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研究放养与圈养对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试验采集相同日龄的放养和圈养松辽黑猪血液分离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E和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G1、IgG2a、IgG2b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放养松辽黑猪免疫球蛋白IgA、IgE含量均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免疫球蛋白IgG亚类IgG1、IgG2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1),IgG2a含量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放养松辽黑猪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P0.05)。说明放养松辽黑猪抗病力水平显著高于圈养松辽黑猪。  相似文献   
32.
为筛选出犬新孢子虫的最佳培养细胞,本试验对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人胚肾细胞(HEK-293)、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培养犬新孢子虫NC-GFP株进行了比较研究,连续培养犬新孢子虫15d,观察Vero细胞、HEK-293细胞、HeLa细胞及SP2/0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计数犬新孢子虫的数量,绘制虫体在细胞中生长曲线。结果表明,Vero细胞、HEK-293细胞、HeLa细胞及SP2/0细胞均可培养犬新孢子虫,尤其在HEK-293细胞和Vero细胞中虫体生长较快,分别在接种虫体的第5,6天虫体数量达到最大值;而犬新孢子虫在SP2/0细胞和HeLa细胞中生长缓慢,分别在第7,8天数量达到最大值,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比较,HEK-293细胞可以短期较快的培养犬新孢子虫,可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系培养犬新孢子虫。本试验为体外细胞培养犬新孢子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构建牛源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分析其免疫原性,PCR扩增牛源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构建克隆质粒pMD18-T-NcSRS2、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NcSRS2及表达质粒Transpose-AdNcSRS2,脂质体介导转染QBI-HEK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Ad5-NcSRS2,PCR检测重组腺病毒NcSRS2基因,IFAT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cSRS2基因在QBI-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测定病毒滴度后,收集病毒液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扩增的牛源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大小为1 227 bp,与GenBank中发表的NcSRS2( AF061249)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重组腺病毒Ad5-NcSRS2在293细胞中包装成功,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 ku,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测得重组腺病毒Ad5-NcSRS2滴度为109TCID50·mL-1,间接ELISA检测二免后3周BALB/c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效价达1 ∶ 2 048.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腺病毒Ad5-NcSRS2,为牛源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对牛卵形巴贝斯虫延边株的伴侣素CCTη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CTη基因进行了同源性、系统进化树、编码蛋白等电点、信号肽、跨膜区、糖基化位点及疏水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CCTη基因由1 008个核苷酸组成,其中编码33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发表的牛卵形巴贝斯虫CCTη基因序列(AB367928.1)同源性100%。CCTη基因编码蛋白等电点为7.32,不存在信号肽结构、跨膜区及糖基化位点。疏水性最大值3.38,最小值-3.79。本研究从CCTη基因方面近一步证实了该分离株的分子分类。  相似文献   
35.
为建立牛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ovata CCTη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扩增B.ovata CCTη基因片段大小为1 008 bp,与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100%。该方法对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可以检测样品中34个拷贝的DNA。通过对49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方法比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率高8.2%。本实验为B.ovata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6.
为对犬孢子虫MAG1与IFN-γ融合基因重组真核质粒进行免疫学评价,本实验以含有MAG1-IFN-γ基因片段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扩增MAG1-IFN-γ目的片段,构建pVAX-MAG1-IFN-γ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染Vero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AG1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并免疫BALB/c小鼠,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基因片段大小为1 536 bp,与GenBank中登录的MAG1和IFN-γ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IFA检测MAG1基因在Vero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转染的Vero细胞呈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57 ku,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经间接ELISA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测定表明,重组质粒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实验为新孢子虫病核酸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动物的感染途径,本试验采用口服、伤口、皮下、皮肤以及呼吸道等5种途径对小鼠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试验.结果显示,5种方式均能使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其中伤口组感染率最高,在第9天感染率达到96%,口服组次之,在第12天感染率达到89%,呼吸道组也在第12天感染率达到80%,皮肤组和皮下组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19%和20%.从第18天到第30天各试验组先后出现猪附红细胞体消亡的现象.说明口服、伤口、皮下、皮肤以及呼吸道等5种途径均能使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38.
猪附红细胞体对自然感染长白仔猪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附红细胞体对自然感染长白仔猪血液学指标的影响,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PCR方法对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进行了病原体鉴定,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猪附红细胞体病长白仔猪的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的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总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血清酶活性升高;尿素氮含量降低;血糖、总胆固醇等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猪附红细胞体基因与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分布与危害,猪附红细胞体基因与蛋白概况和主要基因与蛋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功能基因与蛋白的深入研究和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奶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了牛瑟氏泰勒虫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纯化后连接到pMDl8-T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用此方法对延边某奶牛场10头奶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0份样品中9份为阳性,所扩增的目的基因核苷酸长为868 bp,共编码283个氨基酸;该段基因片段与牛泰勒虫韩国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