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95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林业   3331篇
农学   2115篇
基础科学   2348篇
  1646篇
综合类   14595篇
农作物   2318篇
水产渔业   1516篇
畜牧兽医   8044篇
园艺   3013篇
植物保护   999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676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1049篇
  2018年   1082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1842篇
  2013年   1303篇
  2012年   1610篇
  2011年   1565篇
  2010年   1614篇
  2009年   1650篇
  2008年   1529篇
  2007年   1481篇
  2006年   1446篇
  2005年   1492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1113篇
  2002年   1031篇
  2001年   935篇
  2000年   1074篇
  1999年   1120篇
  1998年   1108篇
  1997年   1025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1027篇
  1994年   904篇
  1993年   827篇
  1992年   833篇
  1991年   761篇
  1990年   676篇
  1989年   519篇
  1988年   304篇
  1987年   261篇
  1986年   244篇
  1985年   217篇
  1984年   228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151篇
  1981年   133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62篇
  1965年   29篇
  1964年   24篇
  1959年   25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是导致采后橄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原菌,本文研究了pH、温度、光照、碳源、氮源等条件对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生长最适pH为6,最适温度24~26℃;产孢最适pH为7,最适温度24~26℃,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多;以D-果糖、甘露醇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菌丝的生长,以葡萄糖、蔗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该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为6,最适温度26~28℃,全黑暗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4℃(3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20 min)。  相似文献   
992.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QTL的连锁和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茎秆断裂强度与倒伏特性关系密切,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解析茎秆断裂强度的遗传机制,开发与该性状紧密连锁/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山农01-35′藁城941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含173个F8:9株系)和由205个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借助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T芯片及传统分子标记技术,在2个环境中对两群体的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在4B染色体的TDURUM_CONTIG63670_287–IACX557和EX_C101685–RAC875_C27536等区段上,检测到9个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株高、茎秆第2节间充实度、茎秆第2节壁厚相关性状的加性QTL,可解释表型变异9.40%~36.30%。同时,利用包含24 355个SNP位点的复合遗传图谱,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37个与茎秆断裂强度相关性状(P0.0001)的标记,分别位于1A、1B、2B、2D、3A、3B、4A、4B、5A、5B、5D、6B、7A、7B和7D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7.76%~36.36%。在4B染色体上,以连锁分析检测到控制茎秆断裂强度的RAC875_C27536与关联分析检测到的Tdurum_contig4974_355标记,在复合遗传图谱上的距离为6.7 cM,说明该区段存在控制小麦茎秆断裂强度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993.
ADAMS和Matlab的EPS和整车系统的联合仿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带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EPS系统,定义了与ADAMS/CAR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最后,将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进行联合仿真。几种行驶工况下的EPS及整车的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并为其在车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增氧机型式多样,但对不同型式增氧机在作业中增氧性能的对比试验却未有规范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鱼塘水中溶氧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使机械增氧所产生的增氧效果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对此,我们通过两年多的摸索,得到一些体会和看法,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影响池塘水中溶氧量变化的因素1.温度池塘溶氧量随水温升高而减低。氧在不同温度水中的饱和含量见下表。氧在不同温度水中的饱和含量2. 光照和透明度水中浮游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之一。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中的程度,近水面的光照…  相似文献   
995.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位置和运动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分析了一种两平移一转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得到该机构位置正反解析解,采用求导法得到其一阶和二阶运动影响系数。利用运动影响系数对该机构进行了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并在ADAMS软件上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提供了该机构在中医推拿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正交试验对果胶酶水解壳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降解过程中粘度、还原糖生成量、平均分子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在50℃、pH值4.5、酶用量与壳聚糖质量之比为3、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0%时对壳聚糖降解效果最佳,其中底物脱乙酰度对酶解效果影响极显著。在最适条件下,果胶酶对壳聚糖水解约1h,可控制产物平均分子量在2500左右。果胶酶降解壳聚糖的起始速度非常快,反应30min后粘度下降基本平稳;水解反应进行135min后,产物还原糖生成量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997.
真空带式、真空冷冻及热风干燥香蕉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香蕉为原料,比较真空带式、真空冷冻及热风3种方式干燥香蕉浆的效果。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物料中的大部分水分在升华阶段去除,热风干燥初期水分含量迅速下降,真空带式干燥物料水分随时间延长呈比较均匀的下降。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带式干燥的产品品质优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及真空带式干燥产品的截面、表面和底面孔洞结构都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秆部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节间长度配置上,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倒3节间长度、增加倒1、倒2节间的长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对倒1、倒3节间长的选择是最为有效的。在节间粗度配置上,在保证倒1节间粗的基础上,增加其下部节间的粗度有利于高产。增加基因型的基部节间重、单位茎鞘长干重、单株干重是有利于高产的。适当增加株高和秆长来提高生物产量可能是今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发展方向。在进行茎部性状综合评价时,基部节间重、倒2节间粗、单位秆长干重和穗颈节长4个因子就足以代表12个茎部性状的全部信息量。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壳聚糖、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三种不同天然保鲜剂处理,研究了它们在冷藏(5±1℃)条件下对“杨小-2,6”南丰蜜橘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5%壳聚糖处理的果实保水性最好,出现烂果的时间最晚;0.1g/L水杨酸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在贮藏期间波动是最小的,可溶性蛋白质达到最大峰值;10μmoL/LMeJA处理的果在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Vc、可溶性蛋白质等多项生理指标上都表现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以吉林省梨树县的玉米主产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利用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17项指标,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全元施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比一炮轰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方式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