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开展陕南老茶树资源的早期鉴定,其目的在于挑选优良茶树资源.以55份陕南地区老茶树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次数分布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出圃率与最长根长、根数、茎粗、株高、叶片数的关联度较大.最长根长与根数、茎粗、株高的关联度也比较大,可同时改良这几个性状.所收集的老茶树资源中有一批茶苗的新梢长、分枝数、出圃率、最长根长、根数和茎粗长势较强,其中以B14-39、B14-38、B14-34、B14-42、B14-9、X13-16、X14-37、Z14-2、Z14-5和Q13-2与理想品种较接近.有17份材料的关联度较对照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较准确分析性状间的关联度以及挑选优异材料,能为今后茶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对9个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及鲜草产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汉中地区栽培的紫云英品种(系),为汉中水稻(Oryza sativa)不同种植模式下紫云英推广应用提供优良品种(系).结果表明:'南郑种'、'yH925'、'宁波大桥'、'湘紫1号'属于特早熟种,'yiJ'、'848711'、'闽紫7号'、'弋江籽'属于早熟种,'湘紫4号'属中熟种.9个品种(系)盛花期鲜草产量差异较大,'闽紫7号'鲜草产量最高,为24 192.45 kg·hm-2;其次是'yiJ',为23 494.50 kg·hm-2,与闽紫7号'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南郑本地种'最低,为12 049.80 kg·hm-2,显著低于其他8个品种(系).特早熟品种(系)中'宁波大桥'在汉中适应性较好,株高、地上部分特征、根瘤及盛花期鲜草产量等综合特性表现较好,适宜在水稻直播模式中种植.早熟品种(系)中,'闽紫7号'和'yiJ'在汉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盛花期鲜草产量优势显著,适宜在水稻机插秧和手插秧模式中种植.  相似文献   
44.
作为一种市场竞争和区域化布局的结果,目前基地化生产已经成为蔬菜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特别是政府在蔬菜产地无公害化认证标准中有适度规模生产的要求,更是从宏观上引导了蔬菜生产向基地化发展。以陕西省为例,目前仅经过省级部门无公害化认证的蔬菜生产基地就达百余个。蔬菜实行基地化生产,除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也同时承担着相应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5.
秦甘80甘蓝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甘蓝杂种一代新品种,适宜越冬及早春茬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亲本具有显著的抗抽薹特性,不利繁种。本试验通过对秦甘80甘蓝强冬性亲本耐抽薹性的克服及生产制种的关键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陕南地区制订其种子生产规程奠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华泰998是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株叶形态好等特点。其栽培上要注意培育带蘖壮秧,足苗稀植,控氮增磷钾,科学调肥水,综合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47.
利用ITS方法和进化树构建对1株自分离的野生侧耳属真菌进行了分析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影响该真菌菌丝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结果表明:经鉴定,该侧耳属真菌为平菇,宁强平菇菌株与其他平菇菌株亲缘关系远,自分离和选育的镇巴平菇和宁强平菇亲缘关系较远.该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生长的最佳pH在6.0~6.5,最适温度25℃,最佳碳氮比10:1.  相似文献   
48.
油菜化学杀雄的研究现状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油菜化学杀雄的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在育种和制种上的应用,介绍了化学杀雄的主要技术要点,旨在为开展油菜化学杀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为了筛选秦巴山区稻油轮作冬季油菜田杂草防除的安全有效除草剂,指导大面积防治,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等5种茎叶处理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考查施药前后杂草种类、数量、密度、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7.5%精喹·草除灵乳油、20%氟吡·草除灵乳油、30%氨氯·二氯吡水剂+助剂1+助剂2对油菜田杂草的株综合防效达93.30%、97.48%、93.80%,鲜重综合防效达95.87%、97.84%、94.89%,优于其他2种供试药剂。秦巴山区稻油轮作冬季油菜田杂草兼有禾本科和阔叶类,但种群结构简单,以节节麦、牛繁缕发生密度、总生物量大,为两大优势种群;选择兼除禾本科与阔叶类杂草的茎叶处理剂进行防除有效。  相似文献   
50.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有机氮肥替代部分无机氮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探索该区水稻生产的氮肥减量技术。试验共设不施肥(CK)、无机氮肥(100%N)、沼渣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RO)、微生物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OF)、秸秆替代20%无机氮(80%N+SW)5个处理。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并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结果表明,80%N+BOF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CK和100%N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7.21%和2.72%;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先降低再升高,放线菌先升高再降低;80%N+BRO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量,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B/F值、降低真菌数量,并减小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产量构成要素、水稻籽粒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为适宜于汉中盆地稻田化学氮肥减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