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1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白细胞介素2(IL-2)是由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因其不但与动物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还具有防治某些疫病的作用,故无论是动物医学还是医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根据Gen Bank上已发表的鸡β-actin和IL-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成功建立了定量检测鸡IL-2 m RNA表达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L-2 m RNA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使用益生菌的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IL-2 m RNA表达量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雏鸡。此方法具有快速、线性范围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特点,为进一步定量检测鸡IL-2 m RNA表达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奠定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2.
将9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即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感染组(Ⅰ组)、一次感染组(Ⅱ组)和对照组(C组),通过对空肠和盲肠肠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探究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空肠和盲肠肠液氧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次小剂量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雏鸡空肠和盲肠液中SOD和CAT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大剂量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Ⅰ组雏鸡肠液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高于Ⅱ组雏鸡,但明显低于C组雏鸡。同时,Ⅰ组和Ⅱ组雏鸡肠液中MDA含量均高于C组雏鸡,且Ⅱ组雏鸡又明显高于Ⅰ组雏鸡。由此可见,毒害艾美耳球虫对雏鸡空肠和盲肠肠液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与其感染剂量和次数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讨鸡球虫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80只1日龄艾维因雏鸡随机分为益生素应用组和对照组,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法分别测定了2组雏鸡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的IgA、IgM、IgG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服用益生素后1~49d,上述4种体液的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组雏鸡,表明益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4.
糖萜素对断乳仔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糖萜素对断乳仔兔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雌雄各半的(40±2)日龄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成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给予浓度为3、5、7的糖萜素饮用水;对其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断乳仔兔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浓度为3糖萜素饮用水效果最好。说明在饮水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糖萜素可提高断乳仔兔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5.
鸡传染性贫血病疫苗免疫母鸡后,对其于代雏鸡免疫器官的抗体生成细胞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CIA疫苗免疫母鸡后,于代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较未免疫对照于代雏鸡明显增加;强毒攻击于代雏鸡后,免疫攻毒组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毒组雏鸡。表明CIA疫苗可使于代雏鸡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能抵御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86.
高压静电场生物效应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通常处于低压正静电场状态,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对地面具有360kv的正电位,地面附近的场强为130vm^-1,只有在带电云层经过时才可能骤然上升到10kvm^-1以上,整个地球每秒钟内都有1800库仑的正电荷从大气中流入地球内,而地球表面的生物是这1800库仑的大气电流的重要通道,另外.大气表面还存在着正、负空气离子,正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87.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infectiousanemia,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 -真皮炎、出血综合征等 ,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之后新发现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病。 1979年由Yuasa等首次于日本报道[1] 。该病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器官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泛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本病存在于所有主要养禽业国家 ,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禽病之一。1 病原及其特征CIA的病原是鸡贫血病病毒 (chickenanemiavirus,C…  相似文献   
88.
口服疫苗因其安全、应用方便、可避免因注射引发的交叉感染而倍受青睐,现已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之一,适合的抗原载体系统是制约其研制和开发的关键,而可生物降解微粒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领域。1 制备可生物降解微粒的材料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89.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动物疾病的防治中 ,抗生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长期大量使用造成了动物体免疫功能的下降 ,增加了对某些病原菌的易感性等副作用。而微生态制剂具有促动物生长、防治疾病 ,无副作用等特点 ,成为抗生素理想的替代品之一。大量实验已证明微生态制剂在激活动物体免疫功能、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对其研究刚刚起步 ,但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就微生态制剂的起源、组成及其近年来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了简要综述 ,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畜禽疾病的防治已愈来愈重要,尽管发达国家对畜禽的某些烈性传染病(如炭疽病、布病、口蹄疫、猪瘟、结核病等)采取以消灭病原为主要目的的捕杀措施,并收到一定效果.但是,许多疾病还主要依赖疫苗作为预防手段.自从英国医生Jenner用牛痘苗(1798年)预防天花并取得成功以来,科学工作者又陆续研制了30余种减毒、灭活疫苗,被称为第一代疫苗.以后又研制的亚单位疫苗被称为第二代疫苗.它们在人类及动物某些疾病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减毒、灭活疫苗的潜在致病性和亚单位疫苗免疫反应的不完全性迫使人们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免疫接种剂.于是,被称为第三代疫苗的核酸疫苗应运而生,并逐渐显示出其内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