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1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多花蔷薇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及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花蔷薇‘无刺3号’假珠芽诱导的胚性愈伤细胞悬浮系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并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酶种类和浓度, 酶解时间及悬浮细胞继代时间对原生质体分离有重要影响,最佳酶液组成是2.0%纤维素酶,0.5%离析酶,5.0 mmol·L-1 MES, 0.5 mol·L-1甘露醇,0.5% CaCl2·2H2O。采用继代3 d的悬浮细胞系,酶解10 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26.67×106g-1,原生质体活力为92.21%。采用液体浅层培养,肌醇比蔗糖更有利于纯化后的原生质体分裂和生长。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培养基为1/2MS + 2,4-D 1.0 mg·L-1+ EBR 0.2 mg·L-1 + 10 g·L-1 Ficoll + 500 mg·L-1谷氨酰胺 + 20 mg·L-1甘氨酸 + 20 mg·L-1天冬氨酸,分化培养基为1/2MS + 10 mg·L-1 TDZ + 500 mg·L-1谷氨酰胺+ 20 mg·L-1甘氨酸+ 20 mg·L-1天冬氨酸,后转入1/2MS培养基上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2.
中药野艾挥发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与成分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中药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野艾药用资源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的地上部的挥发油,测定了野艾的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野艾的挥发油对以上两种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5.6%和 42.8%.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8种成分,用质谱图检索鉴定出其中38个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8.32%,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5.39%)、菊油环酮(13.21%)和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7.75%).野艾的挥发物对作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3.
探讨了干旱缺水的阿克苏地区绿洲枣园的最佳灌水量和施肥量,对10年生灰枣树进行了营养坑滴灌水肥试验,设生长季每666.7m~2灌水分别为632、421、316m~3,配方追施氮、磷、钾肥纯量分别为120、80、60kg,分7个物候期施完,对照灌水量1249m~3,施化肥纯量149kg。结果表明,灌水量421m~3、施肥80kg,氮、磷、钾肥纯量配比N∶P_2O_5∶K_2O=28∶35∶17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988.0kg,显著高于对照的863.1kg,果实的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等品质指标均显著提高,节水66.3%、节肥46.3%,产量增加14.5%,达到了节水节肥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随着养殖的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传统高耗低效的发情鉴定方法制约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定时输精技术虽跨越了发情鉴定环节,但未获得理想的受胎率。本文对奶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及雌激素、孕激素、生长因子等对卵泡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展开论述,并分析了奶牛体温的性周期变化规律及外源激素对体温的影响,为优化提高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及推动奶牛养殖业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5.
鲜肉苁蓉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鲜肉苁蓉为材料,采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法对鲜肉苁蓉切片进行干燥,通过研究风温、风速、和切片厚度这3个工艺条件在干燥过程中对肉苁蓉饮片色泽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优选肉苁蓉饮片的最佳干燥工艺,采用图像分析法鉴别肉苁蓉干燥后的颜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半乳糖醇的含量。结果表明:鲜肉苁蓉饮片的最佳干燥工艺为风温70℃,风速12 m/s,肉苁蓉切片厚度2 mm。该工艺干燥的肉苁蓉饮片半乳糖醇含量较高,色泽呈淡黄色,有效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并对肉苁蓉饮片的精细化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6.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挖掘重要功能基因提供了转录组分析方法,但如何利用海量测序数据准确、高效地挖掘功能基因,仍是转录组学分析方法研究的重要瓶颈。本文综述了RNA-seq数据质量控制与读段定位、基因组注释、转录本拼接、表达水平评估、差异表达分析等环节分析方法,比较了数据分析常用软件、算法和数据库等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同时,又综述了蛋白调控互作网络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等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方法。转录组分析正在从只利用物种内信息挖掘差异基因,向引入其他物种参考系进行目标物种功能基因挖掘分析方向发展。结合同源基因预测候选基因法、选择信号法、极端数据法、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法及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法等鉴定方法,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可靠。随着测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不断进步、数据库资源不断完善,测序数据中隐含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生命规律将会逐渐得到准确、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87.
在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内以水培奶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运用光质及光强可调节的LED植物生长灯,以8:00-24:00照射强度为200μmol·m-2·s-1的白光为基础光(对照W),依次以强度为50(WG50)、100(WG100)、150μmol·m?2·s?1(WG150)的绿光取代相等强度的白光照射生菜,并测定生菜叶片生物量、形态、叶片数以及叶绿素、硝态氮、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和淀粉的含量,以探究绿光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LED绿光的供光策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50μmol·m-2·s-1的绿光处理下,生菜地上部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地上部干重较对照提高3.69%。(2)随着绿光强度的增加和基础白光强度的减弱,生菜地上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者均在WG50处理下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在WG150处理下达到最低,并显著低于对照(P<0.05)。(3)与对照相比,绿光处理均降低了生菜叶片中淀粉、粗纤维以及硝酸盐的含量,其中硝酸盐含量在WG50处理下达到最低。说明50μmol·m-2·s-1强度的绿光有促进生菜干物质积累以及提升生菜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枣树育苗方法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干果树种。枣果营养丰富,富含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除鲜食外,还可制干和加工成酒枣、蜜枣、水晶枣等多种食品,深受欢迎。现就枣树育苗方法及技术要点做一简略概括:  相似文献   
89.
蔷薇属植物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多种蔷薇属植物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影响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的机理及蔷薇属植物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上,通过改变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培养条件和类根体与愈伤组织的完整性来观察并统计类根体和类原球茎发生发育情况。【结果】类根体的发生受生长素类调控,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生长素类物质诱导的类根体在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其中2,4-D对类根体的诱导效应最明显,IBA次之,NAA最差,细胞分裂素不能诱导类根体的形成;形成高质量的类根体暗培养和是必需条件,与光暗培养差异极显著,类根体的发生率和每个外植体类根体数存在差异;相反,类根体发育成类原球茎必需有光照的参与,暗培养的类根体不能变绿、膨大并最终发育成类原球茎,TDZ和光照在类根体发育成类原球茎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被从顶部截去1/3长度的类根体仍然可以变绿并发育为类原球茎;相反,将类根体从愈伤组织直接剪下,无论直插还是平放,类根体都不能变绿发育成类原球茎,而是逐渐变褐死亡。【结论】生长素类物质控制类根体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但形成的类根体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光照抑制类根体的发生但可以促进类原球茎的产生,光照和TDZ在类根体发育成类原球茎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类根体先端不是形成类原球茎的必需条件而下部组织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0.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大小约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通过剪切靶基因的转录产物或抑制靶基因转录产物的翻译,在转录后起到调控靶基因表达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动物体内的miRNA参与了胚胎的早期发育、脑和神经发育、心脏发育、肌肉及骨骼发育等动物发育的各个方面。已有证据表明,一些miRNA在胎盘中特异表达,在胎盘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对参与胎盘发育的miRNAs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