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6篇
  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解决大棚韭菜在露地生长阶段存在的问题,为扣棚后高产优质奠定基础,探索总结出大棚韭菜露地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培土、水分管理、适时追肥、巧用沼渣沼液、雨季搭支架、摘去花蕾、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32.
陈美柑 《福建茶叶》2013,35(2):14-18
拼配是乌龙茶加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可以提升茶叶品质,促进产品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长期实践经验,阐明了制定乌龙茶拼配方案需掌握的技术要点与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产地不同、品种差异、季节变化、毛茶等级原料进厂批次等,论述了扬长避短和高低平衡的拼配技术以及相应的拼配流程。  相似文献   
33.
34.
电子商务环境下休闲型“农家乐”特色项目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华  陈美  胡玛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50-11352
在分析"农家乐"项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休闲型"农家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项目的必要性,并从"农"、"家"、"乐"三者有效结合,不断创新,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遵循多元化原则等方面,对休闲型"农家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特色项目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休闲型"农家乐"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的项目案例。  相似文献   
35.
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杏(Prunus armeniaca L.)原产我国,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起源演化、新疆伊犁野杏林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杏风味物质化学组分、授粉生物学与抗冻性评价、杏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杏杂种F1群体S基因的遗传、克隆与表达分析、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异以及杏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花境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植物应用形式,在杭州地区特别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得到较好的应用。采用调查问卷研究游人对花境景观的感知以及偏好,进而分析受游人喜爱的花境的特点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花境景观的提升策略,为花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秸秆与化肥和鸡粪配施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这种变化与小麦产量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依托7年长期定位试验,选取5个施肥处理:不施化肥+秸秆离田(N0S0)、不施化肥+秸秆还田(N0S)、常规施化肥+秸秆离田(NS0)、常规施化肥+秸秆还田(NS)和施化肥+秸秆还田+鸡粪替代20%氮肥(NSM),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细菌-真菌共现网络中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及关键微生物与小麦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N0S0处理相比,NS0、NS和NSM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升539.20%、611.56%和676.56%,而N0S处理无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均可分成显著不同的3组,分别为N0S0+N0S、NS0以及NS+NSM,即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是否施用化肥之间显著不同;相同施用化肥情况下,在是否有施用有机物料之间显著不同。将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有效磷(AP)、电导率(E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颗粒有机碳(POC)是导致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EC、MBN、ROC、POC、AP和SOC是导致不同处理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真菌共现网络中,两个关键模块(模块1和模块4)与小麦产量变化显著相关。NS+NSM处理提升了模块4中与小麦产量正相关的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Pir4_lineage、金孢子菌属(Chrysosporium)、无茎真菌属(Acaulium)和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它们可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促进养分转化和循环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并显著降低了模块1中与小麦产量负相关的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和Fusicolla的相对丰度,它们为不利于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的植物病原真菌。因此,化肥配施秸秆及化肥配施秸秆和鸡粪利于关键有益微生物增加及病原真菌减少,关键微生物的功能和相对丰度对小麦产量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位置对腕舟骨骨折愈合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新鲜腕舟骨骨折的患者,比较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偏差的石膏手掌弓脚治疗,B组的功能被石膏治固定治疗,在6个月之后评价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很大,A组94%,B组仅62%,骨折一周愈合时间(11.23+2.10),B组骨折愈合时间(13.40+3.64)。结论:新鲜腕舟骨骨折石膏外固定位置选择掌屈尺偏位治疗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39.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Cl~-浓度对氮肥转化、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表明Cl~-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总量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减少亚硝酸细菌数量,因而土壤中NO_3~--N形成减少。Cl~-还能提高滨海盐土中磷酸酶和脲酶及潮土中磷酸酶的活性,经显著性检验,达1%显著水平,但在低丘红壤,施Cl~-500~1000mg/kg土的处理,两种酶活性均降低,经显著性检验,达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0.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查玉兵  陈美  王晓芳  刘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52-7253,7256
综述了近年来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固相萃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等前处理技术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