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2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实现落叶再利用,筛选出有除草潜力且对土壤酶活性无抑制作用的绿化树种,开发经济环保的植物源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10种绿化树落叶浸提液对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麦仙翁(Agrostemma githago)5种草本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火炬树(Rhus typhina)落叶浸提液可抑制狼尾草、红三叶和麦仙翁(综合主成分值F为-0.81,-0.86,-0.87);青桐(Firmiana platanifolia)落叶浸提液可抑制紫花苜蓿、红三叶和麦仙翁(F为-1.17,-1.31,-1.69);栾树(Koelreteria interifolia)落叶浸提液可抑制紫花苜蓿、红三叶和麦仙翁(F为-0.48,-0.22,-0.22),且对土壤酶活性无综合抑制效应。因此,火炬树、青桐和栾树落叶浸提液可抑制3种以上化感受体且对土壤酶活性无综合抑制作用,有开发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采用近红外方法,分析104份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的芥酸、油酸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运用简化基因组技术(ddRADseq)对全部材料进行基因分型;结合性状与基因型的数据,利用Tassel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芥酸含量与硫代葡萄糖苷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含量与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呈极显著负相关;群体结构分析将104份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与芥酸、油酸含量显著关联的SNP标记主要分布在A08与C03染色体上,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显著关联的标记分布在A05、A02与C09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43.
2008~2011年在黑龙江省共分离了41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瑞毒霉和霜脲氰的敏感性和交互抗性。瑞毒霉测定结果显示6个(14.63%)菌株显示为敏感性,11个(26.83%)菌株显示为中抗,24个(58.54%)菌株显示为抗性。这说明黑龙江省分离的晚疫病菌已对瑞毒霉产生抗性。对于霜脲氰,EC50值为0.0630~2.1289μg/m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3.79倍,敏感性基线值为0.1879μg/mL。交互抗性分析结果显示,未产生交互抗性的菌株为73.16%,产生交互抗性菌株为26.84%。以上结果说明霜脲氰和瑞毒霉不能交叉使用。  相似文献   
44.
研究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木质层孔菌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H5,温度34 ℃,装液量150 mL,葡萄糖与蛋白胨质量浓度之比20∶1,Mn2+ 1.5 mmol/L,ABTS 0.5 mmol/L,转速160 r/min时,最高酶活力可达1 042.76 U/L.  相似文献   
45.
组织8位林业专业技术员依据5分制评分标准对梅州地区野生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的9个观赏评价指标进行评分记录,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运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并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叶片性状的权重值为83.33%,明显高于其他性状;(2)熵技术修正后各性状不同观赏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排序为:叶大小(39.36%)>叶形(26.48%)>叶色(8.55%)>冠形(8.11%)>株形(7.73%)>叶密集度(3.39%)>耐修剪性(3.22%)>色叶期长短(1.94%)>生长势(1.22%);(3)熵技术修正后25株刨花润楠不同单株分为4个等级:Ⅰ级(4.0≤A≤5.0)观赏价值高,共计2个单株;Ⅱ级(3.6≤A<4.0)观赏价值较高,共计8个单株;Ⅲ级(3.0≤A<3.6)观赏价值中等,共计8个单株;Ⅳ级(0<A<3.0)观赏价值低,共计7个单株。观赏价值高的单株编号分别为:2012-01、2015-24。  相似文献   
46.
在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兴宁市径南镇和平远县长田镇3片油茶林(Camellia oleifera)采果后调查主要叶部病害种类、病情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软腐病、藻斑病、褐斑病,病情指数大小依次为:炭疽病(61.30)>软腐病(57.96)>藻斑病(41.36)>褐斑病(28.52),炭疽病、软腐病和藻斑病危害程度较重,褐斑病危害程度较轻;炭疽病、软腐病和藻斑病在油荼林皆呈均匀分布,而褐斑病呈聚集分布,聚集均数λ为4.635 1,大于2,该病由外界环境和其本身生物学特性相互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47.
收获时期对稻麦轮作水稻机收损失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稻麦轮作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损失构成特征及其不同收获时期的变化规律,该文在统一管理的同一水田,从全田90%的谷壳变黄开始至100%谷壳变黄止共12 d进行机收试验,测试水稻千粒质量、收割机夹带稻谷质量、割台碰撞掉粒数量、收获的稻谷质量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机收损失呈一元二次方程变化规律,越靠近11月11日的最佳收获日作业,损失率越低。计算得到稻麦轮作区水稻机收适时性损失系数为0.0009,相对损失率稳定在1%左右,绝对损失率在1.00%~6.80%之间变化。干物质损失是机收总损失的最主要来源,11月9日至13日平均总损失率为1.38%,平均干物质损失率为0.42%,占水稻机收总损失的30.43%;11月4日至18日,平均总损失率为3.61%,平均干物质损失率为2.61%,占水稻机收总损失的72.30%,最佳收获期应为11月9日至11月13日,即最佳收获日左右5 d。该研究可为稻麦轮作区水稻收获机械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中国耕地流转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耕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谁来种田"的关键。分析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作用及影响强度,识别其主导因素,对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该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评价并对比分析2008?2014年间中国省域耕地流转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中国耕地流转面积累计增长了1.96?107 hm2,增长2.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4.40%,京津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等经济活跃或优势农业产区的耕地流转发展较快。2)经济因素、农民增收因素、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期内农机化累计效应促进耕地流转率提高18.16%,经营意愿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区域之间4个分解因素的累计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经济效应促进了华东与华南地区耕地流转率的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效应主要促进了华东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农机化效应促进了大部分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10%以上,但华南与西南地区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9.
植保专业统计是各地植物保护部门对当地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防治情况,挽回和造成损失及植物检疫等情况进行统计、存档的重要工作。准确详实的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可检查和监督各级植保部门任务完成情况;并揭示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的内在规律性,为植保工作计划的编制和病虫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立了稳定的植保专业统计队伍,在各项数据填报上必须全面、正确、可靠,对确实无法查清的项目宁缺勿编.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 30% 贤哥海洋生物肽药肥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甘蔗产量糖分的影响。【方法】 以常规复合肥加 3% 呋喃丹颗粒杀虫剂为对照肥药,进行 30% 贤哥药肥在甘蔗上的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 贤哥海洋生物肽药肥处理后 90 d,两个试验点其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分别为 93.66% 和 93.09%,显著高于常规对照防效(21.86% 和 24.19%);收获前,两个试验点贤哥药肥处理甘蔗螟害节率分别 为 6.21% 和 5.10%,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的螟害节率 36.25% 和 34.55%;两个试验点贤哥药肥处理对甘蔗金龟子的 防效分别为 91.34% 和 100.00%,显著高于常规对照防效(68.00% 和 64.29%);两个试验点贤哥药肥处理甘蔗产 量分别为 107 700、108 000 kg/hm2,甘蔗糖分分别为 15.62% 和 15.55%,较常规对照增产 28.63%,增糖 1.33 个百 分点。【结论】30% 贤哥海洋生物肽药肥在甘蔗上防虫效果优良,增产增糖效果显著,值得在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