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53篇
园艺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食用豆是泰国主要栽培的农作物之一,主要栽培豆种有绿豆、黑吉豆、饭豆、木豆、普通菜豆、豇豆等(此处统计不包括大豆和花生),栽培面积合计约为168 000 hm2,消费方式主要为豆芽、甜点、菜用等,在泰国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就泰国相关食用豆的生产情况、主要育种目标、产业前景等情况作了综述,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 1年4~6月,于蚕豆结荚初期开始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后30 d调查蚕豆赤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成熟前调查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收获期调查蚕豆百粒重及产量.[结果]不同杀菌剂处理后,蚕豆赤斑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及蚕豆农艺性状有一定差异,其中发病率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最低,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裁菌、百泰处理;病情指数以裁菌处理最低,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处理;不同杀菌剂处理对单株荚数影响较小;每荚粒数以裁菌处理最多,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百泰处理;百粒重以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处理最重,其次为裁菌、25%咪鲜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泰处理;小区产量以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处理最高,其次是裁菌、25%咪鲜胺、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结论]裁菌、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咪鲜胺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可用于蚕豆赤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3.
大豆铁蛋白(Ferritin)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中克隆到铁蛋白基因家族的1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GmFer1;1、GmFer2;1、GmFer2;2、GmFer3;1、GmFer3;2、GmFer7;1、GmFer10;1、GmFer11;1、GmFer14;1、GmFer14;2、GmFer18;1、GmFer18;2和GmFer18;3,它们之间序列相似性介于37.2%~99.1%,并且具有保守类Ferritin结构域,被聚为3个亚家族(GroupI、II和III)。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叶和种子中均表达,100μmol/L的柠檬酸铁处理后,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均受到强烈诱导,表达量显著增强。随着大豆种子的不断发育,大豆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早期积累,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花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荚的苏豇1419、紫荚的苏紫41、青荚的苏青29和绿白荚的苏豇3号为材料,测定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嫩荚及商品荚的花青素、矿物质(钙、镁和铁)及常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纤维素、维生素C、淀粉、干物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苏紫41商品荚的花青素含量为330.48 nmol/gFW,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不同荚色品种(P<0.01);苏豇1419的钙含量最高(1295.75 mg/kgDW),显著高于苏豇3号和苏紫41(P<0.05);4个不同荚色豇豆品种均有各自突出的常规营养成分.在豆荚发育过程中,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花青素含量(3.92~30.98 nmol/gFW)均有明显变化,但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苏紫41(花青素含量为174.33~644.52 nmol/gFW);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紫4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苏青29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青29和苏豇3号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苏紫41呈上升—下降变化趋势;苏豇1419、苏豇3号和苏青2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前期荚(长30 cm)、后期荚(长40 cm)和前期荚(长30 cm),苏紫4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后期荚(长50 cm);4个不同荚色品种豇豆豆荚的纤维素含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不同荚色品种豇豆的花青素含量与营养成分含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结论]紫荚的苏紫41花青素含量最高,青荚的苏青29纤维素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白荚的苏豇1419钙和脂肪含量较高,绿白荚的苏豇3号营养成分含量一般,这些特征可供豇豆特色品种选育及其规模化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菜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Vc及矿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优质菜用大豆的选育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熟期相近的9份菜用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菜用大豆籽粒发育期分析籽粒Vc及钾、镁、钙、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随着菜用大豆籽粒的不断发育,其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花后50 d最高;钾元素含量呈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而钙元素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籽粒百粒鲜重、镁和铁元素平均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最高值出现在花后55 d。【结论】菜用大豆籽粒百粒鲜重、镁和铁、Vc含量的变化规律较相似,而钾和钙元素的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特大粒夏播菜用大豆—新大粒1号生育过程中的部分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1)在播期试验中,播期越早,播种到采收鲜豆荚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7月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11.52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播期。2)在栽培方式试验中,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鲜荚产量极显著高于大厢平作栽培条件。3)在个体空间设置试验中,30cm双苗的鲜荚产量极显著高于15cm单苗的鲜荚产量。  相似文献   
107.
为探明大豆中HKT蛋白基因的耐盐作用机理,从耐盐大豆材料中克隆到GmHKT6;2基因完整的cDNA序列,GmHKT6;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644 bp,编码54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表明:GmHKT6;2是大豆中的一个新HKT蛋白基因;GmHKT6;2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及叶中均能表达,150 mmol/L NaCl处理后,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及叶中的表达被强烈诱导并高效表达。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大豆GmHKT6;2基因拥有10个可能的跨膜结构域(TMD)和阳离子转运蛋白保守结构域,推测其是通过调节相关阳离子的转运来调控大豆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8.
旨在选育抗SMV且熟期适中的高产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豆类作物研究室利用具有优异抗性材料‘0118-1-1-2’和‘辽鲜1号’进行杂交,进行了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最新选育出抗SMV鲜食春大豆新品种‘苏奎2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抗大豆花叶病毒南方流行株系SC3和SC7,适合江苏省春播种植。‘苏奎2号’于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编号2016-1-16)。  相似文献   
109.
对来自江苏省各个地区地方种质资源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表明,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区小豆品种在南京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平均表现有较大差异。各地区品种有明显的特色,能适应地区栽培习惯和消费喜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小豆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索江苏丘陵地区黏土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垄作加地膜的栽培技术,对花育16和丰花3号两个花生品种进行了2年共13.3 hm2的示范栽培试验,结果两个品种的花生产量均超过5 250 kg/hm2,与对比试验相比,产量提高了20%~25%,且能明显提高花生商品率,成熟期也提早了3~5 d.据此总结出丘陵黏土地区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是垄作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