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65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30篇
  78篇
综合类   364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猕猴桃为喜氯作物,充足的含氯肥料能提高猕猴桃产量。研究猕猴桃的适宜含氯肥料用量,及过量施用含氯肥料是否会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及其后效,为猕猴桃园合理施用含氯肥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园设置不同用量含氯化肥试验,共设5个施氯水平0 (Cl-0)、170 (Cl-170)、340 (Cl-340)、910 (Cl-910)、1480 (Cl-1480) kg/hm2,2014—2017年连续施用3年后,停止施用含氯肥料两年后 (2018和2019年),取样分析猕猴桃产量、品质、植株和土壤氯离子含量。  【结果】  停用含氯肥料两年后,Cl-170、Cl-340、Cl-910处理比Cl-0处理的猕猴桃产量分别增加7.5%、11.9%、18.0%,Cl-1480处理的产量与CK持平;Cl-910、Cl-1480处理的猕猴桃果实Vc含量与Cl-0处理无显著差异。在2017年,除Cl-170处理的叶片外,施氯处理的猕猴桃叶片、枝条、果实中的氯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Cl-0处理,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氯离子含量随着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2019年,除Cl-1480处理的枝条和果实外,其余处理枝、叶、果实中氯离子含量与Cl-0处理没有显著差异。2017年,Cl-170、Cl-340、Cl-910、Cl-1480处理Cl–在0—100 cm 土层没有累积,100 cm以下土层土壤Cl–含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2019年,0—300 cm土层未见氯离子积累。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含氯肥料不会引起0—100 cm土层中氯离子的积累。施用适量含氯肥料 (170 kg/hm2) 可显著提高当年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连续3年过量施用含氯肥料 (910和1480 kg/hm2) 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Cl–含量,降低了猕猴桃产量和果实Vc含量,停止施用含氯肥料后,该不利影响随即消失,且施用含氯肥料 910 kg/hm2较不施含氯肥料仍有显著增产效果。因此,建议在猕猴桃果园施用适量含氯肥料;当含氯肥料施用严重过量时,可停止施用含氯肥料两年,可在维持较高的猕猴桃产量的同时,恢复猕猴桃的品质。  相似文献   
22.
红壤丘陵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究景观尺度上土壤有机碳(SOC)空间格局与变异特点,选择典型红壤丘陵景观采样,分析表层SOC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红壤丘陵景观SOC平均含量为12.7gkg-1,变异系数为31.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基台值为6.3%);SOC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格局,与景观单元内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高度一致。SOC含量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四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顺序为水田(16.0gkg-1)旱地(11.2gkg-1)果园(9.5gkg-1)林地(8.4gkg-1)。空间可视图显示利用方式对SOC含量的影响大于高程。研究表明利用方式和地形(高程和坡度)是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景观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全新的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是新时代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与农民发展问题的积极战略部署。在新时代,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推进这一进程,农业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根据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松阳县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深入探讨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其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中寻找乡村振兴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24.
对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撑支架异常断裂情况进行了诊断和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传动轴不平衡、中间轴安装精度、加工精度及传动轴中间支撑处橡胶软垫的刚度是传动轴异常振动,继而引起支撑断裂的主要因素,在采用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后,异常振动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25.
青海高原区域水电密集开发对河流区段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处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区段生态因子,如地质、水文气候、生物、人文地理环境等产生影响。黄河干流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共31座,总装机1970.35万KW,比理论蕴藏值扩大304.35万KW。从河流水能蕴藏量、电站规模、河流原生态的优劣区别、流域区系和生态承受力、开发区段局部影响力等方面分析,青海部分河流水电建设的密集度排序为:隆务河>大通河>黑河>湟水河>格尔木河>黄河;对河流生态影响的综合程度评价排序为:隆务河>大通河>黄河>湟水河>黑河>格尔木河。依青海部分河流 的水电密集开发建设现状,分析评价由此对河流区段局部生态造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6.
闽南地区辣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并记录、统计漳州地区辣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了解了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并进行了相应的防治、管理措施,为辣木种植及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介绍一种辣木叶为原料的高香型富硒辣木茶的制作技术,主要制作工艺流程分成采摘和初制两个步骤,其中初制包括晾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发酵、初焙、复焙共8个环节,并对产品品质和质量作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8.
开垦草地对土壤有机碳库构成与来源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西北部喀斯特地区的开垦草地生态系为对象,研究了草地开垦变为不同农田后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效应。结果表明,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总有机碳的含量显著下降。自然草地开垦后,柑桔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农作用地土壤。玉米与甘蔗轮作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甘蔗连作。13C示踪结果表明,柑桔地土壤有机碳中来源于草地的含量高于农田土壤;农田土壤有机碳中来源于草地的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在玉米与甘蔗轮作的农田中,土壤有机碳中来源于玉米的高于甘蔗连作土壤有机碳中来源于甘蔗的。  相似文献   
29.
用盆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试验结果表明 :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 3个阶段内 RW上限为 4 0 %、5 0 %、60 %的水分亏缺均引起了产量的极显著下降 ,而且水分亏缺越严重 ,产量降低越大。在 3个生育阶段内进行 RW上限为 4 0 %的水分调亏减产幅度都很大 ,而且 3个生育阶段之间差异不明显 ;进行 5 0 %、60 %水分调亏 ,其减产程度则与生育期有关。灌浆—成熟期的减产程度大于前二个时期 ,这可能与前二个阶段复水后作物的补偿生长有关。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也不同 ,拔节—扬花期水分亏缺主要减少了穗粒数 ,灌浆—成熟阶段的水分亏缺主要减少了千粒重  相似文献   
30.
稻草覆盖对坡地红壤培肥及作物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坡地红壤连续5年采用稻草覆盖措施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化肥氮磷”(“Straw+NP”)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磷分别比不施肥(CK)的提高42.9%和17.4%、44.2%,有机碳和全氮的增幅约是纯化肥(NPK)处理的2倍。与CK和NPK处理的相比,“Straw+NP”处理能明显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溶解性有机碳、氮以及Olsen-P含量,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在等养分施用量的条件下,“Straw+NP”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和甘薯的产量。因此,稻草易地覆盖是一种有效培肥坡地红壤和增加作物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