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1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种植且各方面表现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系,以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培育的16个品系(种)为试验材料,在双江县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产量高于CK1合作88的高产品系8个,高于CK2青薯9号的品系3个,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14-12T19、14-12T26、D23和D47进行下一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02.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脱毒组培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在MS培养基中添加甘露醇8 g/L、B9 25 mg/L、PP333 0.2 mg/L和CCC 0.5mg/L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PP 333 0.2 mg/L时,其茎最粗,节间距最短,株高相对降低,长势比较健壮,有利于培养壮苗。  相似文献   
103.
昆明地区实生马铃薯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铃薯实生种子(True Potato Seed)生产脱毒种薯是一项成本低、效果好、操作方便的技术,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南各省解决就地留种的重要途径.昆明地区一些农户也用此项技术,但因品种单一、老化、混杂,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些实生马铃薯品种的评价,筛选出适合昆明地区种植,增产显著、抗逆性强、性状分离小的品种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04.
在植株的旺盛生长期测定了盾叶薯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试验结果表明:从植物的不同叶位来看,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中部叶片含量最高、基部叶片次之,顶部叶片最低的规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程均呈一条典型的双峰曲线,上下午均有一个峰值,上午的峰值高于下午,在这两个峰值之间形成一个低谷,即薯蓣的光合作用也有"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05.
丹波黑大豆是日本京都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其籽粒乌黑,百粒重可达7%,因粒大质优,特别适合用作过年煮豆的材料,因此深受日本人喜爱,在日本市场上有较高的价位。近年我省一些地区已引进种植,作为出口农产品发展,在此对丹波黑大豆的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 一、精选种子 用自留种子常常会出现籽粒变小的现象,应使用具有丹波黑大豆固有特性的整齐一致的大粒种子。……  相似文献   
106.
围绕马铃薯产业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所是学校为适应云南薯类作物,特别是云南马铃薯的发展,于2000年成立的薯类作物专业研究所,该所从成立以来,结合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07.
综述了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茎尖组织培养存在的未被广泛认识、由于品种差异造成的培养基成分不同、病毒再侵染、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茎尖组织培养前景广阔,具有繁殖系数高、增产幅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氮肥施用量与磷肥运筹对云光109叶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光109为材料,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同氮肥水平(B0、B1、B2、B3、B4、B5)与磷肥运筹(A1、A2)相结合,研究云光109叶长、剑叶SPAD值变化,并分析对其产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光109在磷肥运筹A2时叶长顺序为倒2>倒3>倒4>倒1>倒5,在磷肥运筹A2各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叶长、抽穗灌浆期剑叶的SPAD值大于磷肥运筹A1。通过不同氮肥水平与磷肥运筹措施,明确了云光109在生育后期施磷可以使其在抽穗期增加叶长,提高剑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氮肥施用量为B3与磷肥运筹A2组合产量最高,达11.88 t/hm2。  相似文献   
109.
不同马铃薯品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与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组分变化规律相关的代谢化合物,寻找潜在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代谢前体,为马铃薯风味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法(GC-MS)非靶向检测青薯9号、华颂7号、希森6号、后旗红、冀张薯12号、D545、D727七个品种(系)中,块茎代谢组和熟化后的挥发性风味组分。【结果】在7个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中,品种间差异显著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22种,多数在冀张薯12号中含量较高,华颂7号中相对较低。利用检出化合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7个品种分为特征风味强弱不同的两组;组1中,品种华颂7号在空气炸制的熟化方式下香味更为浓郁;组2中,冀张薯12号马铃薯烘烤风味最为明显。对7个品种块茎进行非靶标代谢物测定,共检出69种代谢化合物,其中19种化合物在两个品种分组间差异显著。主要代谢产物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蛋氨酸、丙氨酸、苏氨基酸和蔗糖等与甲硫基丙醛和2-甲基呋喃显著正相关(P<0.05),脯氨酸、异丝氨酸等与反, 顺-2,6-壬二烯醛、反, 反-2,4-癸二烯醛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变化受品种因素影响;蛋氨酸、丙氨酸、苏氨基酸和蔗糖是最有可能影响马铃薯特征风味构成的代谢化合物;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为寻找潜在代谢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薯蓣零余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薯蓣属零余子组织培养、贮藏、栽培、形成机理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讨论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