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8篇
  21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鄱阳湖流域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土壤径流曲线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S模型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模型的基础模型,开展模型适用性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可减少模型模拟参数的累积偏差,提高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在鄱阳湖流域内,对具有代表性的水田、水旱轮作、旱地、菜地、果园等优势农业利用方式的降雨量和径流量进行全年定点监测,测定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径流曲线值(CN),分析施肥、土壤质地及利用方式对土壤径流曲线值的影响,评价SCS模型在鄱阳湖区域运用的有效性,是开展鄱阳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监测和评估的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田、水旱轮作、菜地、旱地、果园、茶园等农业种植模式土壤的径流曲线值(土壤湿度中等)分别为71~74、66~73、48~58、47~61、42~48、39.除降水强度等自然条件外,农业利用方式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径流曲线值(CN)的主要因子.施肥对多年生作物种植模式土壤径流曲线值没有显著影响,对1年生作物种植模式土壤径流曲线值影响显著.农业利用方式不同,SCS模型有效性最佳时的径流初损值Ia不同, Ia=0.2S时,SCS模型对水田径流模拟的有效性最好; Ia=0.3S时,模型对水旱轮作和旱地地表径流模拟的有效性最好; Ia=0.1S时,模型对园地地表径流模拟的有效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2.
运城市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周期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56~2007年山西省运城市的降水资料和美国观测站公布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观测资料,在用Z指数对降水资料进行处理而确定旱涝等级和年份后,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运城市旱涝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运城市涝灾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周期的极大值年及其后第3年,旱灾则在太阳黑子周期的极值年及前后1~2年内都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83.
旨在观察外源性cAMP对秦川犊牛生长性能及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相近的秦川犊牛公、母各6头(2月龄±10 d)。公母犊牛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组每隔10 d皮下注射cAMP标准注射液10 mL(0.6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公犊牛末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8.99%、20.00%(P0.01),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在240 h内降低26.10%(P0.05),血糖浓度、生长激素质量浓度在72 h内分别提高6.50%、8.24%(P0.05),胰岛素质量浓度在48 h内提高7.43%(P0.05)。母犊牛末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7.94%、19.18%(P0.01),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在240 h内降低12.18%(P0.05),血糖浓度、生长激素质量浓度在72 h内分别提高8.30%、6.72%(P0.05),胰岛素质量浓度在48 h内提高6.15%(P0.05)。由此可知,注射外源性cAMP可显著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并影响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4.
以番茄种子及其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和0.40%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研究番茄种子在海盐苦卤浓度为0.05%、0.10%、0.20%和0.40%处理下发芽率和发芽势。试验以Hoagland’s营养液及含0.40%和0.60%氯化钠的Hoagland’s营养液为对照,研究番茄幼苗在海盐苦卤浓度为0.05%、0.10%、0.20%和0.40%的Hoagland’s营养液处理下的株高、干重、鲜重、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浓度为0.05%和0.10%海盐苦卤处理对番茄种子及幼苗无负面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增加了番茄幼苗的株高、干重和鲜重,有效降低了番茄叶片的电导率,并且对番茄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PRO)含量影响很小;浓度为0.20%和0.40%海盐苦卤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具有负面影响,且其负面影响低于同浓度氯化钠对番茄幼苗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5.
【目的】初步筛选出适用于桂南地区夏季花海造景的花卉种类,为打造种类丰富化、结构层次复合化的花海景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6种国内外夏季常用的花海植物进行栽培试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夏季花海植物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权重,采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种类进行评价,同时划分等级。【结果】依据灰色加权关联度值(r_i)情况将26种花海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r_i≥0.7201)应用表现好的花海植物12种,Ⅱ级(0.7057≤r_i0.7201)应用表现一般的花海植物9种,Ⅲ级(r_i0.7057)应用表现差的花海植物5种。【结论】筛选出12种夏季表现好的花海植物种类,可用于桂南地区夏季花海造景,对于表现一般、差的花海植物种类,应在局部范围或非夏季应用。  相似文献   
186.
为开发出适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的专用菌种,试验选取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和酶类,采用正交设计,以pH、酸溶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气味为指标,优化得到发酵性能优良的复合菌剂。试验确定的最优复合菌剂及其接种量为布拉迪酵母0.125%、枯草芽孢杆菌0.03%、植物乳杆菌0.1%、纳豆芽孢杆菌0.03%、啤酒酵母0.25%、干酪乳杆菌0.05%,纤维素酶200 U·g~(-1)。采用该复合菌剂处理餐厨余和豆渣48 h后,其pH稳定在4.0~4.5,氨含量10 ppm,硫化氢含量3 ppm,并具有怡人的酸香味;发酵物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还原糖、粗蛋白、小肽等营养物质;重金属、致病菌均未检出。该复合菌剂处理有机废弃物具有高效、安全且产物营养丰富,有利于废弃物储存与畜禽、昆虫食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7.
42%氟啶草酮悬浮剂滴施防治新疆棉田杂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42%(质量分数,下同)氟啶草酮悬浮剂 (SC,龙草净 )随水滴施防除新疆棉田杂草的可行性,开展了相关室内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龙草净在不同剂量、不同土壤条件下对不同杂草、不同草龄的防治效果有差异,除草活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加、随草龄增大而降低。温室盆栽条件下,龙草净在126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剂量下滴灌能防除2叶期之前的灰藜、龙葵及芽前反枝苋;在252 g·hm-2剂量下滴灌处理能防除3叶期之前的龙葵,2叶期之前的灰藜和反枝苋;在504 g·hm-2剂量下滴灌处理能防除3~4叶期的龙葵、6叶期之前的灰藜、2叶期之前的反枝苋;供试剂量下对花期灰藜、反枝苋、龙葵和稗草的活性均较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龙草净随水滴施对棉花安全,在砂土地总体防效最高,其次为黏土地,在下潮地效果最差;对龙葵防效最好,其次是灰藜、反枝苋、灰绿藜,对稗草、黄蒿、扁秆荆三棱效果一般,对苘麻、田旋花效果差;随草龄增大,除草活性下降。该项技术可作为棉田土壤封闭处理剂使用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8.
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蕉受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侵染后体内赤霉酸(GA3)、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的GA3、IAA和ABA的含量均高于未接种的对照,表明香蕉枯萎病菌的侵染引起了香蕉体内GA3、IAA和ABA的积累,此3种植物内源激素与香蕉受枯萎病菌感染的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89.
水稻收获打捆一体机打捆装置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样机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此,运用三维建模软件UG对水稻收获打捆一体机打捆装置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完成水稻收获打捆一体机打捆装置零部件的虚拟样机设计。虚拟样机的设计需要高尺寸精度与各零部件之间的准确约束,通过零部件的三维绘制与装配,再进行整机的装配,对样机进行干涉检查,可提高研发效率。打捆装置虚拟样机的建立为后续的虚拟样机运动仿真及其打捆装置零部件的结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仿真后输出的曲线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其符合真实的打捆环境,结果表明:各个装置的时序配合精准,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整个打捆的过程,对实体的组装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0.
秸秆还田施肥点播机粉碎抛撒装置结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过程中出现的堵塞、架种与晾籽问题,该文对秸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结构进行设计,采用理论分析、ADAMS仿真方法对切茬甩刀、切茬定刀、切茬粉碎机构与开沟器配合尺寸等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关键参数进行设计,通过田间优化试验最终确定开沟器前侧至切茬甩刀水平位置端面距离为2.3 cm,秸秆挡板倾斜角为22°,此时晾籽率最低,为1.65%。作业性能验证试验表明:当整机的粉碎抛撒装置采用设计参数进行作业时,播深合格率为81.3%,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96.6%,秸秆抛撒范围合格率为90.2%,秸秆抛撒不均匀度为11.9%,均优于标准要求,满足作业要求,试验过程全程无堵塞,点播机切茬粉碎抛撒装置可使秸秆全量还田同时保持机具良好通过性,实现免耕地无残茬播种并完成高质量秸秆粉碎抛撒盖种。本研究可为从秸秆粉碎抛撒角度解决堵塞问题、为免耕播种环境的相关机具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