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MI模型对种植在4个试点的11个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顺序为粒宽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其稳定性参数分别为0.13,0.14,0.31,0.37,0.43,0.48,0.79,0.84和2.33。综合考虑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云粳4号、云粳优10号、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稻米品质好且稳定性较高,可作育种亲本,以改良稻米品质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1~2008年云南省粳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粳稻新品系产量及其结构与对照品种产量及其结构差异变化。分析显示,云南省新育成品系产量总的趋势是增加,但与对照比,产量增加幅度不大,产量差异中部在359.25~850.95 kg/hm2,中北部在141.7~927.5 kg/hm2,影响其产量差异的主要结构因素是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其次是群体结构。千粒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稳定,变异小,遗传性强,提高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产量与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确定后,穗粒数成了产量构成中的决定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单产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孢子甘蓝是素有抗癌“四剑客”之称的十字花科甘蓝蔬菜,此类蔬菜含有萝卜硫素和氮茚,据称可以防止正常细胞吸入致癌物质,从而具有抗癌、保健作用。食用的小叶秋外形小巧,是典型的微型蔬菜,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清香可口,适宜炒食、凉拌、腌渍等,西方国家多用热水焯后浇汁或者放人自己喜欢的调料,也可用高汤煮食或作为涮菜用。天水市经过2008、2009年对奥运蔬菜的栽培,总结出奥运特菜孢子甘蓝在天水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4.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11个云南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水胁迫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水稻耐冷性与品质性状冷水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冷水反应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具体的品质性状有关。冷水胁迫使粒宽、千粒重、垩白粒率、精米白度、糙米率、味度值、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使长宽比、整精米率、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极显著增加,而粒长、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到达最高黏度时间(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不因冷水胁迫发生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综合耐冷性与稻米的味度值、蛋白质含量、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冷水反应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因此,提高育成品种的耐冷性对稳定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用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粳稻品种楚粳3号作母本,以稻瘟抗性秀强且比较稳定的云南陆稻地方品种魔王谷经过株型改良育成的高抗稻瘟病中间材料云亲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从F3代系统开始各项特性鉴定作为选拔的依据,经过5年7代的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稻瘟病抗性中等的粳稻新品种合系39号。  相似文献   
36.
云粳4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高产中间材料云粳14号/云粳优3号为母本、优质中间材料云粳优3号//云粳优4号/云粳优1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11代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从F3代集团单株选拔开始,同步进行稻米品质、丰产性、抗病性、耐寒性等特性鉴定,育成的云粳48号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综合优良性状。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85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7.
5月17日,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农业参赞报告,对中国2002年玉米生产以及贸易进行了分析。 今年降雨较早,意味着今年的播种状况将好于去年。因此,预计天气将保持正常,不过,还要看今年后半年的天气状况如何。两年前发生的干旱就是在后半年出现的。截止到目前,种植区的情况和去年的水平基本相同,尽管有传说要改种更多的大  相似文献   
38.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温带半干旱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种植面积11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4.4%。冬小麦收获后7—9月为休闲期,但这3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50%左右,是一年中光、热、水最为丰富的季节。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笔者进行了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试验,并对6个甘蓝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9.
40.
以32个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类及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品质性状和淀粉RVA (Rapid Visco Analyser)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9.4%的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稻米品质达2级标准,12.5%的品种稻米品质达3级标准,其余品种品质均在3级以下.②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达2级标准,精米率和垩白度达3级标准.③差异最大的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RV A谱特征值分别是垩白度和消减值,变异系数分别为99.77%和34.32%.④32个品种聚为6类,其中第Ⅲ类包含的品种最多,占40.6%.⑤在选出的8个影响云南稻米品质和淀粉RV A谱特性的主成分因子中,第1主成分因子(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和第2主成分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44.6%.高原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是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选择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拓宽亲本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