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1.
研究了喷施"新壮态"叶面肥原液及其配方对棉蚜侵害后棉花叶片保护酶活性以及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7(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分别喷施"新壮态"叶面肥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在提高棉花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净光合速率方面效果最好;与处理1(清水对照)相比,喷施"新壮态"叶面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棉蚜的发生数量与气温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2.
为综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优异抗旱品种(品系),并建立成株期产量抗旱预测模型。对50份棉花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调查其表型性状并测定其生理指标,根据各性状/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筛选抗旱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抗旱系数、综合抗旱指数、综合抗旱隶属函数值、加权抗旱性系数和抗旱性综合度量值,对棉花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进一步将苗期评价分级结果与成株期干旱胁迫下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以分析苗期抗旱鉴定模型对成株期预测的精度。苗期生理性状在提高抗旱鉴定模型精度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苗期生理指标建立的抗旱鉴定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成株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3.
根据历年采自新疆各地区的350号木灵藓属Orthotrichum 植物标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分类学方法,对新疆木灵藓属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新疆有木灵藓属植物5亚属、17种,包括裸孔亚属subg. Gymnoporus (6种) 、直叶亚属subg. Orthophyllum (1种)、疣叶亚属subg. Pulchella (5种)、圆孔亚属subg. Phaneroporum (1种)、木灵藓亚属subg. Orthotrichum (4种),其中高山木灵藓Orthotrichum alpestre Hornsch. ex B.S.G为中国新记录种;中国木灵藓O. hookeri Wils. ex Mitt.、东亚木灵藓O. ibukiense Toy.、短丛木灵藓O. pumilum Sw. 和卷叶木灵藓O. revolutum C. Muell. 为新疆新记录种。通过对新疆新记录种的生境、识别特征、采集地点、地理分布、海拔等信息的整理分析,绘制了4个种的线条图,并编制了新疆木灵藓属植物的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4.
以小白杏为试材,在展叶期全树喷施200倍和400倍稀释的EM菌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果实纵径、横径的定期变化,测定了成熟期的果实品质指标、硬度和色泽指数(L*、a*、b*),分析色泽综合指标(CCI),评价叶面喷施不同浓度EM菌剂对小白杏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EM菌剂在杏树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00倍EM菌剂处理、200倍EM菌剂处理和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00倍EM菌剂处理效果明显好于200倍处理和CK。400倍EM菌剂处理的杏果实比200倍和CK提前进入着色期和成熟期,且其果实纵、横径变化上高于其它2个处理。400倍EM菌剂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3.00%,转化糖含量分别比200倍EM菌剂处理和CK高4.20、4.52个百分点,还原糖含量分别比200倍EM菌剂和CK高1.14、1.34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可达24.31%,糖度可达21.30°Bé,分别比200倍EM菌剂处理和CK提高11.63%、35.66%。综上可知,采用不同浓度的EM菌剂对小白杏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显著提...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南疆中长绒陆地棉农艺性状与产量纤维品质的关系,对27个中长绒陆地棉资源的13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7个资源的变异系数在3.77%~21.98%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69~2.04之间,其中衣分最低,产量最高;主成分提取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394%,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农艺性状因子、品质因子、产量因子、衣分因子;在聚类分析中,5个类群表现出了中长绒陆地棉棉花种质资源的各种因素,筛选出可用作中长绒陆地棉棉花育种亲本的15份高产、优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16.
117.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锌肥、硅肥和硅锌复配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0号,设置3个叶面肥喷施处理:硫酸锌750 g·hm-2(锌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硅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硫酸锌750 g·hm-2(硅锌肥复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其对棉花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盛花期锌肥处理导致株高显著下降,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均导致吐絮期的第1果枝长度显著降低,而其他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可显著影响盛花期和吐絮期叶片、茎秆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其中,锌肥、硅锌肥复配处理盛花期及硅肥处理吐絮期的生殖器官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虽然各处理理论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理论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5.09%和4.63%。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综合纤维品质优于其他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硅肥和锌肥在...  相似文献   
118.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毒害草的蔓延威胁着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是新疆伊犁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毒害草之一。为了实现天然草原异质背景下快速、精准、自动检测毒害草的目标,以白喉乌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构建白喉乌头数据集。基于Faster-RCNN和SSD算法,采用ResNet50和ResNet101两种深度的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对比测试集的检测精度Faster-RCNN_ResNet50的mAP (平均精确度)值最高,达到64.74%,而SSD_ResNet50的mAP最低,仅为48.70%,Faster-RCNN_ResNet101的mAP值为63.37%,而SSD_ResNet101的为52.55%。本研究对从航拍正射影像中检测白喉乌头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9.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且稳定,达到抗级及以上的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9年早中熟棉、2020年早熟棉和早中熟棉、各年彩色棉和长绒棉中抗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均为100%;除参试长绒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外,早熟棉、早中熟棉和彩色棉品种(系)均以耐病为主,5年中耐病的品种(系)平均占比为60.0%;长绒棉和早中熟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总体抗性优于早熟棉,不同年份间彩色棉的黄萎病抗性波动较大。所有参试品种(系)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枯黄萎病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可见,筛选出抗黄萎病的品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审定双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