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752”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基因枪法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75 2”进行了bar基因的遗传转化 ,共获得可育的抗除草剂Basta的转基因株系 6个。PCR检测结果表明 ,抗性转基因植株表现为阳性 ,而非转化的对照表现为阴性 ,证明T0 代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整合有bar基因。转基因植株的抗性能遗传至后代 ,在T1 代中观察到了抗、感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焦磷酸酶基因与巨胚基因聚合创建营养功能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利用农杆菌介导glgC TM基因而获得的水稻优质晚粳品种中超123 T5代纯系作为葡萄糖焦磷酸酶(ADP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基因的供体亲本,与营养功能粳稻品种巨胚1号为ge基因供体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单株稻米籽粒胚性状的形态观察并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在64个F4代候选株系中共筛选到16个同时带有glgC TM/ge双基因的聚合株系。对其中综合性状较好、籽粒大的5个株系种子分别进行胚重、米质理化指标和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测定。与AGP基因的供体亲本中超123相比,5个含glgC TM/ge双基因聚合株系稻米的百粒胚重最小增幅为702%,最大增幅为119.0%,达极显著水平;GABA含量的增加幅度为102.93%~194.14%。所选株系的千粒重均超过巨胚1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稻米的胶稠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不很明显。偏籼型的glgC TM/ge聚合株系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双亲中超123和巨胚1号;而偏粳型的glgC TM/ge聚合株系与双亲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glgC TM和ge基因在聚合株系稻米籽粒总淀粉的合成和胚的形成中都得到充分表达,增加了稻谷千粒重和米胚大小,但对直链淀粉的合成影响不大。认为利用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分子设计育种来调整稻米的营养功能结构和产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水稻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主要性状之一。筛选和鉴定新的粒形突变材料,可为研究水稻籽粒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粳稻品种中花11经1%的EMS处理,在诱变群体中获得一份窄粒突变体gw4(grain width on chromosome 4);分析粒形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颖壳细胞变化;利用突变体与籼稻品种台中本地1号配组的F2分离群体,选择隐性个体完成基因的精细定位;开展生物信息和测序分析,确定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采用RT-PCR分析该基因在根、茎、叶、鞘、穗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他粒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野生型相比,除了表现窄粒外,gw4的粒长、千粒重、每穗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等显著下降;扫描电镜发现gw4的颖壳内外表皮细胞均小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该窄粒表型受一对单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开发的新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BS6与EX49两个标记之间约31.74 kb的范围内;测序结果发现在LOC_Os04g01590基因编码区发生了一个由G至A的单碱基突变,导致原来编码的甘氨酸变成了天冬氨酸;qRT-PCR结果表明,LOC_Os04g01590主要在幼穗中表达,且在突变体中表达显著下降。【结论】GW4主要调控水稻粒宽的发育,预测LOC_Os04g01590为其候选基因。这为进一步丰富粒形的遗传调控网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振宇 《甘肃农业》2009,(12):68-70
随着天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分析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广基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技术是生产无公害韭菜的重要手段,利用沼气发酵物——沼肥(沼液、沼渣)是我国无公害韭菜生产提倡施用的肥料之一。为探讨利用沼液作为肥料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本项试验,以期能在农村综合利用推广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淡绿叶基因PGL11的鉴定与精细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颜色的变化与水稻的生长发育直接相关。发掘水稻叶色突变体,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遗传基础。【方法】利用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淡绿叶突变体,暂命名为pgl11(pale green leaf 11)。在不同生育期测定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在苗期,取野生型与突变体叶片进行叶绿体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在分蘖期,测定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光合参数并观察气孔结构。在成熟期,测定野生型和pgl11的主要农艺性状。以pgl11为母本,南京6号为父本构建相应的F2群体,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定位。【结果】从苗期开始,突变体pgl11的每一片新叶均表现为淡绿色,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体发育异常。随着叶片的生长,叶色由淡绿逐渐转绿,至抽穗期时叶绿素含量亦无明显差异。pgl11还表现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下降,胞间CO_2浓度上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pgl11的气孔发育异常。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如株高、剑叶宽、二次枝梗数、每穗粒数、粒长、粒宽、千粒重以及结实率等均显著降低。对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以及质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测定表明,突变体pgl11中参与叶绿体转录和翻译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将该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C6和C8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0 kb。【结论】该定位区间内未见有叶色相关基因报道,推测PGL11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水稻叶色基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天水市麦积区羲皇缘合作社为例,依托"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通过对"苹果园—蚯蚓养殖—肥/饲料—鸡养殖—有机肥—苹果园"绿色循环模式原理、关键环节技术、效益进行剖析,总结出"绿色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有机结合的田园综合体盈利机理,提出政策驱动保发展,新业态模式促发展,现代农业供求与流通体系助发展,市场机制优发展,创出特色拓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措施,以期对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生产上优良旱稻(Oryza sativa L. )新品种旱稻297、旱稻10号等的幼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材料,用基因枪法把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了这些品种的愈伤组织,经两轮Basta抗性筛选和分化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检测,T0和T1代Basta抗性实验表明,bar基因已整合到旱稻的基因组DNA中,并在T1代继续表达。对各品种幼胚培养的诱导、分化培养基实验表明,MB和MS培养基可作为这5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改良的RMB2、RMS2培养基可显著地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实验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和建立的遗传转化系统,为旱稻的抗除草剂分子育种和其它基因转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稻基因枪转化过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记基因的利用是筛选和鉴定基因转化的细胞、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的有效方法。针对目前植物遗传转化中常用的4种抗性标记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潮霉素抗性基因(hpt)、草丁膦(Glufosinate)抗性基因(bar)和草甘膦(Glyfosinate)抗性基因(epsps)对水稻遗传转化过程所起的选择作用的差异作了较系统的比较,得到适合水稻遗传转化的合适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流通模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流通量,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最终影响广大农民的利益。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模式不能完全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地区发展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很是必要。研究结合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给出了分别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