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4篇
  20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61.
为了保证全社林业建设的顺利发展,凉城县永兴公社于去年十一月初召开了林业管护专业会议。根据《森林法》和《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研究制定了林业管护责任制。责任制的具体内容是:  相似文献   
62.
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处理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参照GB/T17980.40—2000进行田间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地锦、鳢肠防效最好,对铁苋菜、小藜防效稍差,施后18 d的总草株防效为79.84%~98.72%,施后35 d总草株防效为81.93%~99.66%,施后35 d鲜重防效达80.76~99.77%,大豆增产幅度为7.91%~15.47%。80%唑嘧磺草胺WG作为土壤处理,在大豆田最佳使用剂量为56.25~75g/hm2,用水量600L/hm2,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63.
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不同土层(0~20cm、20~40cm和40~60cm)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P<0.05),单一施肥与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红枣林在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较CK样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变化明显,其中N221.0P2O5272.7K2O 303.0和N303.7K2O 180.5两组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施肥处理下的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CK有显著增加(P<0.05),N221.0P2O5272.7K2O 303.0和N303.7K2O 180.5处理的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P2O5272.7处理的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纵向分析表明,0~60cm土层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N221.0P2O5272.7K2O303.0配施处理能明显提高枣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64.
以2年生月季嫁接苗为试材,研究光触媒复剂对月季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光触媒对于提高温室条件下月季植株的光合作用有显著效果,在处理后的第5天净光合速率达到14μmol/(m2.s)(CO2);不同质量分数的光触媒处理对月季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效果为2.0%>0.5%>CK>1.0%;不同质量分数的光触媒对月季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影响较小,而质量分数为2.0%的光触媒能显著提高作用光下的实际PSⅡ光化学效率PSⅡ和月季切花枝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65.
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搞好乡村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可持续发展体系评价指标对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6.
为查明盘锦地区规模化猪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应用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溶液漂浮法、水洗沉淀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本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不同年龄猪群的1050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为猪蛔虫和毛首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0.3%和17.2%。本研究为今后有效防治盘锦地区猪肠道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预测未来10 a农业碳排放变化趋势,以期制定农业固碳减排方案,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方法]基于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及GM(1,1)模型,分析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结果](1)研究期内河南省农业净碳排放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且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碳源方面,畜牧业碳排放占据较大比例,且以牛、羊、猪碳排放为主。碳汇方面,小麦、玉米和蔬菜对碳吸收的贡献较大。(2)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呈北部、南部高,西部低的格局,经济贡献系数呈东南高,西南低的特征。(3)农业从业人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财政教育支出是农业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且各因子交互作用较强。(4)2021—2030年河南省农业净碳排放量持续下降,预计全省在2029年可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结论]未来应加强科普宣传,积极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各地应注重系统整合,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农业碳减排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68.
针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垦区选育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种业集团于2006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试验地以自育系北系25为母本、北系7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原代号北种916).2007-2008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垦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龙垦7号,审定编号:黑垦审玉2012001.  相似文献   
69.
都俊杰  何先平  乔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64-9465,9481
基于2002 ~2010年湖北省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时序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影响湖北省消费需求的主成分,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法与湖北省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回归,得到主成分回归方程,并对其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人均储蓄余额对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指标每上升1%,人均消费支出将分别增加1.33%、1.30%和0.73%;而就业率、城乡收入差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产总值、一年期存款利率等对人均消费支出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其值每上升1%,人均消费支出将下降0.29%、0.28%、0.29%、0.22%、0.13%.  相似文献   
70.
发展现代农业是破解农业"两板挤压""双灯限行"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有力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开始显现,但是农业发展质量和农业收益仍有提升的空间。需要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