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替加环素作为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产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肠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之一。近年来,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严重限制了替加环素的临床使用。最初认为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是由染色体编码的外排泵介导,不能通过水平转移导致菌株耐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质粒上的某些外排泵突变或高表达也可导致菌株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最近报道质粒介导的tet(X)变异体能够使菌株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并通过可接合性质粒在不同种属细菌间传播。文章通过介绍细菌染色体介导替加环素耐药机制以及质粒介导的替加环素耐药机制,阐述了高水平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变异体的流行情况和传播机制,并对动物源菌株出现高水平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变异体提出合理性解释,旨在为相关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给研制基因工程疫苗选取毒株奠定基础,研究采集广东肇庆某猪场疑似患高热症猪的病料,通过RT-PCR检测、病毒分离传代,证实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命名为ZQ-GD-2010株,并对其ORF5和ORF7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该毒株为美洲型,其ORF5和ORF7基因核苷酸与近年来我国分离到的美洲型毒株的相似性为96%~100%,而与欧洲型毒株LV株的相似性仅为58.9%~62.8%;其与2007—2009年国内分离株的遗传演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种鹅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及其药物敏感性,2012年从广东地区患病种鹅器官和粪便中分离鉴定了62株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率超过60.0%,仅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和黏菌素较敏感。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联用对耐药大肠杆菌产生协同抑菌作用,FIC指数为0.375~0.75。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24株大肠杆菌进行分型,结果分为17种不同的PFGE型别。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43.5%属于系统进化组群的D组,其次是A组和B1组,分别为34.8%和21.7%,B2组未检测到。通过对种鹅大肠杆菌耐药性、PFGE分型及其系统发育群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改革的趋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多数院校及教育机构都在进行积极探索,以促进整个教育水平的提升。本文以《兽医药理学》教学实践为列,结合混合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总结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猪源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tet)的流行与分布情况,从7省的合作猪场采集病死猪肝脏、肺脏、肠道作细菌分离,利用沙门菌属特异性侵袭基因(invA)和16S rDNA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测定tet基因,以及ERIC-PCR方法分析猪源沙门菌之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从823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247株猪源沙门菌,分离率为3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多西环素、土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7.45%和94.74%。PCR检测发现,分别有62,66,3株单独携带tetA、tetB、tetC基因;分别有38,8,4,7,1株菌同时携带两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tetA+C、tetA+D、tetB+C、tetC+D);分别有9,6,1,6,1,4,3株菌同时携带3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C、tetA+B+D、tetA+B+M、tetA+C+D、tetA+D+M、tetB+C+D、tetB+C+M);分别有6,2株菌同时携带4种不同的tet基因(tetA+B+C+D、tetA+C+D+M);没有检测到单独携带tetD、tetM以及同时携带5种tet基因的菌株。接合试验表明,tetM可与tetA或tetC共同在沙门菌与大肠杆菌间转移,导致菌株多西环素抗性水平转移。试验菌共分为A~δ共30个ERIC型,tet基因分布于不同ERIC型菌株中,表明其在试验菌株间水平扩散。本试验首次在猪源沙门菌中发现了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猪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多西环素、土霉素具有普遍耐药性,tetA、tetB基因在7省猪源沙门菌中流行最广泛,分离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普遍耐药性与单个或多个tet基因的普遍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了解屠宰前鸡、猪源食品动物体内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分析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从广州市畜禽交易市场随机采集待屠宰鸡和猪的粪便样品,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从658份猪源样品和133份鸡源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731株大肠杆菌,其中猪源606株,鸡源125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31株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谱广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0.0%以上,仅对头孢西丁、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鸡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霉素、阿米卡星、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猪源大肠杆菌(P<0.05)。鸡源大肠杆菌中3耐及3耐以上的菌株占97.60%,猪源大肠杆菌占94.72%。结果表明,屠宰前畜禽体内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且耐药谱丰富多样。提示屠宰前畜禽携带的耐药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脂联素受体2(AdipoR2)在C2C12肌管细胞与3T3-L1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葡萄糖吸收与消耗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干扰AdipoR2基因表达,同时利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小室对这2种细胞进行了共培养并检验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的变化。[结果]使用siRNA干扰AdipoR2基因的表达后,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AdipoR2基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Slc2a1和Slc2a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3T3-L1前体细胞每单位所消耗的葡萄糖量也显著下降。而在与C2C12细胞共培环境下,3T3-L1前体细胞中AdipoR2基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Slc2a1、Slc2a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3T3-L1前体细胞单位消耗的葡萄糖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AdipoR2能够有效调节3T3-L1前体脂肪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葡萄糖的消耗能力。[结论]在C2C12肌管细胞共培体系中,AdipoR2能够加速3T3-L1前体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laCMY-2阳性禽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多重耐药特征,并分析菌株CY32全基因组序列结构。【方法】对5株blaCMY-2阳性禽源奇异变形杆菌进行氟苯尼考和质粒介导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接合试验和blaCMY-2基因的Southern杂交定位,对其中一株菌CY32进行全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5株奇异变形杆菌携带的blaCMY-2位于染色体,其中,菌株CY12、CY32、S31和S52携带floR,菌株CY12和CY32携带qnrD。CY32的染色体同时含有SXT/R391型整合性接合元件(integrative and conjugative elements,ICEs)(ICEPmiJpn1)和PmGRI1共2种耐药基因岛。ICEs的可变区包含2个串联的复合型转座子(IS10构成),其中一个复合型转座子携带blaCMY-2;CY32的PmGRI1耐药岛含有12个耐药基因。与其他奇异变形杆菌携带的PmGRI1相比,多重耐药区差异最大的区域位于Tn21转座子...  相似文献   
20.
《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专业性极强。本文通过深挖兽医药理学这门专业课所蕴含的隐形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兽医药理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发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