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为了研究海河下游天津段浮游生物的分布特征,在海河下游七个区域共设置28个调查站位,于2013年5月、7月、9月对各站位表层水体的浮游动植物丰度、生物量进行采样调查和分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117种,浮游动物20种,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8.145×104cells/L,主要优势种为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颤藻(Oscillatori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Turp.)de Bréb)、纤维藻(Ankistrodesmus),以蓝、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7.679×104 ind/L,主要优势种为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Liévin,))、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多氯联苯对海洋微藻的生理生态毒性,以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进行7 d的六氯联苯(PCB153)胁迫实验,比较其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CB153胁迫对湛江叉鞭金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和解毒相关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PCB153浓度的增大,其对湛江叉鞭金藻生长抑制作用不断增大,250 μg/L胁迫组藻细胞在第5天全部死亡。PCB153胁迫后,湛江叉鞭金藻叶绿素a、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和总光合色素均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PCB153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比例增大。PCB153胁迫后,各胁迫组藻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低浓度PCB153 (< 25 μg/L)胁迫显著诱导SOD和GST活性的提高;而高浓度PCB153(> 25 μg/L)胁迫则显著抑制2种酶活性。短期低浓度PCB153胁迫会改变金藻细胞超微结构,使细胞器形态改变、聚缩;高浓度PCB153胁迫则会直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破裂,导致细胞自溶死亡。研究表明,PCB153抑制叉鞭金藻的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低浓度PCB153激活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提高其自我保护水平,高浓度PCB153加剧脂质过氧化,破坏抗氧化和解毒系统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对温度胁迫的适应能力,开展了温度胁迫与恢复实验。设置对照组(22℃)、高温组(29℃)、降温组(15℃)与低温组(8℃)4个处理,在胁迫期的第1、2、4、8、12h与恢复期第4、8、12、24h取肝脏,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丙二醛(MD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显示,胁迫期内肝脏SOD和CAT活力均在温度骤变的影响下受到抑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恢复期内各实验组SOD和CAT活力均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至恢复期结束时,对照组与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骤变条件下,各实验组肝脏LZM与AKP活力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内高温组LZM与AKP活力无明显变化,降温组与低温组LZM与AKP活力则逐渐升高,至恢复期结束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胁迫显著升高血清中AST与ALT含量(P0.05),恢复期内各实验组AST与AL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至恢复期结束时,除高温组ALT含量外均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温度胁迫显著降低大鳞副泥鳅SOD、CAT、LZM与AKP活力,MDA与血清转氨酶AST、ALT含量升高,其中,高温胁迫会对大鳞副泥鳅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造成不可逆破坏,其他抑制均为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光照对纤细裸藻的生长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将纤细裸藻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度(0、1500、3000、4500、6000 lx)、光照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8L:16D)、光质(绿光495~530 nm、蓝光450~480 nm、红光615~650 nm、白光450~46...  相似文献   
15.
1霉菌毒素中毒症(Mycotoxicosis)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指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有时也包括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引起的改变成有毒的基质成分。由霉菌毒素引起的人畜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多种霉菌毒素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畜禽除一次性大量摄入可引起急性中毒导致大批死亡外,还可表现为慢性中毒,机体抵抗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霉菌毒素中毒的特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新生哺乳仔猪机体中能量贮备不多,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机理功能不全,对环境温度下降很敏感。又因新生哺乳仔猪个体小,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并且被毛又稀少,皮下脂肪也不发达,所以在低温环境中散热快,恢复慢。因此,一定要给新生哺乳仔猪抗好保温设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扩大,许多养殖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如残饵粪便等分解产生有毒害作用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可导致水质下降,严重降低海参的产量;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问题更是直接威胁着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虽然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力度一再增强,但海参养殖的病害还是频频发生,病害问题追溯到根源主要为微生物,因此,对海参肠道微生物的形成及其宿主调控进行综述,介绍肠道微生物早期的定植、微生物的功能和调控,为了解海参肠道微生物的形成机制及相关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中华鳖成鳖为研究对象,在对照组饲料(商业饲料)中添加10%的虾壳粉为试验组饲料,通过12周的养殖试验,研究克氏原螯虾下脚料(虾壳粉)对中华鳖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华鳖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降低2.75%(P < 0.05),而水分含量则较对照组提高2.08%(P < 0.05),粗脂肪和灰分差异不显著(P > 0.05)|试验组除丙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提高19.70%(P < 0.05)以外,其苏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ΣTAA、ΣEAA和ΣNEAA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4.10%、15.19%、19.76%、18.75%、17.10%、17.83%、16.71%(P < 0.05)|试验组的C16:0、C18:0、C24:0、C24:1、C18:2n6c、C20:2n6、C20:3n3、C22:6n3 8种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其C14:0、C15:0、C16:1、C18:1n9c、C18:3n3、C20:1、C22:1n9 7种脂肪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的SFA、PUFA、HUFA、n-3、n-6、n-3/n-6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4.82%、32.79%、67.42%、59.71%、17.58%、37.50%(P < 0.05),而MUFA较对照组降低38.95%(P <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华鳖肌肉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内聚性和黏附性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商业饲料中直接添加10%虾壳粉对中华鳖肌肉质构特性无显著影响,但会对其肌肉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中华鳖|虾壳粉|营养成分|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00-2013年中国南部近海赤潮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历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灾害公报、南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及相关统计数据,以2000-2013年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发生的赤潮事件为对象,研究了中国南部近海赤潮发生的时空动态、赤潮生物的生态演替以及与温度、营养盐、地理水文要素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ENSO)的关联。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赤潮高发期为2月和8月,9月和12月发生频次较低;(2)空间分布上,赤潮集中发生在珠江口以及大鹏湾、大亚湾、深圳湾3个海湾,汕头港、汕尾港、湛江港以及涠洲岛、硇洲岛附近也是赤潮频发海域;(3)引发赤潮的生物共检出31种,包括甲藻20种、硅藻5种、金藻2种、蓝藻2种、黄藻1种、原生动物1种,共检出149次,其中以金藻门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甲藻门的锥状施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次数较多;(4)赤潮生物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温度和营养盐结构对赤潮爆发及其优势种演替起关键作用,高通量的陆源污染物与弱化的水动力相互叠加为诱发赤潮提供了条件,而厄尔尼诺效应强度与赤潮发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七里海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PCR及ISSR-PC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七里海中华绒螯蟹第6代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用10个多态性高的RAPD引物对24个七里海中华绒螯蟹样本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出107个不同的扩增位点,扩增片段大小为300~2300bp。其中多态位点总数为66个,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61.32%,群体内香农-维纳多样性值为0.1714。用8个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对24个个体共检测到106个位点,扩增片段为200~1500bp。其中多态性位点79个,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4.53%,群体内香农-维纳多样性值为0.1778。结果显示,该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香农-维纳多样性值均较大,说明其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说明RAPD和ISSR技术用于七里海中华绒螯蟹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