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急性胁迫对团头鲂铁稳态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金伟  习丙文  滕涛  陈凯  秦婷  谢骏 《水产学报》2017,41(10):1562-1570
为研究急性应激反应对鱼体铁含量及铁稳态相关基因的影响,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皮质醇来模拟急性应激,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对团头鲂的血液、肠和肝脏进行取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铁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铁稳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皮质醇注射后血浆皮质醇显著升高,血浆中铁含量在4、8、10和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中的铁含量在4、8、10和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团头鲂肝脏中铁调素(hep)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分别在8和10 h达最大值,随后有所下降。肠道和肝脏中转铁蛋白基因(Tf)的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急性应激下机体细胞内储存铁大量释放到体液中,造成病原感染和体内增殖风险增加;hep及Tf上调表达降低细胞内铁释放和促进体液铁向胞内蓄积,在鱼体内铁稳态的调控和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pH对淡水小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pH对其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的影响,以期找到小球藻最适生长的pH值,为小球藻的集约化培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不同pH对小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有显著影响,pH值为9时最大光能转化速率(F_v/F_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和量子效率Yield均呈下降趋势,pH值为9时潜在活力(F_v/F_0)、相对电子转化速率ETR、叶绿素CHL及小球藻密度上升趋势最小,pH为7时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均高于其他实验组,其值分别为1 613.05μg/L、1.13×10~7cells/mL,pH9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最低,其值为883.82μg/L、6.77×10~6cells/mL。小球藻最适生长pH值为7,pH为9时会显著抑制小球藻生长。  相似文献   
33.
泥鳅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泥鳅因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外泥鳅消费市场需求和价格不断攀升的刺激下,泥鳅已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个淡水品种,我国南北各地都具有人工养殖泥鳅的有利条件,一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独有的地理条件制定了诸多鼓励政策,把泥鳅养殖产业作为特色地域经济大力发展,且效果效益显著,所以泥鳅成为一种生产潜力大、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34.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2种抗生素———G418硫酸盐(简称G418,试验浓度为0、40、80、160、240、320μg/mL)和氨苄青霉素(试验浓度为0、200、400、800、1 200、1 600μg/mL)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sp.)进行无菌化处理,研究抗生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海水小球藻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及光化学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对海水小球藻细胞无害并能抑制伴杂菌生长的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浓度。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G418均能显著抑制小球藻的生长,破坏其潜在光合活性(F_v/F_0),降低光合系统II(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阻碍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光化学淬灭(q P),抑制作用随G418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氨苄青霉素对海水小球藻的影响则呈现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低质量浓度氨苄青霉素(≤800μg/mL)能够促进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增强其潜在光合活性(F_v/F_0),提高其光合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促进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并且增强光化学淬灭(q P)的能力,高质量浓度氨苄青霉素(1200μg/mL)对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以及荧光参数等指标则呈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G418不适用于海水小球藻的无菌培养,可选择添加质量浓度不高于8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对海水小球藻进行抑菌处理,建议添加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L。  相似文献   
35.
以硝化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种,研究其对养殖水体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养殖污水水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DO均低于对照组,硝化细菌处理组NH3-N、NO2--N降低率分别为75.41%和92.22%,对COD影响不明显。枯草芽孢杆菌能降低COD,NH3-N、NO2--N的降低率分别为77.82%和87.60%。硝化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联合处理组对水质的调控效果优于单菌处理组,NH3-N、NO2--N降低率分别为82.16%和94.62%。  相似文献   
36.
不同营养盐水平对威氏海链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量、吸光度(D680 nm)和叶绿素含量为观察指标,利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氮磷比、钾钠比、硅浓度、铁浓度对威氏海链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比为16∶1时,威氏海链藻为指数增长,其他试验组藻生长曲线波动性较大;钾钠比为1∶3时生长情况均明显好于1∶1、3∶1的试验组;在硅含量为0.0、4.0 mg/L的培养液中,所测得威氏海链藻的生物量、吸光度和叶绿素含量均比0.5、1.2 mg/L时低;添加铁元素2.0 mg/L时藻的吸光度和叶绿素含量最高,没有铁的培养基中测得的威氏海链藻各生长指标均处于最低。  相似文献   
37.
水生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细菌的生长依赖于藻类产生的有机物,并且使营养物质得以循环使用。生态学研究已经确定了特定种类的藻类和细菌的共同存在,表明了微藻和细菌之间存在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综述概述了这些相互作用对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对物质循环的生态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形式。最后探讨了藻菌相互作用在各种环境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5种抗生素对纤细裸藻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藻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微藻,富含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裸藻糖等营养物质,并且裸藻没有细胞壁,其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藻类更容易被人体、水产动物吸收,因此开展裸藻集约化培养及养殖环境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裸藻的无菌化养殖,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遗传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25μg/mL的遗传霉素即可对裸藻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200μg/mL的氯霉素一定时间内可促进纤细裸藻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39.
裸藻(Euglena)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微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裸藻糖等营养物质,并且裸藻没有细胞壁,其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藻类更容易被人体、水产动物吸收,开展裸藻集约化培养,对优化养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裸藻的无菌化养殖,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遗传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作用下,裸藻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低于25μg/m L的遗传霉素即可对裸藻生长与叶绿素a合成产生抑制,200μg/m L的土霉素和25μg/m L、50μg/m L的链霉素对裸藻叶绿素a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氯霉素和青霉素对裸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应,200μg/m L的青霉素可以显著提高纤细裸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水平(P0.05)。实验结果说明纤细裸藻对遗传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的敏感性较强,而氯霉素和青霉素可以作为纤细裸藻无菌系建立的备选抗生素,研究结果可为纤细裸藻的基因工程选择标记和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