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园艺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基于 DUS 测试性状的切花菊品种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录42 个切花菊品种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中的11 个多元性状,数值编码后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品种的来源或选育背景,分析这种方法用于评估品种间亲缘关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菊花品种DUS 测试的相关多元性状在品种间具有广泛的多态性,综合这些性状的信息可以对切花菊品种进行性状相似性分析,并且类间距离的远近能够较准确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2.
 对23 个切花菊品种进行苗期耐低钾指标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干质量、钾含量、钾 积累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切花菊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依 据耐低钾指标,筛选出耐低钾品种‘南农银山’和‘南农菲紫’,不耐低钾品种‘南农红枫’。通过水培 试验研究了不同耐性切花菊品种幼苗对低钾胁迫的生物响应。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耐性弱的‘南农红 枫’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SOD 及POD 活性均明显降低,耐性品种‘南农银山’和‘南农菲紫’没有显 著性变化。此外,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耐性弱 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淀粉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3.
菊花花器性状在F1代变异及相关联的SRAP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器是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观赏特性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菊花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花器性状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瓣性和花色等组成.由于栽培菊花的遗传背景复杂,存在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近交衰退等现象,给菊花目标性状改良带来了很大困难.张飞等(2008)研究了花器性状在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情况;菊花部分性状在杂种一代的变异情况也有相关报道(徐文辉等,2000;陈发棣等,2003;蒋甲福等,2003),但是研究的样本群体都比较小.  相似文献   
84.
以栽培菊品种‘秀曼戴花’、‘6045-7’、‘猫眼’、‘T1012’、‘韩2’为母本,分别与菊属菊花脑 × 菊蒿属菊蒿(简称JJ)、菊属大岛野路菊 × 亚菊属多花亚菊(简称DD)和菊属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属芙蓉菊(简称DF)等3个属间F1杂种进行人工杂交及回交研究。结果发现,以‘秀曼戴花’、‘6045-7’为母本,与JJ杂交,未获得种子;‘猫眼’× DD杂交结实率及回交结实率均较低,而‘T1012’× DF及‘韩2’× DF杂交结实率较高,以‘T1012’× DF杂交后代为父本,与‘T1012’回交,成功获得回交后代。杂交及回交后代性状出现不同程度分离,并存在超亲个体。杂交及回交后代的染色体数并不都是父母本的平均值,存在非整倍体。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以属间杂种为“桥梁”可将芙蓉菊及多花亚菊的耐盐性导入栽培菊花,提高了栽培菊花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5.
为了评价不同切花菊品种花瓣飞燕草素苷合成能力,以3个粉色系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采用飞燕草素前体二氢杨梅素2 mg · mL-1溶液对花瓣进行离体添加培养,建立菊花飞燕草素苷超高效液相UPLC分析技术,并用于菊花花瓣中飞燕草素苷的鉴定。结果表明,菊花花青苷可采用0.1 mol · L-1盐酸甲醇及同体积的10%甲酸水提取,0.22 μm膜过滤。通过洗脱条件的优化可在9 min内实现飞燕草素苷与其他花青苷的分离,当飞燕草素在2.5 ~ 40 mg · L-1范围内时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个粉色系菊花品种均具有催化二氢杨梅素合成飞燕草素的能力,且飞燕草素含量均在220 μg · g-1 FW以上,表明3个品种均可作为蓝色花色转基因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86.
4个国庆盆菊品种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自主选育的国庆盆菊Chysanthemum morifolium品种金陵皇冠Jinling Huangguan金陵阳光Jinling Yangguang金陵娇黄Jinling Jiaohuang金陵紫衫Jinling Zishan为材料,以生根率、根数、最长根长、平均根长、根径、根鲜质量6项指标衡量扦插生根效果,研究了扦插基质、穴盘规格(50孔、72孔、128孔、288孔)、萘乙酸(NAA)处理(0,250,500,750,1 000 mgL-1)和插穗冷藏(4 ℃条件下分别冷藏0,14,28,42 d)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插穗冷藏处理外,其余处理对插条生根率无影响,生根率均为100%;草炭 ∶ 蛭石=1 ∶ 1为最佳基质组合,其次为草炭 ∶ 珍珠岩=1 ∶ 1;随着穴盘孔数增多,生根效果下降;不同品种对NAA质量浓度的反应存在差异,但在500~750 mgL-1范围内,可显著增加根长和根鲜质量;冷藏42 d后成活率下降,但可促进金陵阳光的生根数量,冷藏14 d可促进金陵阳光的最长根长和平均根径。表4参8  相似文献   
87.
以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4个花期相关性状在2008至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4个花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期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4个花期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2.23%、17.60%、12.45%和11.11%,且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菊花盛花期符合B-6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现蕾期、显色期和衰败期符合B-1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控制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9.92%、49.30%、28.56%和75.46%。  相似文献   
88.
一氧化氮对高温胁迫下菊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菊品种早黄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对开花期菊花叶片和花瓣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mol.L-1NO供体硝普钠(SNP)对高温胁迫下菊花叶片和花瓣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相比,外施SNP显著提高了叶片和花瓣中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了超氧阴离子活力及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表明: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可能通过诱导菊花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来减轻细胞的膜脂过氧化,增强菊花对高温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89.
基于PCR-RFLP多态的部分菊属与亚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RFLP技术对12份菊属与2种亚菊属植物进行了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菊属与亚菊属植物的rbcL-EcoRⅡ、rbcL-MspⅠ、ndhF-HinfⅠ、petA-MboⅠ酶切片段均无长度多态性,而petA-MboⅡ酶切结果显示A.pacifica、A.shiwogiku的酶切图谱不同于其他菊属植物,表明菊属物种间有很近亲缘关系,且菊属与亚菊属间亲缘关系也很近,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0.
定植期对国庆小菊生育期和观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国庆前后开花的小菊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定植期对其生育期和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期对国庆小菊花期早晚的影响与品种有关,其对晚花品种的影响不大,而对早花品种的影响相对较大,该类品种花期随着定植期的推迟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同时8个品种总体表现为开花早的品种群体花期短,开花晚的品种则较长,但定植期不同对群体花期长短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不同定植期对小菊整体观赏性影响明显,定植期晚的株型整齐,空间呈球形,层次分明,观赏价值高,但是冠幅和花量降低。不同定植期对单花序的观赏性影响不明显,各定植期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