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东北地区含水量25.2%的苜蓿干草捆中所含主要真菌黑曲霉为菌种材料,测定尿素、氨水、乙酰胺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结果表明,氨水的MIC为1.2%,乙酰胺的MIC为3.0%,尿素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试验还研究了两种防霉剂最低抑菌浓度下对高水分苜蓿干草贮藏期间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防霉剂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干草CP含量,3.0%乙酰胺和1.2%氨水分别提高49.81%和31.81%;各防霉剂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干草EE含量,3.0%乙酰胺和1.2%氨水分别提高56.49%和46.56%,差异显著;各防霉剂处理均明显降低了干草CF含量,3.0%乙酰胺和1.2%氨水分别提高30.96%和22.47%,各组差异均显著。试验表明,防霉剂处理能明显降低干草在贮藏期间的营养损耗,提高其营养含量。  相似文献   
42.
纤维素酶菌种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酶是分解植物纤维素的酶 ,主要有 β - 1 ,4-葡聚糖水解酶(CX 酶 )和 β - 1 ,4-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 (Cl 酶 ) ,能将植物纤维分解为葡萄糖 ,能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其释放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 ,能消除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畜禽生产性能。饲用纤维素酶主要由霉菌产生 ,因此筛选出高活性纤维素酶的菌株是开发利用纤维素资源 ,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的关键。笔者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DA)和察氏培养基(CCM)从自然界和饲料中分离出 6种 8株纤维素酶产生菌 ,并进行了比较。1 材料和方法1 1 待检样品的…  相似文献   
43.
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3株即HL1、HL2、HL3,进行体内外发酵试验。体外发酵试验是按瘤胃液是否添加菌株分为对照组(C),添加HL1组(T1),添加HL2组(T2),添加HL3组(T3),以便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体内发酵试验是将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添加到粗精比60∶40组(T4),粗精比50∶50组(T5),粗精比40∶60(T6)日粮中,对照组(C)为不添加菌株的各自日粮,检测该菌株在日粮变化的情况下在瘤胃中产酸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体外发酵试验中,三组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明显低于C(p0.05);T1组中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T2和T3(p0.05),而T2和T3却不显著高于C(p0.05);T1组和T3组乳酸浓度明显低于C(p0.05)。(2)在体内发酵试验中,T4组与自C相比,pH显著降低(p0.05),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和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T5组与自C相比,pH未明显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乳酸浓度显著减少(p0.05);T6组与自C相比,pH明显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乳酸浓度未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最强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HL1)体内外均能提高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乳酸的浓度,对反刍动物的能量代谢和酸中毒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甲氧苄啶对蒲公英体外抗菌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了蒲公英、甲氧苄啶及两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蒲公英与甲氧苄啶联用的组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蒲公英与甲氧苄啶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75、0.75和1,呈相加作用。采用平板计数的方法,测定了蒲公英与甲氧苄啶联用作用于3种细菌1、2、4和8 h后的细菌数,并计算杀菌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杀菌率进行拟合,计算出甲氧苄啶增强蒲公英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作用的最优添加剂量分别为4.0、1.8和2.0 mg/g。  相似文献   
45.
甲氧苄啶对连翘体外抗菌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棋盘法测定甲氧苄啶、连翘及药物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计算连翘与甲氧苄啶联用的FIC指数。再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连翘与甲氧苄啶联合作用于三种细菌1、2、4和8 h后的细菌数,并计算杀菌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杀菌率进行拟合,计算出甲氧苄啶与连翘配伍的最佳添加剂量。试验结果表明:连翘与甲...  相似文献   
46.
药用植物北马兜铃的开发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睿  张丽丽  罗志文  邵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20-14621
根据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集中介绍了北马兜铃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种子、茎、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总结了北马兜铃播种繁殖的栽培技术及后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和加工的具体方法,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北马兜铃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红  孙睿  张丽敏  张卫东  王振 《北方园艺》2012,(18):128-130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北马兜铃进行快速繁殖,建立北马兜铃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叶片,在MS+IBA 0.4mg/L+6-BA 2.0mg/L+KT0.5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较好;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IBA0.4mg/L+6-BA 2.0mg/L+KT 0.5mg/L;诱导试管苗生根的佳培养基为MS+IBA 0.4mg/L+NAA 0.2mg/L+6-BA 2.0mg/L+KT 0.5mg/L。  相似文献   
48.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根本上满足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需要从提高小麦单产入手。本文从选种、整地施肥、精心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奶牛流产胎儿弯曲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生殖道弯曲菌病(Bovine Genital Campylobacteriosis)是由胎儿弯曲菌引起的一种以不育、胚胎早期死亡及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胎儿弯曲菌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分为胎儿亚种(C.fetus subsp.fetus)和性病亚种(C.fetus subsp.venerealis)。胎儿亚种引起牛散发性流产和羊地方流行性流产,也可感染人,引起流产、早产、败血症以及类似布鲁氏菌病的症状。性病亚种是牛生殖道弯曲菌病的病原,主要引起不育、胚胎早期死亡及流产,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0.
七种中药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银花、板蓝根、黄芪、蒲公英、鱼腥草、连翘和黄芩7种中药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畜禽疾病的药物,其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试验未见系统研究。试验通过鸡胚法研究了7种中药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药物组方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鸡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金银花、板蓝根、黄芪、蒲公英、鱼腥草、连翘、黄芩,均购自哈尔滨市中药材批发市场;9日龄非免疫鸡胚,购自哈尔滨市某种鸡场。2试验方法2.1中药溶液的制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