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瑞金市、乐平市、樟树市、高安市、崇仁县和永丰县设施种植情况的调研,进行了4种常用设施大棚结构的成本效益分析,总结了6个县(市)设施种植业发展模式,指出了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创新经营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设施生产服务体系等促进江西省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江西省设施种植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为探明杂交晚稻可降解秧盘育秧所需的适宜播种量,以杂交晚稻品种‘天优华9’为材料,设置每盘干种60,70,80 g 3个播种量水平,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量对可降解秧盘育秧的秧苗素质具有显著影响,供试水稻的叶龄、单株根数、倒二叶SPAD值、苗茎基宽、苗干重等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均降低,株高增加,叶、茎、穗的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减小;播种量越少,根系生长速度越快,分蘖早发,70 g/盘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多;不同播种量育秧对水稻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各处理间差异较小,播种量为60 g/盘和70 g/盘的实际产量分别比80 g/盘增产237.75 kg/hm2和228.1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2.97%和2.85%。综合考虑各指标结果,杂交晚稻可降解秧盘育秧的最适播种量为60 g/盘。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双季杂交稻机插育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
叶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成功地培育出适应新疆气候、土壤等特点的晚熟“黄肉桃”树,填补了我国的又一个空白。最近经喀什地区科委鉴定,此品种品质优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适应在新疆各地种植。现已培育苗木四千余株。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江西省农机工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发现其存在以小型农机为主、农机装备结构区域不平衡、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及适用性差等问题。因此提出,"十三五"期间,明确农机技术及企业经营基础、优化固有布局,加快搭建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攻克机具研发难点,破除农机覆盖不全盲点,以上这些对策将成为加快推进江西省农机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江西省农机工业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35.
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5%以上。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江西现代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现状,分析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6.
光谱技术在水稻生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水稻生长状态的实时信息,是水稻生长监测和精确管理中实施变量投入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综述了以光谱技术监测水稻长势(包括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水稻生物化学参数(包括氮素营养和叶绿素含量)和水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的设想,以期为提高水稻精确管理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7.
为实现晒场粮食的自动收集与装袋,研制了一种操作简单、节能环保、节本高效的集粮食收集、装袋于一体的机械,采用蓄电池、无刷低速电机作为动力,通过耐磨塑料刮板输送,解决了目前晒场粮食的收集和装袋劳动强大、自动化程度低、污染严重等问题,达到高效、节本、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广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装备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因地制宜地提出广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装备结构优化方案,本文以地区经济水平、规模化经营程度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三个指标为划分依据重新将广西14个市分成三类区域。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对装备结构进行效率分析,得出全区成本效率为0.496,整体效率低下。通过构建Cost-C模型分析提出四套区域优化方案,并指出I类区域应逐步引导加强机具的使用和跨区作业,提高机具利用率;II类区域应加大推广应用小型农业机械的力度;III类区域应结合地形特征发展装备结构。  相似文献   
39.
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稻产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对提高土壤肥力和超级稻产量的作用,采用大田试验,调查研究了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900 kg/hm2、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1 200 kg/hm2和人工面施超级稻专用肥1 200 kg/hm2 3个处理对双季稻收获后稻田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和超级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肥比较,2个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养分和大团聚体的含量,并使土壤中酶活性和超级稻实际产量显著增加。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平均增加5.11%~6.34%、4.45%~5.13%、5.37%~5.95%、3.82%~4.51%、5.34%~6.12%、3.18%~4.20%和6.14%~7.12%;土壤中大于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提高了13.12%~17.36%;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16%~6.21%、8.64%~9.25%和10.13%~11.04%;2个超级稻品种的实际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3.8%~5.6%和8.4~10.0%,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了5.0%~12.4%、2.8%~8.8%和1.8%~4.7%。2个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的处理对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质和超级稻产量的作用差异不显著,但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900 kg/hm2处理较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1 200 kg/hm2处理的肥料用量减少了25%,具有节本增效的优点,更适宜在超级稻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40.
8寸插秧机在双季稻区的应用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行距插秧机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及配套农艺技术,以11个早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8寸和9寸两个机插行距,系统测定不同处理的机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8寸插秧机的机插质量高,作业性能稳定;8寸插秧机较9寸插秧机,早稻增产347.30 kg/hm2,增产率达5.49%,晚稻增产579.54 kg/hm2,增产率达9.12%。基于试验支持研究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制定了适应8寸插秧机的配套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