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319篇
  123篇
综合类   1253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633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1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密肥组合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宜南方晚播稻茬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密肥组合,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0为材料,研究了江苏淮南地区晚播(11月20日之后播种)条件下密度、施氮量、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小麦密度与籽粒产量、效益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为315×104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达6 721.65~7 884.91 kg·hm-2,效益达3 783.6~5 111.55元·hm-2;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施氯量210 kg· hm-2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基本苗为315×104株·hm-2、总施氮量270 kg·hm-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1∶3∶3时,晚播小麦的籽粒产量和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2.
以黄金宝幼树为研究对象,经过2a左右的生长观察,分析其树冠的分形维数及其枝系构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个枝系构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金宝树冠幅均值的分形维数为0.57,冠幅面积的分形维数为0.18,树冠体积的分形维数为0.21;该时期以高生长为主,各枝处于生长状态,但四级枝条较少,枝条由一级转化为二级的能力高于二级转化为三级和三级转化为四级。主成分分析结果还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0.37%,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1.61%;通过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分析体现了黄金宝树该阶段的2种生态适应机制,即冠幅、冠幅面积、冠幅体积和枝径均值均趋于增大,逐步分枝率3,4和枝条倾角则均趋于减小。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根据现已发现的光温敏核不育类型和光温重组可能产生的不育类型,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分为3大类8型,各生态区应根据本地的生态优势,选育不育系的育性表达方向与生态条件作用方向相一致的不育系类型。  相似文献   
104.
关于小麦分蘖的发生规律、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分蘖在群体结构中的作用已有较多的报道[1~3]。前人运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和32P示踪的方法研究主茎、分蘖之间的营养关系[4~6],夏镇澳等[7]研究认为,小麦在拔节后,主茎运往分蘖的养分极少;但分蘖均可将养分运往主茎和其他分蘖,特别是小分蘖中将养分运往主茎比其他大分蘖的多。郑广华[8]认为,无效分蘖的光合产物虽然有较大比例运转给有效分蘖,但因它的光全能力较弱、同化物很少且无实际意义;赵会杰等[9]研究不同穗型小麦主茎和分蘖之间的光合产物分配结果认为,... ...  相似文献   
105.
水稻种质资源包括栽培稻、野生稻及育种材料等各种类型,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研究以及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中国具有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但其利用率却不高,原因之一就在于传统方法不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研究评价。理想的分子标记具有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检测简单快速和共显性遗传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品种DNA指纹库的构建及分子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的拓展等方面的作用,旨在为更充分的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总结了经历20多年选育的BMY牛所取得的进展,再通过3~5年的努力将完成BMY牛的培育,届时BMY牛将是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的热带肉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7.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小麦叶片SPAD值遥感估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RF)回归算法构建小麦叶片SPAD值遥感反演模型。以2010—2013年江苏地区试验点稻茬小麦3个生育期(拔节、孕穗、开花)的叶片为材料,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HJ-1对研究区域进行同步监测,分析了各生育期叶片SPAD值与8种植被指数间的相关性;以0.01水平下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作为输入参数,使用RF回归算法构建了每个生育期的小麦SPAD反演算法模型,即RF-SPAD模型,以支持向量回归(SVR)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的SVR-SPAD模型和BP-SPAD模型作为比较模型,以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指标,分析了每个生育期3个模型的学习能力和回归预测能力,结果表明:RF-SPAD模型在3个生育期都表现出最强的学习能力,R2和RMSE在拔节期分别为0.89和1.54,孕穗期分别为0.85和1.49,开花期分别为0.80和1.71;RF-SPAD模型在3个生育期的回归预测能力都高于BP-SPAD模型,高于或接近于SVR-SPAD模型,R2和RMSE在拔节期分别为0.55和2.11,孕穗期分别为0.72和2.20,开花期分别为0.60和3.16。  相似文献   
108.
基于MK—SVR模型的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运用多核支持向量回归(MK-SVR)算法构建小麦叶面积指数(LAI)遥感监测模型。以2010—2013年试验样点小麦拔节、孕穗、开花3期的实测LAI数据为基础,同步获取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HJ-CCD对该研究区域的影像数据,分析了各生育期小麦LAI与8种植被指数间的相关性。以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作为输入参数,使用MK-SVR算法构建了每个生育期的小麦LAI反演模型,即MK-SVR-LAI模型。为了评价模型,每期使用单一核支持向量回归(SK-SVR)、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算法构建了SK-SVR-LAI、PLS-LAI模型。将模型估算LAI值和田间观测LAI值进行比对,以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指标评价并比较了模型。结果表明:3个生育期MK-SVR-LAI模型的RMSE值均低于参比模型,拔节期为0.293 1,孕穗期为0.466 8,开花期为0.548 6,且该模型的R2也都最高,拔节期为0.762 4,孕穗期为0.801 8,开花期为0.668 9。  相似文献   
109.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光合产物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以扬素5号为材料,用^14C示踪方法,利用多探头活体测量仪,测定了小麦灌浆期在30℃和40℃高温条件下对剑叶^14C-同化产物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使剑叶光合同化效率降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动态发生紊乱,抑制了籽粒中光合产物的累积,最终对千粒重影响显。  相似文献   
110.
<正>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急剧增加,人为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延边州水利局在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后,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要求,1995年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果.截至目前共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357起,收取水土流失补偿费46.3万元,建立健全了各级水土保持监督机构,设专职检查员179名、管护员1164名,基本上实现了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有效地扼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的加剧.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在监督执法工作中摸索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做法.1 注意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