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406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246篇
  349篇
综合类   1998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194篇
畜牧兽医   836篇
园艺   296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毕节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畜牧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全国畜牧业产业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畜牧业具有土地依赖性低、劳动密集度高、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适合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发展,在农业调整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农业中的亮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新时期的畜牧业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应该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认真分析区情,发展资源优势,明确发展思路,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92.
高帅,中共党员,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第三支部纪检委员,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奶牛原种场技术副场长,助理研究员。他2001年毕业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原长沙农校),2006年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本科毕业,多次荣获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嘉奖,2018年荣获“全国农业技术能手”“湖南技术能手”称号。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3项;参与编撰湖南省地方标准3项、养殖专业书籍3部,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30余篇。  相似文献   
993.
氨气浓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试验研究养殖场通风口采取通风、通风喷雾联动、通风喷雾加醋酸措施对温度、湿度以及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通风喷雾联动、通风喷雾加醋酸措施,通风口温度没有明显改变,但能提高通风口的相对湿度5%~7%,明显降低氨气浓度,中部第三点氨气浓度下降最多,从53.18 mg/m~3,下降到16.26 mg/m~3。试验证明,通风喷雾联动加醋酸能有效降低通风口的氨气浓度,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94.
春花生秧与夏花生秧的营养价值评价及瘤胃降解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春花生秧与夏花生秧的常规营养成分,并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其营养价值及其在奶牛瘤胃中降解特性的差异。采集河南地区春花生秧样品16个,夏花生秧样品28个,测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钙(Ca)、磷(P)、粗灰分(Ash)、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淀粉、中性洗涤不溶氮(NDFIP)、酸性洗涤不溶氮(ADFI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SCP)含量及总能(GE)。选取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干奶牛,饲喂同一种全混合日粮(TMR),采取尼龙袋法测定花生秧的DM、CP、NDF和ADF在奶牛瘤胃中的72 h降解率,并计算其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应用CNCPS计算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评定花生秧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春花生秧的CP、Ash、Ca、SCP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花生秧(P <0.01),NDF、ADF、ADL含量和GE极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 <0.01),P含量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 <0.05)。2)春花生秧的DM、CP、NDF、ADF有效有降解率显著高于夏花生秧(P <0.05)。3)春花生秧的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花生秧(P<0.01),NPN(PA)、碳水化合物、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2)含量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0.05),不可降解真蛋白质(PC)、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极显著低于夏花生秧(P<0.01)。由此可见,春花生秧的营养价值优于夏花生秧,且瘤胃降解率均高于夏花生秧,其在瘤胃中的利用率较好,饲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散养藏鸡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并给出合理的临床免疫指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随机抽样采取的92份藏鸡血清进行新城疫抗体的血清学定性检测。结果显示:92份藏鸡血清新城疫抗体阳性率为0,表明林芝市散养藏鸡中无新城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喀斯特山区常见野生牧草艾蒿、扁穗雀麦、早熟禾、牛筋草、荩草、地八角、马塘草、狗尾草与青贮饲料配合饲喂贵州无角黑山羊的增重效果,试验测定了各牧草品种的株高、产量、适口性以及营养成分,对比分析了A组(艾蒿+地八角+青贮料)、B组(扁穗雀麦+地八角+青贮料)、C组(早熟禾+地八角+青贮料)、D组(牛筋草+地八角+青贮料)、E组(荩草+地八角+青贮料)、F组(马塘草+地八角+青贮料)、G组(狗尾草+地八角+青贮料)7个饲喂组合对贵州无角黑山羊(每组10只)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扁穗雀麦株高和产量最高,地八角、早熟禾、牛筋草适口性较好且蛋白质含量较高;以扁穗雀麦、艾蒿、牛筋草、早熟禾4种牧草搭配饲喂贵州无角黑山羊增重效果较好,日增重为143.90~163.70 g,日纯收入为4.03~4.74元,投出产出比为1∶5.12~1∶4.50。说明扁穗雀麦、艾蒿、牛筋草、早熟禾4种牧草作为饲养黑山羊的牧草资源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可应用于种草养羊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初步分析了2头雄性林麝(3岁和6岁各1头)在泌香初期和末期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泌香初期的尿液中共有58种成分,包括酮17种、酚11种、醇10种、酯7种、杂环4种、醛3种、芳香烃2种、胺2种、烷烃1种和砜1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是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苯甲酸甲酯、2-戊酮、苯酚、反式-3-戊烯-2-酮,2-甲氧基苯酚、4-丙基苯酚。泌香末期的尿液中共有85种成分,包括酮34种、酚13种、杂环11种、醇8种、酯6种、烯烃4种、烷烃3种、醛3种、羧酸1种、醚1种和萘1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是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3-甲基环十五烷酮(麝香酮)、苯酚、5,6-二氢-2,4-二甲基-2H-吡喃、4-甲基-3-戊烯-2-酮、4-丙基苯酚、环己酮。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泌香末期尿液中存在麝香酮、环十五内酯等大环化合物的来源和雄性林麝尿源性化学信息素的作用机制与行为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柏牡蛎蚧(Lepid osaphes cupressz Borchsenius)是杨梅的主要蚧壳虫。此虫在本地一年发生两代。杨梅受到柏牡蛎蚧为害后,造成枝条枯死,产量减少,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形如火烧状。据作者在1988年对吴县东山镇绿化树调查结果,杨梅受柏牡蛎蚧的为  相似文献   
999.
甘薯病毒及类似病毒病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发现甘薯种性退化比较严重,导致块根产量降低。退化的原因除去无性变异等外,病毒及类似病毒病的危害也是重要因素之。病毒引起马铃薯退化已是众所周知,而引起甘薯退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甘薯是我国四大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食品工业、轻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甘薯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总产约  相似文献   
1000.
以5种川西北沙化草地自然留存植物沙生苔草(Carex praeclara)、赖草(Leymus secalinus)、紫花列当(Orobanche coerulescens)、藏茴香(Carum carvi)和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草地植物的表观性状、构件含水量和生物量及其分配,分析5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资源分配对沙化生境的响应差异,探讨5种植物对沙化地生境的应对策略与适应机理。结果表明,1)5种植物的表观性状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沙生苔草通过冠幅,赖草通过根茎,地八角通过深根系,紫花列当和藏茴香通过扩大有性生殖来适应沙化生境。2)5种植物的含水量及其配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沙生苔草、赖草和地八角的水分优先分配到生殖枝,紫花列当优先分配到茎叶,藏茴香则采用相对均衡的水分分配方式。3)5种植物的生物量及其分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沙生苔草生物量优先分配到根茎,赖草优先分配到地上茎叶,紫花列当优先分配到生殖枝,地八角优先分配到根部,而藏茴香则相对均衡的分配生物量到各构件。5种沙生植物对资源权衡分配的方式不同,但均能通过表型可塑性、水分利用能力和生物量分配等应对策略来获取或分配有限的可利用资源,增加其对生境的适应性,得以在沙化草地中留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