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5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取五倍子、乌梅等45种中草药,分别采用水提取法和醇提取法制备提取液,除菌后滴加至中6mm空白药敏滤纸片上,制成试验用药敏纸片。测试了提取物对拟态弧菌SM060818、梅氏弧菌SM060813、霍利斯弧菌SM060913等3种分离自锯缘青蟹体外抑菌的效果。结果表明:所试验的45种中药提取物中,有28种中药提取物对试验弧菌表现有抑菌作用;其中五倍子、乌梅、秦皮、艾叶中药提取物抑菌作用较好,对3种菌株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天冬、白头翁、赤芍、金银花、黄精、黄柏、青蒿等11种中草药提取物仅对2种菌株有较好抑制作用,千里光、穿心莲等17种中药提取物对弧菌无抑制作用;大部分中药抑菌活性成份均为水溶性提取物,青蒿存在明显的醇溶性抑菌物质。测定了五倍子等9种中药提取物对致病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五倍子、乌梅和天冬3种药物对拟态弧菌和梅氏弧菌的MIC分别为0.172mg/mL、0.461mg/mL、1.042mg/mL,对霍利斯弧菌的MIC分别为0.086mg/mL、0.922mg/mL和1.042mg/mL,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锯缘青蟹血细胞酚氧化酶活力及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温度、pH、促进剂、抑制剂、菌体及免疫多糖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细胞裂解物(HLS)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8;SDS、Ca2 、Mg2 均可提高PO的活力,其中Ca2 和Mg2 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50 mmol/L和150 mmol/L,SDS的最佳反应浓度为2.5 mg/mL;叠氮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四乙酸、Cu2 对PO活力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发现拟态弧菌SS060818、气单胞菌Mr M060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溶壁微球菌AS1.634对PO有激活作用,其中拟态弧菌和气单胞菌激活作用显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壁微球菌对PO有弱激活作用;肽聚糖、拟态弧菌脂多糖粗提物可显著提高PO活力,肽聚糖、脂多糖的最佳激活浓度分别为2.7mg/mL、0.5 mg/mL。  相似文献   
54.
嗜水气单胞菌BSK-10株的优化培养及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BSK-10株的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甘油对BSK-10株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各种无机离子中,HPO42^2-、Fe^2 、Ca^2 ,(NH4)2SO4、Mg^2 、Zn^2 、Mn^2 对BSK-10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Cu^2 、Co^2 则表现为抑制作用:Na2HPO4与各种离子间存在交互作用,Fe^2 、Mg^2 、Zn^2 、Mn^2 的促生长作用在Na2HPO4存在表现得极为明显,而(NH4)2SO4、Mn^2 在Na2HPO4存在时有轻微抑制作用:葡萄糖对不同来源的鱼类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有不同的效应.研究了BSK-10的生长动态.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BSK-10达到对数生长及最大菌量的时间不同,以30℃为最好。  相似文献   
55.
许跃  钱冬  周素明  王亚军  尹飞  金珊  詹萍萍 《水产学报》2020,44(9):1416-1423
2018年7月,宁波象山某养殖场内银鲳出现集中死亡现象,累积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为探究此次疾病暴发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患病银鲳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来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患病银鲳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失衡、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异常等病征。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银鲳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出现直径10~15μm、细胞质嗜碱性的肿大细胞。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则在脾脏、肾脏等组织细胞内发现了病毒包涵体结构以及大量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40~160 nm。通过虹彩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患病组织样品为虹彩病毒阳性。此外,通过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序列分析,发现银鲳源病毒与大黄鱼虹彩病毒(GenBank登录号:AY779031.1)MCP同源性最高为99.76%,认为此分离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类群。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全人工养殖环境下银鲳感染虹彩病毒的病例,该研究将为养殖银鲳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鲤春病毒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57.
<正>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暴发性死亡。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虹彩病毒,目前称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相似文献   
58.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又称白尾病(WTD),是由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以急性死亡、病虾肌肉呈白斑或白浊状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疾病。  相似文献   
59.
河蟹颤抖病     
河蟹颤抖病,又称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指因病原侵袭导致河蟹神经与肌肉传导系统损伤,以肢体颤抖、瘫痪甚至死亡为特征疾病的统称。为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不清,主流报道病原有病毒和螺原体。此外,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环境毒害物质也可引起河蟹肝胰腺等器官损坏,进而损伤河蟹神经与肌肉传导系统,使河蟹发生肢体颤抖、瘫痪、死亡。  相似文献   
60.
链球菌病     
鱼类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成员引起鱼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急性型病例以神经症状为主,鱼体以“C”型或逗号样弯曲作旋转运动。慢性病例以眼球突出、混浊为特征。为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