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除草剂的应用范围,从除草活性筛查、杀草谱界定、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最佳用药浓度及用药时期确定、抗药性和耐药性杂草的鉴定、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2.
梨园地被植物与天敌的种类及其数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以吸引天敌进入梨园,麦收前用扫网法调查北京大兴善庄梨园10种不同地被植物吸引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该梨园的10种地被植物共吸引11种天敌,茧蜂和瓢虫为其中的两大主要类群。万寿菊吸引的天敌种类最多(7种),美国薄荷和白三叶次之(6种);灰菜吸引的麦蚜茧蜂数量最多(占总天敌数量的99.2%),草莓除吸引麦蚜茧蜂和瓢虫外,还吸引舞毒蛾黑瘤姬蜂;紫花苜蓿、紫苏和灰菜吸引的天敌总数最多(4头/m2)。经推算,每株梨树下种植6 m2的地被植物,可吸引10头以上天敌上树,可允许的害虫阈值达0.2头/叶以上。建议梨园选万寿菊、美国薄荷、白三叶、紫苏和草莓为地被植物,合理利用葎草、杂草(各吸引天敌4种)和灰菜。  相似文献   
23.
再生法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据生产的先进程度可分为二类:一是以塑料瓶为栽培容器的瓶栽,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栽培条件完全可控,以日本和台湾为代表;二是以塑料袋为容器的袋栽,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机械化,但自动化程度低,控制温度为主,以福建省为代表。  相似文献   
24.
新时代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工科教育应当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培养新人才。本文首先阐述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探索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5.
为了筛选桢楠容器育苗的最适基质配方,采用农田土、珍珠岩、鸡粪/羊粪和废菌棒为原料,设置10种不同基质配方,通过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的测定,综合分析桢楠年生长动态、苗木品质指数、苗木主要性状与基质配比的相关性等,筛选适宜桢楠生长的最适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桢楠最适的基质配方为T 2(农田土80%+珍珠岩10%+鸡粪/羊...  相似文献   
26.
双氟磺草胺的除草活性及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双氟磺草胺为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我国北方麦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双氟磺草胺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对不同小麦品种安全性。双氟磺草胺对麦田常见阔叶杂草活性较高,对麦田恶性杂草播娘蒿、麦瓶草、麦家公、猪殃殃和荠菜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常用除草剂苯磺隆,毒力倍数分别为1.56、6.26、1.65、18.27和22.75。济南17和山优2号2种小麦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分别为苯磺隆的2.57倍和11.66倍。双氟磺草胺在小麦与5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11.16~49.32)远优于苯磺隆。该除草剂对小麦苗期的株高及鲜重有抑制作用,且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对临麦2号、济宁13及济南17的株高和鲜重抑制率相对较高,对潍麦8号、山农6号及泰山9818等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双氟磺草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11种植物提取物对4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娜  李超  冯俊涛  张兴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6):1166-1171
采用琼脂扩散法初步测试11种植物提取物对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rora)、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juglandis)4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高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旨在为植物源杀细菌剂的研发提供线索。测定结果表明,1 000 μg/mL剂量下,大黄、博落回和狼毒提取物对魔芋软腐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活性,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抑制作用最好的是博落回和大黄提取物,对核桃黑斑抑菌效果最好的是蛇床提取物,均优于或相当于农用链霉素200 μg/mL的效果;二倍稀释法测试表明,大黄和博落回提取物对魔芋软腐病菌的MIC值分别为7.8、15.6 μg/mL;大黄和博落回提取物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MIC值分别为3.9、15.6 μg/mL。说明大黄、博落回和狼毒提取物均具有显著抑制植物病原细菌的活性,有开发为新型植物源杀细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8.
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娜  李昕翼  赵静  倪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92-17094,17121
基于成都市及其所辖13个区(市)县气象站近49年气象要素资料和成都市城市环境变化相关资料,分析研究了近49年来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市气候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出现明显的热岛效应和干旱岛效应;90年代中后期~2008年年降雨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市区降雨减少量明显大于郊区降雨减少量;在主汛期(6~9月)市区降雨量略大于郊区,暴雨和大暴雨个数均有所减少。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城区人类活动频繁,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气溶胶颗粒物,增加了降水的凝结核。在夏季,市区上空增多的降水凝结核以及相对较高的下垫面温度,更有利于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29.
研究旨在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典型重金属与SOC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分层采样(表、中、深层)及室内计算分析,调查了甘肃中西部12 个市县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变化特征,同时通过引入有机碳丰度值和相关系数,初步阐明了土壤重金属与SOC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得出:调查区内土壤有机碳丰度值呈现出的大小顺序为林地、建设用地、园地、耕地和草地;此外,典型土壤重金属Hg、Cd、Cr、As、Pb 与SOC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园地和建设用地最高r=0.99,林地和耕地次之,分别为r=0.87 和r=0.86。可见,土壤在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储量及有机碳丰度值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同时也定量证明了SOC与土壤典型重金属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以5个不同的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以杂木栽培灵芝为对照,统计不同菌株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孢子量并检测不同菌株灵芝多糖、三萜、黄酮的含量,明确不同菌株灵芝子实体品质的差异,为更好地利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选择菌株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对灵芝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多糖含量明显增加,其次是三萜含量,对黄酮含量影响不明显;各菌株子实体对多糖、三萜含量提高幅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