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一、选地 选择排水畅通、肥沃、高沙地土或两合土最为适合,最主要的是未种过瓜的生茬地.  相似文献   
52.
探讨了加氮处理对7个不同种群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3个入侵地中国种群,3个原产地墨西哥种群和1个印度种群)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氮显著提高了所有种群紫茎泽兰光合色素含量水平。种群M3光合色素含量对氮响应最大,说明该种群可能对高氮生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种群C3、M1、M2、C1和I对氮响应适中;种群C2光合色素含量对氮处理的响应最小,这可能与该种群来源于较低海拔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53.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棉花中、后期,特别是重茬棉田有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它使成铃减少,铃小,衣分低,严重时全株早衰,早死,对棉花品质和产量影响极大。红叶茎枯病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叶片初呈暗绿色,叶肉逐渐由黄色变成暗红色,叶质增厚变脆,皱缩反卷  相似文献   
54.
旱作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积极措施,其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自然降水,并配合其他措施,有效提高水分生产率。通过对保水保土农田工程技术、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等旱作技术的详细介绍,提出了山西省玉米旱作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5.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绿花菜。青花菜营养丰富,花球鲜嫩碧绿,烹调后绿色不变,清香柔嫩。由于钱塘江围垦区块生产的青花菜球形好、花球紧实,是当前垦区出口蔬菜的主要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6.
致敏原是能引发Ⅰ型过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桑树的花粉和果实均能引起人的过敏反应。为了解桑树的潜在致敏原信息,以报道的致敏原为探针,搜索桑树蛋白数据库,获得桑树潜在致敏原信息,并对其家族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43条桑树的潜在致敏原蛋白,它们分属于71个不同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简称GO)注释子条目和49个pfam家族,且其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多个成员属于常见的致敏家族,如Bet v 1家族、Profilin家族、Thaumatin家族、Rlp A-like_DPBB家族,与已鉴定的致敏原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和相似的三级结构。研究结果有助于过敏症的临床诊断和交叉反应的预警。  相似文献   
57.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日趋紧迫,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研究。"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已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地方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阐述校企合作发展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必要性、实施办法,探讨校企合作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8.
以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密码子使用偏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蛹虫草核基因的GC含量为59.53%,同义密码子第3位胞嘧啶频率最高(50.58%),高表达基因的平均有效密码子数较低;核基因中共鉴定出22个高频密码子,均以G/C结尾,其中16个为最优...  相似文献   
59.
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s, TLP)被归为病程相关蛋白第5家族,在植物防御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使用Mega X、CodonW及EMBOSS网站在线软件,分析8种植物(莱茵衣藻、小立碗藓、拟南芥、水稻、谷子、高粱、小麦、玉米)类甜蛋白家族进化和密码子使用偏性。结果表明,植物类甜蛋白主要归为10个聚类组,其中聚类组Ⅴ、Ⅵ、Ⅶ中的TLP数目相对较多;5种禾本科作物TLP家族基因主要以G和C作为第3位密码子,密码子具有较强的偏好性,多数类甜蛋白基因ENC值较小,GC3s值分布较集中;8个最优密码子第3位均为G或C结尾,禾本科植物类甜蛋白家族基因密码子偏好G/C结尾。本研究分析了8种植物中类甜蛋白家族基因的进化特征及密码子使用偏性,为该家族基因的分子进化以及转基因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块菌又称松露,为珍稀野生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可为块菌的遗传进化与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白块菌(T. magnatum)和波氏块菌(T. borchii)的基因组数据,利用CodonW 1.4.2、Mega X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3种块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3种块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高度相似,密码子第3位偏好鸟嘌呤或胞嘧啶(G/C),有效密码子数值较高,其中,黑孢块菌与波氏块菌密码子使用性相似度最高,白块菌鸟嘌呤或胞嘧啶碱基相关参数均较高。3种块菌最优密码子中G/C结尾的分别占81.8%、78.9%和61.9%,三者共有的高频密码子24个,共有的最优密码子14个,均偏好鸟嘌呤或胞嘧啶或胸腺嘧啶结尾的密码子,但总体偏好性不强。奇偶偏性、ENC-GC3s关联、中性绘图和对应性分析显示,3种块菌密码子使用偏性形成受选择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黑孢块菌主要受翻译选择压力影响,白块菌主要受翻译选择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波氏块菌受选择压力影响相对较弱。研究表明,3种块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相似,偏性较弱,表达潜力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块菌的物种演化研究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