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序列,分别选取各自的保守区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PPV、PRV和PCV-2的多重PCR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部分猪场的286份病料及血样进行检测,从对临床健康猪全血样品中PPV、PRV和PCV-2的检测结果看...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外源性端粒酶(hTERT)基因导入后对原代培养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STECs)增殖活性的影响,试验将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至原代分离培养的STECs中,以脂质体法用重组质粒pCI-neo-hTERT转染STECs;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8型角蛋白的上皮源性;用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后STECs中hTERT基因的表达情况;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活力和增殖周期。结果表明:脂质体和质粒体积比会影响转染效率,当二者比例为1∶3时,转染效率最佳;转染细胞经PCR扩增得到大小为461 bp的片段,Western-blot检测得到大小为125 ku的条带;转染后的细胞仍然符合上皮源性细胞的生长特点;细胞活力曲线显示,在接种后的第3~5天细胞增殖速度最快;细胞周期测定显示,转染细胞的细胞核型为2倍体,S期细胞达到48.35%。说明原代培养的STECs转染外源性hTERT基因后,细胞增殖活性增高,并保持了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特征,有进一步建立稳定传代细胞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83.
增益素对鸡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益素,在人医上称为多抗甲素(polyactin A,PAA),是从α-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的α-甘露聚糖肽类物质,在低浓度下即可激活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小鼠上研究证明,多抗甲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代谢,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增强网状内皮系  相似文献   
84.
陕南白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分离鉴定及灭活铝胶疫苗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干酪性淋巴结炎又称羊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山羊危害最为严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陕西省石泉县陕南白山羊饲养量较大,羊群也存在伪结核棒状杆菌的感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筛选对当地伪结核棒状杆菌敏感的药物和研制灭活疫苗,本研究从疑似伪结核病患羊采取多份新鲜的脓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获得的1株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其研制灭活疫苗。结果显示,分离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白色、干燥、扁平、不透明、边缘整齐的中等大小菌落,革兰染色阳性,经16SrRNA检测和序列分析,证实分离到的菌株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红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中度敏感。以该分离菌为种子菌制备的灭活铝胶疫苗无菌检验合格,试验接种山羊无不良反应,目前已经在采样羊场进行临床应用,进一步评价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5.
86.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土贝母的主要成分具消痈肿、治乳痈的功效.  相似文献   
87.
用猪肺炎支原体人工感染仔猪。发病猪临床表现轻度咳嗽和气喘。尸体剖解可见肺呈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边缘胰样变,支气管淋巴结肿胀,切面湿润;右心室肥大、心包积液;肾脏稍肿大,色褐黄;肝脏轻度肿大,色泽较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细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增生,形成"管套"或结节,肺泡壁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  相似文献   
88.
共表达猪瘟病毒E0、E2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共表达猪瘟病毒E0、E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E0-E2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E0-E2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20代,取第5、10、15和20代重组病毒进行以下检测:用蓝斑试验鉴定各代重组病毒纯度;用PCR方法扩增猪瘟病毒E0、E2基因,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各代重组病毒中猪瘟病毒E0、E2基因的表达。【结果】各代次重组病毒产生的蚀斑均为蓝色,表明病毒纯度稳定。从各代重组病毒DNA中均扩增出了约700 bp和1 200 bp的条带,分别与E0和E2基因片段长度一致,基因序列分析发现,第5、10、15代重组鸡痘病毒中的E0、E2基因序列与原始转移载体序列完全一致,第20代重组病毒插入基因有2处发生了点突变(即E0基因139位A→G,E2基因413位A→G),其编码的氨基酸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E0蛋白47位Thr→Ala,E2蛋白138位Glu→Gly),但蛋白抗原表位未发生明显的变化。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到各代重组病毒均能正常表达目的蛋白。【结论】重组鸡痘病毒rFPV-E0-E2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传20代以内,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插入的猪瘟病毒E0、E2基因能够正确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89.
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杨凌区某奶牛场经体细胞计数(SCC)法确定为隐性乳房炎的20份乳样中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测定。共分离到24株分离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41.6%;沙门氏菌6株,占25.0%;表皮葡萄球菌5株,占20.8%;大肠埃希菌2株,占8.4%;其他细菌1株,占4.2%。耐药性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均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有较强的耐药性,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对分离菌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以发热、呕吐、腹泻、脱水、肠炎以及白细胞极度减少为主要特征.本病传播速度快,对猫科动物危害极大.近年来,西安地区家养猫数量不断增加,患FP的病例也随之增多.为了解西安地区家养猫FPV感染和发病情况,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2013年7月~2015年7月,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检测试剂盒,对西安市部分宠物(动物)医院接诊的疑似FP病猫的467份粪便进行FPV检测,共检出阳性样品71份,占15.2%(71/467),其中2013年5份,2014年57份,2015年9份;阳性患猫中未免疫接种FPV疫苗的有70份,占98.6%(70/71).确诊病例中47.9%(34/71)临床出现呕吐症状,71.8%(51/71)出现腹泻症状.血液分析发现,84.51%的FPV感染猫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对71个患猫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后存活率为83.1%(59/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