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不同杂交组合鹅生长规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曲线方程对太湖鹅及以其为母本的4个杂交组合的仔鹅体重变化和日增重变化进行了拟合,并作出了相应的曲线图.结果:3周龄前的仔鹅生长符合指数函数方程,而3周龄后则几呈直线关系;外来良种的杂交后代日增重最高峰(6周龄)比国内种的杂交后代(7周龄)约提前一周龄,相对增重的最高峰除个别组合外均在2周龄.屠宰结果显示:8周龄的仔鹅已有10%左右的腹脂,可见仔鹅上市日龄不应是传统的10周龄,而应提前至8周龄.根据仔鹅生长发育的规律,在生产中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即前期应提高成活率,喂足精料;后期应使仔鹅处于一正常的饲养管理环境中,以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92.
根据α-珠蛋白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及终止密码子下游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牦牛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并测定了α-珠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所测的氨基酸序列与牦牛α-珠蛋白链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即为牦牛α1-珠蛋白基因,长706bp,编码141个氨基酸。通过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比较,发现牦牛α1-珠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黄牛和水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9.71%和98.58%,与山羊、绵羊、人和马的同源性只有96.0:3%、95.57%、68.55%和51.13%;氨基酸序列与黄牛和水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9.29%和96.45%,与山羊、绵羊、人和马的同源性只有92.90%、91.49%、87.23%和87.23%,说明牛亚科α-珠蛋白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同时发现第254位的碱基A为牦牛α1-珠蛋白基因所特有。牦牛的两个α1-珠蛋白基因长度相等,都为706bp,且间距为2.47kb,距离比山羊的远。  相似文献   
93.
西藏高校的畜牧业专业教师有其独特的现状,其要为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湛、素质高的畜牧业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采用超常规的措施,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新世纪要求能够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学术拔尖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同时进一步加强民族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94.
巴什拜羊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巴什拜羊4个品系(红毛、白毛、黑毛和瘦肉型新品系)189个个体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在巴什拜羊10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11个;4个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91 4,平均杂合度为0.814 9,说明巴什拜羊4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绵羊群体的总近交系数为-0.178 2,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211 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23 7,说明4个绵羊群体间2.3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7.63%的遗传变异是由各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引起的;基因流(Nm)平均值为8.916 7。聚类分析发现,红毛品系与黑毛品系亲缘关系较近,之后与白毛品系相聚,最后与瘦肉型新品系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品系育成史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
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序列分析及睾丸组织转录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构和睾丸组织mRNA表达水平,探讨Dmc1基因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为揭示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部分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mc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均为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与黄牛Dmc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与哺乳纲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在90%以上。牦牛和犏牛Dmc1蛋白含有RecA蛋白家族典型的第二结构域,且与人、鼠Dmc1蛋白结构域一致。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牦牛、犏牛和黄牛首先聚为一类,后与家犬相聚;人、黑猩猩和猕猴聚为另一类,而与鸟纲动物相聚较远,与经典分类基本一致。定量结果显示犏牛睾丸组织Dmc1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低,与牦牛差异极显著(P<0.01),且犏牛表现出来的减数分裂障碍表型与小鼠Dmc1基因突变或敲除的表型一致。【结论】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推测牛Dmc1蛋白与人、鼠一样,在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mc1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合犏牛雄性减数分裂障碍表型,表明睾丸组织Dmc1基因可能与犏牛的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导入野生盘羊瘦肉基因培育巴什拜羊新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进行导入杂交和回交,通过对杂交一代和一、二代回交后代生长发育、肉用表型、脂臀大小、外形体质、肉成分的变化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纯巴什拜羔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回交后代羔羊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脂臀减少,有些母羊几乎没有脂臀,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瘦肉率明显提高。早期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97.
目的借助比较基因组学、模拟分析和具体试验,快速获取直向同源序列结构和功能信息。方法通过"基于模式生物基因导向的EST功能注释法"鉴别出猪直向同源ESTs,以一个直向同源的线粒体磷酸载体编码基因SLC25A3为基础,结合组织表达信息,筛选卵巢组织中表达的ESTs序列进行该基因的虚拟克隆,并通过引物步移法进行具体的试验序列研究。结果鉴别、获取了直向同源基因SLC25A3的基因结构及功能信息,进行了试验具体研究,获得了该基因的cDNA全序列,实现了功能信息的物种间传递。结论结合基于模式生物基因导向的EST功能注释法和大量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以快速获得直向同源基因及其序列和功能信息,实现有价值信息在物种间的快捷转移和传递,为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序列功能注释与分析提供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
 【目的】筛选影响朗德鹅肥肝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朗德鹅肥肝性状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气相色谱测定朗德鹅肝脏脂肪酸组分,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CT测定活体朗德鹅肝脏脂肪沉积状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填饲对脂生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填饲朗德鹅的肝重、肝重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碱脂酶、甘油三酯和H-胆固醇显著提高(P<0.05);肝脾比值呈负数,肝脏细胞胀大,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泡;肝脏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肝脏中C/EBPα、ACCα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ACCα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血清T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朗德鹅经过填饲后,肝重、肝重指数显著增加,肝脏细胞胀大,肝脏脂肪酸组分发生改变;填饲可改变肝脏中脂生成基因C/EBPα、ACCα的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湖羊卵巢组织BMP2、BMP4、BMP6和BMP7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排卵数的相关性,筛选影响湖羊多胎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揭示湖羊高繁多胎分子遗传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产单羔组和多羔组,发情后24~36 h屠宰,取卵巢,计数排卵点,记录排卵数;应用RT-PCR技术检测BMP2、BMP4、BMP6和BMP7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基因mRNA在单羔组和多羔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BMP2、BMP4和BMP7基因在湖羊母羊卵巢组织内表达,而且在垂体及下丘脑、子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输卵管组织中均有表达;BMP6基因仅在湖羊母羊卵巢、肾脏、肌肉和输卵管组织中表达。在卵巢组织,多羔组排卵数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且多羔组BMP4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而BMP2、BMP6和BMP7基因mRNA表达在单羔组和多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卵巢组织中,只有BMP4基因mRNA表达与排卵数呈正相关(r = 0.741,P <0.05)。【结论】BMP4基因mRNA表达在单羔组和多羔组间差异显著,可能对湖羊排卵数起关键作用,是影响湖羊排卵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0.
朗德鹅THRSPα基因PCR-SSCP分析及与产肝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RSPα参与脂肪合成限速酶基因的转录调控,在脂肪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PCR-SSCP法检测朗德鹅群体中THRSPα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产肝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THRSPα基因第1外显子编码区216 bp处存在1个新的突变位点即C→T碱基突变,其中C碱基的基因频率为0.90,为优势等位基因. χ2检验结果显示: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THRSPα第一外显子编码区SSCP多态位点只有2种基因型AA和AB,没有BB,其中AB型朗德鹅肝重和肝脏指数(肝重/体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