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VI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绵羊子宫中的发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2.
抗生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然而随着饲料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人们逐渐发现使用抗生素存在的诸多负面效应:如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等[1,2]。为了禁用或少用抗生素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113.
交感神经阻断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内肥大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交感神经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通过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使交感神经阻断后,观察了小鼠妊娠前期胚胎早期发育和肥大细胞数量和型别的变化。结果显示,交感神经阻断后,不仅对胚胎早期发育有影响,使胚胎着床数降低64.4%,而且影响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其型别分布。妊娠4d(E4)时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肥大细胞分型也有所变化,即黏膜型肥大细胞主要存在于胚胎着床前和着床后,结缔组织型肥大细胞没有明显差异,混合型肥大细胞主要存在于着床期间。这一结果表明,妊娠早期子宫肥大细胞数量与型别的变化可能是交感神经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4.
单色光对肉鸡睾丸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色光对雄性AA肉鸡睾丸形态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探讨。将48只刚出壳的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每组12只,自由采食。光照强度为15 lx,光照制度23 h∶1 h(L:D)。49日龄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睾酮的含量,并测量体重、睾丸重、睾丸体积、曲精细管面积和生精细胞百分数。结果表明,蓝、绿光对睾丸的影响较显著,蓝、绿光组的体重、睾丸重、睾丸体积、曲精细管面积和生精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红、白光组7.22%-32.37%(P〈0.05),且蓝光组T3、T4和睾酮水平比其他光组高14.36%-26.20%。结果提示蓝光比其他单色光更能促进甲状腺激素和睾酮的分泌,进而影响肉鸡睾丸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15.
试验采用红(660nm)、绿(560nm)、蓝(480nm)三种发光二极管(处理组)和白炽灯(400~700nm)(对照组),对180只海兰褐蛋鸡进行人工光照,研究单色光对蛋重、蛋长径、短径和蛋形指数的影响。结果提示:蓝光使蛋长径变短而红光使蛋短径变短,蓝光和红光组蛋重随产蛋周龄而增长的趋势小于白光和绿光组。  相似文献   
116.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环境应激对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愈来愈严重,尤其是妊娠期母体应激,将诱发母体情绪紧张,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流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导致母体全身免疫和子宫局部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和活性失调,引起妊娠期母体免疫微环境紊乱,引发胚胎免疫排斥,影响胎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作者就应激对妊娠的影响及其作用通路,尤其是应激对妊娠期母体免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7.
肥大细胞在动物肠道黏膜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后者主要由肠黏膜吸收上皮细胞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构成。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等。其中肥大细胞是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之一,其不仅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能通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获得性免疫。笔者综述了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肠道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是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是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收和屏障双层功能。肠道中微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根据其与宿主的关系,主要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3类,在肠道屏障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IECs首先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肠道微生物进行识别,区别自身与非自身,对自身物质(即共生菌)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即病原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IECs与肠道共生菌共同抵御肠道病原微生物,维持肠道健康,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道,IECs主要通过胞外分泌物和细胞表面黏液层双重屏障发挥作用,其中胞外分泌物主要包括黏蛋白、抗菌分子和抗微生物免疫球蛋白。肠道共生菌可以通过竞争识别位点,分泌抗菌物质,增加黏液分泌,诱导IECs更新、增殖和修复等方式抵御病原微生物,维护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在IECs抵御肠道病原微生物入侵过程中,病原微生物通过自身运动、分泌毒素和酶等破坏肠上皮屏障,直接接触IECs,对其进行损伤。因此IECs和肠道菌群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作者就IECs和肠道微生物结构、功能的适应性变化作一综述,以期阐述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屏障互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9.
本研究比较了单色光对肉鸡SCN和视顶盖SGC层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LED灯为单色光源,选用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40羽,分别饲养在白光(400~700nm)、红光(660nm)、绿光(540nm)和蓝光(480nm)下14d,光照度为15lx。光照制度20h∶4h(L∶D)。结果显示,在SCN中,蓝光组c-Fos表达分别显著低于白光、红光和绿光组29.76%、17.88%和22.23%(P0.05),白光组与红、绿光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在视顶盖SGC层中,蓝光组c-Fos表达也显著低于白光、红光和绿光组17.78%、21.75%和23.63%(P0.05),白光组与红、绿光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红光和绿光相比,蓝光抑制视顶盖SGC层和SCN神经元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0.
静止期与活动期黄牛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炎是奶牛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目前 ,对于本病的防治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措施 ,但都未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Sordilo等曾用白介素 - 2 (IL-2 )对奶牛乳腺炎进行治疗研究 ,但由于迄今为止尚不清楚 IL- 2与乳腺炎发病机制的关系 ,其疗效也不理想[1] 。人和鼠类肥大细胞在免疫复合物 (immunecomplexes)、寄生虫和细菌等诱发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 ] 。但对牛肥大细胞在乳腺炎的免疫学作用尚不清楚。Nielsen发现泌乳后期牛乳腺小叶间肥大细胞内有 4种不同形态的膜包颗粒 ,与人和某些实验动物的肥大细胞十分相似[3 ] 。但肥大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