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使用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中国海南岛8个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种群历史动态,以为更好的保护弹涂鱼种质资源提供依据。采集的236尾弹涂鱼样本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共检测到59种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861±0.019),核苷酸多样性偏低(0.004 39±0.000 24);基于单倍型的邻接关系树没有呈现与地理群体成谱系的结构;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99.36%);遗传分化指数(F_(st))显示,三亚与临高、东方两个群体存在中等程度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表明,部分地方群体曾经发生过扩张。海南岛弹涂鱼整体遗传分化程度不高(F_(st)=0.006 37),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建议加强弹涂鱼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2.
开展虎斑宝贝的野生驯化和促熟培育等一系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虎斑宝贝在水温18.5~20.0℃的条件下运输时死亡率最低;在水泥池驯化条件下,平均成活率达98.11%;在不同饵料培育条件下进行营养强化和促熟培育,均获得97.00%以上的培育成活率;不同饵料的促熟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石莼、海带、江蓠。  相似文献   
23.
24.
25.
长肋日月贝运输与暂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长肋日月贝苗种繁育实践,介绍亲贝的运输与暂养方法,以期为长肋日月贝的运输与暂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南美白对虾仔一代亲虾在天津培育技术@何玉贵$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陈傅晓$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许忠胜$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李永政$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27.
石斑鱼(Epinephl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linal)、石斑鱼属(EpinephelsuBloch)。是沿海常见的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水质清澈、底质多岸礁、水深10~20米的石缝间。近年来,出口市场的扩大和鱼价上涨,刺激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但由于其苗种生产尚未完全过关,还未达到生产性规模,仅靠采集天然幼苗开展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况且放养小苗患病率也比大苗高得多。因此,在未放养前进…  相似文献   
28.
陈傅晓 《齐鲁渔业》2006,23(10):9-10
蓝子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刺尾鱼亚目(Acanthuroidei),蓝子鱼科(Siganidae),蓝子鱼属(Siganns),系沿海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南方一带亦称为“臭都”、“猫花”、“臭肚”,其活动方式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群体活动,南方沿海港湾有异枝麒麟菜养殖的地方,每年的季节来临之时,乘船在港湾中均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蓝子鱼“偷吃”麒麟菜刚生长出来的幼苗。蓝子鱼在我国多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29.
运用多种层析方法从海南紫海胆肠道链霉菌HDa2中寻找抗石斑鱼病原弧菌的活性分子。结果获得4个雷锁辛类脂化合物,分别为1,3-二羟基-5-十五烷基苯、1,3-二羟基-5-异十五烷基苯、1,3-二羟基-5-十六烷基苯和1,3-二羟基-5-异十六烷基苯,其中1,3-二羟基-5-异十五烷基苯和1,3-二羟基-5-异十六烷基苯在10 mg/m L时具有抑菌活性,1,3-二羟基-5-异十六烷基苯的活性最强。本文首次从海洋链霉菌中发现该类分子,并且发现其具有抗石斑鱼病原弧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30.
大珠母贝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各种催产方法和不同的幼虫附着基进行了大珠母贝的人工育苗试验,以探寻效果最佳的人工催产诱导方法和附着效果最好的附着基。结果表明:采用阴干刺激3 h+藻液刺激1 h+精液诱导相结合的人工催产诱导方法效果最佳;用遮光网和聚乙烯网片作附着基,幼虫的附着效果最好。试验共获得平均壳长1.15 cm的大珠母贝苗123.12万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