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氰津莠悬浮剂苗后防除玉米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剂量质量分数为30%氰津莠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0%氰津莠悬浮剂在玉米2~4叶期施用,剂量为0.99~2.70kg/hm^2,对单子叶杂草的防效为43.0%~98.8%,对双子叶杂草的防效为83.2%~100%,对杂草鲜重的抑制效果为60.0%~98.8%,而且杀草谱广,防效持久,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2.
正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r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虾类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可食比率高等优点,市场前景广阔。我国自1994年引进该虾并突破人工繁育苗种关之后,该虾养殖产业化发展迅速。但红螯螯虾相互残杀严重,传统的养殖方式成活率和群体产量不高。"公寓式"养殖,即应用"虾公寓"(又称蟹  相似文献   
33.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具有优良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5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进行评估,旨在为红螯螯虾的科学引种、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线粒体COⅠ区全序列长1 534 bp,包含24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1.6%,变异位点中含有22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6.14,序列中(A+T)的含量(58.7%)明显高于(G+C)的含量(41.3%),在143个个体中定义了35种单倍型,来自浙江、海南和台湾的养殖群体具有较多的共享单倍型(COⅠ-01、COⅠ-02和COⅠ-03),这3种单倍型同时也是优势单倍型。来自江苏的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0.739),来自安徽的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0.881)。全部样本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9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4 65。5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 63~0.006 81,其中,来自浙江与海南的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来自海南与安徽的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5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42 1(P<0.01),说明5个养殖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综上,5个红螯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可为红螯鳌虾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对两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共检出2 007个种水平上的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归属于37个门,其中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有1 260个OTU,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有1 840个OTU,两种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共同的OTU有1 093个;两种模式下的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均为厚壁菌门,其中池塘模式中占比67.40%,稻田模式中占比为32.69%;对两种模式的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Shannon、ACE和Chao指数均低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的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物种差异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有21个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2个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OTU水平上,有364个OTU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06个OTU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在物种组成上、多样性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两种模式的养殖管理应有所区分,由于池塘模式下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因此,需要更多地注重虾类健康状况动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5.
利用长片段PCR、基因组步移法及T-A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GH基因全长序列,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MH717101。河川沙塘鳢GH基因全序列长5 120 bp,5'端和3'端侧翼序列长度分别为920、682 bp,经预测,上游区域含有MF3、GAGA factor、HNF-3alpha、C/EBP、R2、GATA-1等多种转录调控元件;转录单元长3 518 bp,包含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75、333、2 070和121 bp,5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150、131、117、138和373 bp,第3内含子长达2 070 bp,其长度是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第3内含子的4倍以上;开放阅读框区(open reading frame,ORF)为594 bp,编码由1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多肽。河川沙塘鳢与鲈形目、鲉形目、鲤形目、鲇形目等13种鱼类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其与彼氏冰鰕虎鱼(Leucopsarion petersii)同源性最高,为83.8%,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同源性最低,为49.1%,在180~197氨基酸序列处,河川沙塘鳢表现出高度不保守性,与所列鱼类氨基酸排列均完全不一致。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河川沙塘鳢GH基因的表达、功能及其转录调控特征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6.
应用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控禽流感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实际应用中发现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免疫效果良莠不一。为摸清不同免疫时间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准确掌握各种家禽最适的免疫时间,以便使之获得良好的抵抗力,试验以前期H5亚型禽流感免疫现状调查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H5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对鸡、鸭、鹅进行免疫接种分组试验,试图了解这些肉禽H5亚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最适免疫日龄与次数,从免疫措施方面为防控H5亚型禽流感提供技术依据,解决防疫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7.
针对海水淡化高压泵水润滑轴承-转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压力的改变而带来的安全、可靠和稳定性等问题,以轴心轨迹以及周向压力脉动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干、湿转子在不同进水压力下水润滑轴承轴心轨迹数值模拟,并通过前期设计研制的海水淡化高压泵用水润滑轴承试验台对干、湿转子在不同进水压力下水润滑轴承运行过程中轴心轨迹及周向压力脉动进行试验研究.从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总体变化趋势可以得知,进水压力对干转子情况下液膜形成的影响较大,而湿转子由于转子系统阻尼因素影响,进水压力对轴心轨迹影响变小,但整体变化趋势与干转子变化趋势相近,对系统整体而言在进水压力为0.2 MPa时,系统运行较为稳定,文中为进一步提高万吨级海水淡化高压泵系统稳定运行能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12种除草剂对玉米田鸭跖草的防效。在玉米3~5叶期、鸭跖草3~7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观察鸭跖草的药害症状并定时调查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苯唑草酮、硝磺草酮以及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对鸭跖草有较高防效。因此,防除玉米田鸭跖草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苯唑草酮、硝磺草酮等除草剂单剂或含有以上成分的除草剂混剂。  相似文献   
39.
为了更好地研究翘嘴鲌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的结构和功能,实验以翘嘴鲌转录组中获得的mRNA为基础,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同时,对其中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在120尾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翘嘴鲌个体中进行了分析。GHR1的cDNA序列长度为3 49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GHR2的cDNA序列长度为1 743 bp,ORF为1 743 bp,编码580个氨基酸;GHR1和GHR2氨基酸序列均由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组成,相似度为37.2%。二者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GHR1胞外区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而GHR2只有5个,且GHR1比GHR2多3个N-糖基化位点;在胞内区,GHR1存在10个酪氨酸残基而GHR2只有5个,这些差异表明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HR与其他鲤科鱼类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翘嘴鲌2个GHR各包含9个内含子,其中GHR1内含子1和2序列在10 kb以上,本实验没有对其进行扩增。所获得的序列中共发现了6个微卫星位点:GHR1中微卫星位点(CT)_6位于第2外显子中,为信号肽编码序列的一部分,位于第8内含子中的(AC)_5经检测没有多态性;GHR2中具有4个微卫星位点,位于第1内含子中的(TG)_5及第7个内含子中的(TATC)_5(AT)_(15)(AC)_(11)(AT)_(14)(TG)_6和(TA)_(15)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第6个内含子中的(GAAG)_5属中度多态性位点(PIC=0.463)。第7内含子中的2个微卫星位点检测到基因型数目分别为50和61,具有良好的个体识别潜力。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相关性。翘嘴鲌GHR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中微卫星的特征分析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助力与参考。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幼虾标粗效果的影响。选取10 800尾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600尾虾。1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2组投喂70%基础饲料+30%螺旋藻粉,3组投喂8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4组投喂8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5组投喂7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6%虾青素+4%亚麻籽油+6%南极磷虾油+4%核黄素,6组投喂7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试验期10 d。结果显示,4组、5组幼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1组、2组(P<0.05),各组成活率排序依次为4组>5组>3组>6组>2组>1组。4组幼虾具有较高的增重率与全长增长率,各组幼虾增重率依次为4组>3组>5组=6组=2组>1组,全长增长率依次为4组>5组>3组>2组>6组>1组。4组幼虾胰蛋白酶(T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1组、2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