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41.
通过T-DNA标签法.从水稻小粒矮突变体(sgd)的侧翼序列分析中,发现了一个与小泡膜蛋白(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VAMP)形成相关的预测基因,该基因位于水稻第7染色体上编号为P0567H04的BAC中(基因座为Os07g37270),属于SNARE基因家族成员.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小粒矮突变体与对照中花11之间.该候选基因叶、幼穗中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突变体小粒矮的叶、幼穗的cDNA用Actin Ⅰ引物标定浓度后,用该基因特异RT-PCR引物不能扩增出条带,而中花11的叶、幼穗的cDNA用RT-PCR引物则能扩增出条带,表明这个与小泡膜蛋白形成相关的预测基因(Os07g37270)是一个可表达的、有功能的基因,T-DNA插入目标位点后,可能造成了该基因的失活,因而产生了突变表型.性状调查结果显示,sgd突变体的结实率明显降低,植株变矮.以上结果说明,Os07g37270的功能与细胞中小泡膜蛋白的形成以及花粉的育件有关,推测其可能是控制小粒矮性状产生的候选基因.暂将该基因命名为OsVAMP,并进一步预测了该候选基因的进化信息.  相似文献   
42.
江苏粳稻食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2001—2013年通过审定的83份常规粳稻品种及4份对照品种为对象,利用食味仪测定各品种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及食味值,分析各生态型品种食味品质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加快江苏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选育进展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3.
叶片适度卷曲是水稻理想株型育种中的重要性状之一。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5份不同卷曲程度的水稻卷叶近等基因系为母本与5个常用恢复系相互杂交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考察各杂交组合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穗数、结实率、生育期这3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遗传力较高,其他性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剑叶宽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最大;各杂交组合的剑叶卷曲度主要受供试母本中的卷叶基因所控制;近等基因系QMX(YSBR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由其配制的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最高,是较好的育种亲本;其次为QMX(5408)和QMX(PS)。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卷叶高产品种的选育和定位高育种价值的卷叶基因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1433—2007、NY/T-1433—2014"中分别推荐的24和48个SSR标记,对2013年江苏区试粳稻品系和2009~2014年间江苏审定品种中的46个粳稻品种进行鉴定,证实2个版本中的SSR标记均不能完全鉴别供试的江苏粳稻品种。以12个代表性粳稻品种为材料,从714个SSR标记中筛选到133个在代表性品种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结合"NY/T-1433—2014"中的多态性标记共计153个,构建了46个粳稻品种的SSR指纹。以品种间SSR指纹差异位点数、标记分布均匀性及多态性评价指标值为筛选依据,从153个SSR标记中初步确定了52个核心标记用于江苏水稻品种鉴定,构建了46个粳稻品种的SSR指纹。对52个标记在江苏水稻尤其是粳稻品种鉴定中的优点及进一步完善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水稻转GNA基因后代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改进的稻飞虱抗性鉴定技术和程序,对转GNA基因的水稻后代进行了连续世代(T0~T3)的抗性鉴定,获得17份优良抗性纯合系,其抗性多数介于抗虫对照(IR36)与各自受体亲本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材料R507、R818与各受体亲本间在稻飞虱抗性水平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它们与抗性对照IR36之间也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  相似文献   
46.
以碱扩散值(ASV)表示稻米的糊化温度(GT).用糊化温度不同的7个粳稻品种配置12个杂交组合,测定了各组合不同世代(P_1,P_2,F_1,F_2)的ASV值,研究粳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所用糊化温度分属高、中、低不同类型的粳稻亲本,是由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基因的显性效应表现为高GT>低GT>中GT,除主效基因的作用外,还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47.
水稻券叶性状与理想株形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纳了水稻卷叶性状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正负效应,概述了卷叶的的遗传行为,提出在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生态地区利用合适的卷叶基因构建理想株型的思路,强调了对卷叶新株型的栽培体系进行配套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8.
一个籼稻推广品种优良组培特性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生产上主栽籼型杂交水稻亲本的组织培养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的恢复系父本R6547的组培特性与粳稻模式品种相似.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95%以上,其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再生水平远高于绝大多数籼稻品种。该品种愈伤组织分化再生频率高达87%;继代4次仍有95%的愈伤组织保持胚性状态,表现出很强的耐继代能力;在用农杆菌介导法转移外源基因时,相对地保持了其优良的组培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利用R6547建立高效转化系统的可能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对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抗感反应显著不同的水稻代表品种,研究了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在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带菌短牙签嵌入接种,植株间始病迅速且整齐一致,感病品种发病适度,不同品种间抗感差异最为明显。病情调查的适宜时间在抽穗后30d左右(视品种灌浆期长短而异)或发病初期,而在明显拔节到抽穗阶段,品种内由于茎杆伸长时间的差异,病斑发展的差异增大,致使品种间抗感差异不易被识别。并且还讨论了不同病情调查项目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0.
Xa21转基因水稻后代对白叶枯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正常生长季节,对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Xa21转基因水稻中花11号、盐恢559的T2-T4代株系,以及盐恢559-Xa21作父本配制的杂交种进行白叶抗性鉴定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所获得的转基因材料均为Xa21基因的单考贝插入,其遗传行为符合孟德尔的一对基因分离规律;Xa21基因在纯合或杂合状态下对白叶枯病都具有良好的抗性;在转因基后代中发现有生育期迟熟、叶片黄化、颖壳有褐斑等变异类型,绝大部分转化系未见农艺性状有明显变异。经筛选鉴定,获得与受体亲体本状一致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盐恢559-Xa21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