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明确修饰基因组通过穿膜肽载体转染精子的可行性及穿膜肽载体对精子和受精卵的影响,为实现安全有效地大批量制备猪转基因胚胎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牛Sohlh2基因为目的基因,通过细胞穿膜肽(C105y、MPG和TAT)和慢病毒介导转染猪精子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转染精子形态特征的变化,利用精子图像分析仪(CASA)检测精子活率、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和前向性(STR)等指标,运用精子顶体染色试剂盒测定猪精子顶体反应,并通过体外受精进一步验证不同载体转染制备生产转Sohlh基因猪胚胎的效果。【结果】转染后的猪精子顶体结构完整,细胞膜未见破裂;不同细胞穿膜肽(C105y、MPG和TAT)的猪精子转染阳性率分别为56.74%、50.44%和43.58%,低于慢病毒的转染阳性率(61.48%),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经穿膜肽C105y转染24 h,猪精子活率(70.09%)、平均直线运动速度(35.36μm/s)、平均曲线运动速度(42.20μm/s)、前向性(1.03μ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而经穿膜肽MPG和TAT及慢病毒转染后,猪精子的各项指标均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细胞穿膜肽转染猪精子的自发顶体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慢病毒转染则呈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下同);在诱发顶体反应率方面,慢病毒转染猪精子的诱发顶体反应率较对照组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不同细胞穿膜肽转染对猪精子诱发顶体反应率也无显著影响。慢病毒和穿膜肽C105y转染猪精子经体外受精获得的受精卵继续培养24 h后其卵裂率为64.82%和65.91%,与对照组受精卵的卵裂率(64.52%)差异不显著;穿膜肽C105y转染组的囊胚率(15.82%)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慢病毒转染组的囊胚率(9.11%)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转基因胚胎阳性率方面,穿膜肽C105y转染组显著低于慢病毒转染组(8.54%vs 10.38%)。【结论】穿膜肽C105y对猪精子的受精能力及转基因猪胚胎发育影响小,且毒害作用不明显,是一个能高效转导外源基因的安全载体。  相似文献   
72.
不同融合条件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研究主要探讨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电融合的影响因素,以摸索出适合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电融合条件。结果显示:直流脉冲前施加2 .0 V交流电波能显著提高Φ<1 5 μm供体细胞的融合率及胚胎的卵裂率( P<0 .0 5 ) ,但对其存活率和囊胚率以及2 0 μm<Φ<3 0 μm供体细胞的融合率、胚胎的存活率、卵裂率及随后的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 P>0 .0 5 ) ;然而无论施加交流电与否,直径2 0~3 0 μm供体细胞的囊胚率均显著高于直径小于1 5 μm供体细胞的囊胚率( P<0 .0 5 )。注核操作液中添加聚乙烯醇( PVA)对重组胚的融合率和卵裂率没有显著影响( P>0 .0 5 ) ,但激活后重组胚的存活率( 95 .83 %)及囊胚发育率( 1 1 .3 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重组胚存活率( 74.77%)和囊胚率( 3 .75 %,P<0 .0 5 )。结果表明:( 1 )直流脉冲前施加2 .0 V交流电波能提高直径较小供体细胞的融合效果;( 2 )注核操作液中添加0 .1 %聚乙烯醇有利于提高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以ZORLESCO(-BSA)稀释液为公猪精液常温保存基础稀释液,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含量对17℃公猪精液保存的影响。结果发现,在ZORLESCO(-BSA)稀释中液添加0.4%PVP和0.4%PVA保存的效果较好,其中以0.4%PVP保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4.
广西水牛发情特点及适时输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几年来,我区牛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配种受胎率不断提高,黄牛的配种受胎率达75%以上.但是水牛配种受胎率比较低,本交的受胎率只有60%左右,冻配受胎率仅45%左右.  相似文献   
75.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占疾病性不孕症的60%以上,可导致屡配不孕,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繁殖性能和产奶量,严重者可使奶牛过早淘汰,给饲养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采用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胚胎收集技术来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用药量少和治疗成本低等特点。该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6.
广西钦州市郊区水牛大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广西钦州市郊区水牛大片吸虫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从钦州市屠宰场随机抽样采集的70份水牛血清样品。结果表明,70份水牛血清样品中有27份血清大片吸虫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38.57%;各年龄段水牛均有大片吸虫感染,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为12岁,但主要集中在2~8岁的水牛群体;雄性水牛阳性感染率为14.29%,雌性水牛阳性感染率为24.29%。说明广西钦州市郊区水牛受大片形吸虫危害较严重,这与当地水牛多以散养方式进行饲养有关。最后提出今后防制该病的相关措施及工作重点,以期为当地水牛产业的科学饲养管理及优质奶水牛养殖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7.
马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广西德保矮马、百色马和新疆伊犁马的生长激素(GH)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实验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3个品种277匹马GH基因5′侧翼区、第3外显子、第4外显子、第5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只有GH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多态性,表现为AA、BB和AB 3种基因型,其他片段未发现多态性。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相等;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3个品种马均处于非平衡状态;它们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统计分析表明,GH基因第5外显子的基因型与3个品种马体尺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以2~5月龄超数排卵犊牛卵泡液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pH值的IPG胶条和4种上样量(150、250、350、450 μg)对卵泡液蛋白图谱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4~7的IPG胶条、上样量为350 μg时,获得较好质量的卵泡液蛋白图谱,并获得约319个蛋白点.成功构建的卵泡液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犊牛与成年牛卵泡液中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9.
不同部位输精对母牛受胎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自然发情的母牛分2组,即冷冻精液组、鲜精组,观察不同部位输精对母牛受胎率的作用及影响.结果表明①冷冻精液组在子宫颈内输精,受胎率黄牛为0,水牛为0;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86.67%,水牛达66.67%;在子宫体前1/3段输精,受胎率黄牛达60%,水牛达40%;在子宫颈内约5~6 cm输精,受胎率黄牛达26.67%,水牛达6.67%;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6.67%.表明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②鲜精组在子宫颈内输精,受胎率黄牛为46.67%,水牛为13.33%;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80%,水牛达60%;在子宫体前1/3段输精,受胎率黄牛达66.67%,水牛达33.33%;在子宫颈内约5~6 cm输精,受胎率黄牛达33.33%,水牛达20%;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13.33%.表明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母牛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为母牛冻配的最佳输精部位.  相似文献   
80.
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电融合参数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 22~24 h的水牛卵母细胞,在含有 5μg/mL细胞松弛素的操作液中进行去核,然后将经0 .1 mg/L Aphidicolin (APD)处理1 d, 再用0. 5% FBS培养2~9 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或颗粒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形成重构胚。重构胚经 5μmol/L离子霉素激活处理5 min并在2 mmol/L的 6 DMAP中培养 3 h后,在含有颗粒细胞单层细胞的微滴中(30μL)培养7~9 d,观察其卵裂和胚胎发育情况。当电融合的电场强度为1 500 V·μs/mm(电压100 V/mm×脉时15μs)时,电脉冲3次,颗粒细胞核移植的融合率为 74.18%,分裂率为 71.82%,囊胚发育率为 10%,融合率显著高于2次电脉冲(52.03%,P<0. 05),卵裂率显著高于4次电脉冲(53.95%,P<0. 05);当电脉冲次数为 3 次时,电场强度为2 000 V·μs/mm的分裂率(53.54%)显著低于1 500 V·μs/mm,2 500 V·μs/mm的融合率(62.0%)和分裂率(53.23%)均显著低于1 500 V·μs/mm(P<0 .05)。采用耳皮成纤维细胞作供核的融合率(59.75%)和分裂率(57.45%)均显著低于颗粒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显示,66.7%的核移植胚胎具有正常的供体细胞二倍体核型。将来自1头22岁的摩拉公牛耳皮成纤维细胞的2枚冻胚移植给受体母牛,妊娠到215 d时发生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