为主。蛋白质中甲基基团含量(A2 951 cm~(-1)/A 2 858 cm~(-1))出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初开期比蕾期减少7.97%,盛开期减少13.38%;糖蛋白的变化(A 1 083 cm~(-1)/A 1 547 cm~(-1))也呈现下降趋势,推测‘凤丹白’牡丹是通过蛋白质糖基化作用调控花瓣的伸展过程。对氨基Ⅰ区域(1 600~1 700 cm~(-1))高斯多峰拟合数据显示,各阶段花瓣中均含有果胶相连的β–折叠、β–折叠、无规卷曲、α–螺旋及环与转角;α–螺旋、β–折叠及无规卷曲所占比例在花瓣伸展过程中呈现增长趋势,表明蕾期花瓣通过降低α–螺旋应对缺水造成的生理胁迫,并可以利用ATP合成花瓣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花瓣通过形成更多功能域较多的蛋白质,有效调控花瓣伸展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0.
以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为试材,设计早、中、晚(3月20日、3月30日和4月10日)3个播期,开展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分析加工番茄不同播期对瓜列当寄生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晚播(4月10日),瓜列当寄生量及出土量显著减少,危害有所减弱,但对番茄产量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