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蓝型油菜化学杀雄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型油菜1109及0607为材料,对6种药剂进行化学杀雄效果的筛选,结果表明,每株用药量10ml,喷药2次,1109用Trim的0.25-0.5ug/ml与药剂Pyrm的0.25-3ug/ml浓度处理,1607用Trim的0.25-1.5ug/ml与Pyrm的1.5-3ug/ml的浓度处理,对其有较好的杀雄效果。  相似文献   
22.
西瓜蔓枯病是西瓜的重要病害。2003~2006年,笔者在陕西汉中的洋县、城固、汉台等地调查,一般年份有20%~30%的田块发病,重病年达50%以上,可造成减产30%~40%。在症状上,西瓜蔓枯病与西瓜炭疽病非常相似,瓜农常将该病误认为西瓜炭疽病。为此笔者对西瓜蔓枯病的发生症状、病原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3.
长期施肥磷素盈亏及其对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2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不同处理土娄土磷素去向和盈亏(平衡)及其对耕层土壤全磷、Olsen P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吸磷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作物对磷的利用有奢侈吸收现象;土壤耕层全磷、Olsen P及其增加量与土壤磷素盈亏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随肥料施入土壤的磷主要累积在土壤耕层(0~20 cm),施肥过高,特别是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会引起磷向土壤剖面下层淋移,M1NPK、M2NPK、SNPK、NPK和PK处理分别有34.7、33.0、2.2、8.8和6.4%的磷在100 cm土体内去向不明,有可能被淋洗到更深的土体中。长期不平衡或大量施磷,磷累积表观利用率低于15%,而平衡施肥,可以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24.
25.
汉中是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水稻施肥现状,采集水稻种植核心区稻田田面水和稻-麦(油)轮作体系耕层土壤,分析了当前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源污染潜在风险,提出了汉中市水稻绿色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不同肥料增效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设田间试验,共4个处理:空白(CK)、100%尿素处理(100%U)、80%尿素+脲酶抑制剂(80%U+NBPT)、80%尿素+纳米碳增效剂(80%U+C)。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80%尿素与脲酶抑制剂配施处理的分蘖数量与100%尿素处理基本相同,纳米碳增效肥处理分蘖较少。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因子每穗粒数、结实率均高于100%尿素处理,显著增加产量;植株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也显著高于100%尿素处理,2种增效剂对比脲酶抑制剂效果更好,但差异不明显。80%尿素与脲酶抑制剂配施处理提高了耕作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肥力。本试验条件下,脲酶抑制剂与氮肥减量20%配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达10 377.9 kg/hm~2,增产2.79%;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有效减少了土壤氮损耗,有利于土壤保持养分。  相似文献   
27.
秸秆还田对农田环境多重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还田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节本增效措施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同时,秸秆还田效应的多重性、复杂性和交互作用,对农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限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的最大化,不利于秸秆还田技术的综合利用和有效推广。深入了解秸秆还田对农田环境的多重影响,对探讨农田环境影响机制、优化秸秆还田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建立秸秆还田技术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温室效应、化感效应、农田病虫害影响、土壤温度影响、土壤水分影响以及土壤修复效应等6个方面综述秸秆还田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秸秆还田对农田环境影响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推进秸秆还田技术发展和完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研究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8.
为了了解汉中市玉米生产的真实现状,选择汉中市域范围内的平坝、丘陵和山区的典型区域为调查点,通过现场调研和采用已公开数据相结合的方式,从种植习惯和种业品种现状切入,找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为玉米育种和技术服务提供精确切入点,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总结调研结果,掌握了陕南水稻机械化稻田杂草发生和防控现状,分析了机械化生产稻田杂草难防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稻田杂草防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油菜新品种汉油9号是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利用自选甘蓝型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1003-2 AB与自选恢复系08-H 16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核不育油菜杂交种.鉴定、品比、多点区试、生产试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第45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陕西省汉中、安康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