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41.
为了从稻草秸秆饲料中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运用PDA平板培养基连续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并结合形态学、生化和分子鉴定,对产纤维素酶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从2种稻草秸秆饲料中共筛选出菌株31种,鉴定出放线菌12种、细菌8种、真菌11种;分离得到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的放线菌1株和细菌1株,可进一步应用于秸秆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42.
以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为原料的复合涂膜剂对鲜切苹果品质的调控作用。以蒸馏水浸泡作为空白对照,根据感官评价进行复合涂膜正交试验,得到复合涂膜剂最佳配方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纳他霉素+0.015%乳酸链球菌素。经涂膜的鲜切苹果以PE袋真空包装、4℃贮藏15 d后,硬度值8.3 kg/cm2、L*值72.3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分别较对照提高20%、11.52%和12.17%。  相似文献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高标准农田作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存在着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对高标准农田相关概念、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剖析,可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4.
苹果郁闭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园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是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限制果品质量提高、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常认为,造成果园郁闭的原因是栽植密度过大,但就生产实际而言,笔者认为并不尽然.那么,造成果园郁闭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对郁闭果园改造应采取何种措施?本文就结合生产实际和生产经验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45.
为快速传播并普及枣树病虫害知识,使用农业专家系统提高枣树病虫害诊断及管理效率,基于微信服务号公众平台,采用php脚本语言及mysql数据库开发出枣树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JujubaExpert2020".该系统包括病虫诊断、栽培历史及枣树资讯3个功能模块,核心功能为枣树主要病虫害数据库和专家诊断论坛.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  相似文献   
46.
为发掘适合陕北风沙区栽培的野生羊肚菌资源,确定最佳菌种分离方法及培养配方,探索出适合当地推广的优质菌株,从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菌种分离纯化、培养基筛选、大田试种与推广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方的26个菌株主要包括梯棱羊肚菌7株、六妹羊肚菌5株、七妹羊肚菌4株。以菌盖部位进行的组织分离,菌核密集且含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基因;以孢子分离获得的菌丝长势强、菌核密集且含有2种交配型基因。5种培养基中以配方M2最佳,菌丝健壮浓密、长势强且整齐。经过初选和复选获得6个优选菌株,在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栽培中驯化选育出的6个菌株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抗病性,平均产量均超过200 kg·667-1m-2。其中,以采自四川绵阳的七妹羊肚菌菌株NK-2平均产量最高,达到292 kg·667-1m-2。  相似文献   
47.
为了充分利用陕北地区枣木资源,提高红枣产业附加值并高效缓解香菇产业栽培原料短缺等问题。以香菇品种L808为供试材料,分析以不同比例的枣木、枣泥为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适应期、菌丝侵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及转色期的影响,并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枣木和枣泥的配方A、B、C相较于对照CK,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3.79%,11.90%,8.65%,且配方B (枣木屑68%、枣泥10%、麸皮20%、蔗糖1%,石膏1%)更有利于菌丝快速且平稳的生长。综合考虑,将其定为香菇栽培的最优枣木配方。  相似文献   
48.
羊肚菌是世界性珍稀名贵食用菌,为了更加清楚地掌握不同培养基对羊肚菌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的影响,探索出一种适合羊肚菌种植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解决限制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笔者考察了8种原种培养基和4种栽培种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并完善了羊肚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的全套生产技术(Oscs)。结果表明M1、M4、M5、M7培养基的原种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菌丝长势强、菌核多的优点,M1、M4、M5培养基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长势强、菌核多,原种和栽培种在所研究的技术条件下均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综合而言,M1、M4、M5是原种和栽培种最适的培养基,Oscs技术是NK-02菌株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的科学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49.
为明确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纯培养物,进行菌落形态、孢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结合ITS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明确该病原菌的最适培养pH、温度和碳源。结果表明:从羊肚菌病样中共分离出4株病原真菌Y1、Y2、Y3和Y6,该4株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一致,菌丝呈白色绒毛状、较致密,微凸起,菌体生长较慢,不分泌色素。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长棒状、具1个隔膜,大小(3~5) μm ×(19~25) μm,菌丝无色、具分隔、直径约2~4 μm。对菌株Y1、Y2、Y3和Y6(登录号分别为MW922714、MW922715、MW922716、MW922717)的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大小分别为550 bp、545 bp、552 bp和556 bp,经BLAST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Y1、Y2、Y3和Y6与Diploospora longisporaPaecilomyces penicillatus在自举值99%水平上聚在同一个进化分支。综合菌体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菌株Y1、Y2、Y3和Y6鉴定为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ospora longispora)。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最佳pH 5.5~6.5,并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最佳利用碳源为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